吉林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草案内容摘要:

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教师发展与服务 (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 ( 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资源 教学经费 ( 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 2)学院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 ( 3)教学经费使用效益 教学设施 (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 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 ( 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专业设置 与培养方案 (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 (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 3)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课程资源 (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 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 3)教材建设与选用 社会资源 ( 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 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 3)社会捐赠情况 13 过程 教学改革 (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课堂教学 ( 1) 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 (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 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 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实践教学 (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 3)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第二课堂 (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 2)组织参与学校社团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 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发展 招生及生源情况 ( 1)学院总体生源状况 ( 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学 生指导与服务 ( 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 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 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学风与学习效果 ( 1)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 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 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就业与发展 ( 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保障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 1)质量标准建设 ( 2)学院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 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 4)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质量监控 ( 1)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 2)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质量信息及利用 ( 1)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 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 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质量改进 ( 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 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总结 总结学院办学理念、本科教学指导思想、本科教学特色 14 吉林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内涵释义 一、 定位与目标 审核要素 : 学院办学定位 审核要点 :( 1) 学院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2)办学定位在学院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要点内涵: ,是学院工作的顶层设计,决定着未来发展方向,直接引领和统率学院各方面工作。 、学科发展定位、科研定位等。 这里重点强调是本科教学的合理定位。 、办学层次、服务面向、人才类型、办学规模等。 “定位”,还应包括学院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育教学理念、本科教学的指导思想、理念、思路等。 ,应适应经济和 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院自身发展实际,符合学科、专业的特色、特点。 学院办学定位在学校定位基础上制定,不求完全一致,切忌千篇一律。 ,以文件、通知等形式,通过在学院网站公布等渠道开展宣传,让师生员工知晓,使学院各项工作能够按照定位目标的指引,明确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 重点要求: 、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本科教学的定位、目标、指导思想等。 、办学目标、办学指导思想,本科教学的定位、目标、指导 思想等。 ,集师生员工集体的智慧,经过党政联席会、学术和教学委员会会议审议确定,并报学校发展规划处组织专家审议。 15 ,并在学院各项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贯彻落实。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 1)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确定依据;( 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要点内涵: 、专业培养目标两个层面。 ,是整体情况。 下,在保证学校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制定,不强求一致,目标规格可以多样化。 ,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是专业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与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相符合。 要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要求、并能反映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例如五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 ,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评估的实质就是考察人才 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 ,各种教学环节如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堂教学的实施、课程大纲、教案的形成、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等教育教学全过程,都应适应定位要求,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使所有教学活动能够真正支撑定位与目标的实现。 、学院教学质量报告等相关文件中体现。 重点要求:。 、审视、确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 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尽量细化、明了,直观、可操作、可实现。 16 ,集师生员工集体的智慧,经过党政联席会、学术和教学委员会会议审议确定,并要报教务处组织专家审议。 ,严格按照审核评估目标导向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与落实。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 1)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3)学院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要点内涵: ,人才培养的中心是教学,其中本科教学是学院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是否能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人才培养有效衔接,为人才培养服务,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具体的政策与措施;体现与效果;学院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等。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落实和效果,并有佐证材料证明。 重点要求: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学院各项工作。 ,在领 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工作评价等方面制定学院层面的政策、措施。 、会议纪要、院级文件中有体现,要有具体的支撑材料来证明。 二、师资队伍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 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17 要点内涵: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 ,是否满足教学的需要,是否符合学院的定位,适应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划,是否建立有利于优秀教师成长和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 重点要求: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数量、结构列表,兼职教师、外聘教师情况。 各专业尤其是新办专业的数量、结构、生师比要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描述发展态势。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 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2)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要点内涵: ,少数教师水平 不能代表学院总体水平。 、分析教学内容、试卷水平、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符合度,还要看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满意度等。 ,有何政策、文件,效果如何。 重点要求:。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18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 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要点内涵: 、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