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种植栽培技术大全内容摘要:

专利查询 半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半夏在长期野生生态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喜温和湿润气候和阴蔽环境,怕高温、干旱和强光照射,能耐寒的特性。 因此,半夏种植地应选在靠近水源,背阳的塬台、梯田地或缓坡地的砂壤土。 要求土壤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前茬以玉米或油菜为好。 选好地后,结合秋耕翻整地,每亩施入腐熟鸡粪或其它优质农肥2020kg,过磷酸钙 50kg 或磷酸二铵 15kg。 于播前精整地作畦,畦宽 ,畦长按地形确定,畦埂高 20cm,一般将栽培 畦整为并列的两行,并在畦宽埂侧作一条宽 40cm 的灌水畦沟。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海拨 1650 米以上二阴冷凉地区的野生半夏抗退化、种性好、带菌少。 表现丰产、抗病、抗逆性强、品质好。 当年栽培当年即可收获,见效快。 应在 8 月下旬野生半夏成熟大量采挖时,及时采购高山地区直径 1cm 大小的野生半夏块茎,并进行晾晒精选后,妥善保管在阴凉处备用作种。 切忌选用人工栽培半夏块茎作种用。 ,促进半夏出苗齐、出苗匀、早出苗是人工栽培半夏丰产的基础。 我县栽培半夏一般在秋末播 种,以气温稳定通过 8℃ ,在 10 月下旬为适宜播种期。 播种前如土壤较干,应浇 1 次透水以足底墒。 播种时将种籽按大小分级,剔除病、烂块茎,用 1000 万农用连霉素或 50%多菌灵按种籽量的千分之三拌种堆放 12 小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式:将第 1 播种畦内 10cm 厚的土壤铲出堆放地边,把畦底整平,按每亩 250kg 下籽量将种籽均匀撒播在畦内,并在畦内立放 2~ 3 个高 10cm 的播深限高板。 然后将第 2 小畦 10cm 厚的土壤铲起均匀覆盖在第 1 播种畦内,结合覆土可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覆土深度以不超过限高板为准,取出限高板耙细整平。 按此方式第 2 畦下种后用第 3药材种植技术 畦铲出土壤覆盖,依次类推,直到第 1 畦铲出的土壤覆在最后 1 畦中播种结束。 半夏栽培关键要抓好水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三方面的管理措施。 水肥管理。 半夏根系浅,喜湿怕旱、喜肥,缺水易造成地上茎叶枯萎。 在早春出苗前必须灌 1 次透水,随后要及时勤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及早出苗。 5 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天旱无雨时,可 7~ 10 天浇水 1 次,特别是 7月高温天气,更要注意浇好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倒苗。 施肥应结合灌水在 4 月上旬齐苗后和 5 月下旬亩追 施人粪尿 1000kg 或磷酸二铵 10kg,并在生长期间用磷酸二氢钾和利果美进行叶面施肥 2~ 3 次。 中耕除草。 半夏苗弱根系小,生长势差。 容易滋生杂草,形成草荒,争水争肥,严重影响半夏产量。 必须在幼苗未封行前勤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不超过5cm,避免伤苗伤根。 半夏整个生育期都要做到有草就拔,保持地里干净无杂草,严防草荒。 病虫害防治。 半夏常发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和腐烂病;虫害主要有红天蛾和地下害虫。 叶斑病在 5 月下旬到 7 月上旬发病,病叶出现紫褐色斑点,严重时布满全叶,使叶片卷曲焦枯而死。 发病初期可用 1:1:100 波尔多液喷防,亦可用敌无斑、乙磷铝锰锌、多菌灵交替喷防,防治 2~ 3 次。 腐烂病在 6 月中旬到8 月上旬多雨高温季节发病,地上茎叶枯黄倒苗死亡,地下块茎腐烂。 可用 70%美邦治萎、 70%甲基托布津、枯黄青、新植霉素喷雾或灌根防治。 红天蛾以幼虫咬食叶片,食量大,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食光。 可用 50%敌敌畏乳油与 20%乐果乳油混合剂 1000 倍液喷防。 ,精细加工是保证半夏质量的重要措施。 半夏采收是否适时,加工是否精细,直接影响到块茎的商品价值。 采收过早,块茎粒小质嫩,产量低;过晚,块茎内表皮粗老花麻,形 成油子。 应在 8 月下旬茎叶黄萎后适时采收为好。 采收时要选晴天小心挖捡半夏块茎,防止损伤。 将采收的半夏按大、中、小分级装入麻袋,脚穿长筒胶鞋踩踏去净外皮,用水冲洗干净后及时晒干,即成生半夏。 专利查询 半夏中草药别名 【别名】地文,地星,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燕子尾,地珠半夏,麻芋果,麻玉果,三步跳,三叶老,三叶半夏,泛石子,地鹧鸪,地茨菇,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老鸹眼,老鸦眼,捉嘴豆子,地巴豆,无 心菜根,天落星,麻芋子,麻芋根,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珠半夏,裂刀菜,麻草子,药狗蛋。 【商品名】半夏。 以个大、形圆、色白,皮净、干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处方名】半夏,半下,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水半夏,仙半夏,青盐半夏,竹沥半夏,苏半夏,宋半夏,清夏,法夏,姜夏,生半夏,制半夏等。 生半夏为原药材去外皮及须根,晒干生用入药者。 生半夏有毒,很少用于内服,多作外用药。 处方中写半夏、半下指制半夏或水半夏、姜半夏。 为生半夏用生姜汁,白矾制过入药者。 制后毒性降低,和胃止呕作用增强。 法半夏又称法夏、法下、黄法夏 、京法夏、京夏、京半夏。 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 毒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下、清夏片。 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药材种植技术 制后入药者。 毒性及燥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 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 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 14 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 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 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 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 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 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 苏半 夏又称苏夏。 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者。 宋制半夏又称宋半夏,京半夏或苏半夏。 为清半夏用陈皮、苏子、青礞石、枇杷叶等药的煎汁拌和,使之吸尽晒干入药者。 降气化痰平喘作用增强。 专利查询 半夏种茎大小与栽培深度的关系 半夏在人工种植过程中,为了能使第一代珠芽在土壤中形成,减少培土操作的劳动用工,同时使生产的半夏商品个体纯正,少出现多芽联体现象,既能够顺利 出苗,又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土壤深层水和有机质,生长后期又避免块茎的大量腐烂,所以,栽培半夏时,根据半夏块茎的大小,合理选择栽种的深度,是人工栽培半夏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技术之一。 根据半夏珠芽在叶茎上形成的高度是半夏种茎的 倍这一规律,可以得出不同大小的种茎的最适播种深度,不可过浅或过深。 如播种过浅,易形成多芽头联体块茎商品,且植株不 耐干旱,受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 如播种过深,出苗困难,生长后期,会因深层土壤湿度过大,造成块茎的大量腐烂。 半夏播种前,先把种茎一般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简称分级。 种茎直径 厘米以上的为一级种,约占总统种量的 10%左右;种茎直径 ~ 厘米的为二级种,约占总种量的 50%左右;种茎直径 厘米以下的为三级种,约占总种量的 40%左右。 一级种茎最适播种深度为 7~ 8 厘米,最深不超过 9 厘米;二级种茎最适播种深度为 5~ 6 厘米,最深不超过 7 厘米;三级种茎最适播种深度为3~ 4 厘米,最深不超过 5 厘米。 专利查询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 中药材旱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可谓多年走红,畅销不衰。 但有人种植并不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旱半夏在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能生长或长势较差。 在粘性或碱性土壤中种植就得不偿失,种 50 公斤球茎,到收获不过 100 公斤。 在山区或缺水的地区生长不良甚至绝收。 旱半夏其实最怕旱而喜欢湿润,喜欢在沙质或带有沙性的土壤中生长,要有较好的水利条件。 这个品种属于半遮阴植物,如果达不到这个条件,其产量就会大大减少。 怎样进 行人工遮阴呢。 根据经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做畦时以东西走向为好,畦埂放在南边,一般畦宽 1. 5 米左右。 在畦埂上,于谷雨节前后种上两行玉米或高粱,在 6 月份长大成形,正好遮阴用,玉米、高粱伴随旱半夏一生。 旱半夏的种植方法类似种土豆一样简单。 在杂林木果树下间作也可以,但必须离开主树根部位,防止二者争水争肥或病虫害。 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其它的间作方式在实地操作中很不理想,如旱半夏对锄草、成熟期、水肥条件的要求与实际格格不入或相反。 专利查 询 药材种植技术 半夏的繁殖技术 半夏的繁殖以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不高,生产周期长,一般不采用。 块茎繁殖半夏栽培 2~ 3 年,可于每年 6. 10月倒苗后控取地下块茎。 选横径粗 0. 51 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用。 种茎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 以春栽为好, D 秋冬栽种产量低。 春栽,宜早不宜迟,气候温暖的江南,可于 12 月中旬,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横沟条播。 按行距 12-15 厘米、株距 5- 10 厘米,开沟宽 10 厘米、深 5 厘米左右,在每 l 条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 栽后,上面施 1 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火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 每亩用量 2020 公斤左右。 然后,将沟土提上覆盖,厚约 15- 7 厘米。 每亩需种栽 100 公斤左右,适当密植半夏,苗势生长才均匀且产量高。 过密,幼苗生长纤弱,且除草困难;过稀,苗少草多,产量低。 覆土也要适中,过厚,出苗困难,将来珠芽虽大,但往往在土内形成,不易采摘;过薄,种茎则容易于缩而不能发芽。 栽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始终要保持土壤湿润。 2.珠芽繁殖半夏每个茎叶上长有 1 珠芽,数量充足,且回 发芽可靠,成熟期 早,是主要的繁殖材料。 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珠芽已成熟,即可采下繁殖。 按行株距 10X8 厘米挖穴点播,每穴种 23 粒,亦可在原地盖土繁殖,即每倒苗一 l 批,盖土 1 次,以不露珠芽力度。 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 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一举两得,有利增产。 种子繁殖 2 年生以上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 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进行湿砂贮藏。 于翌年 3- 4月上旬,在苗床上按行距 57 厘米,开浅沟条播,播后覆盖 1 厘米厚的细土,并盖草保温保湿,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但出苗率较低,生产上一般 不采用。 无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播前都应浇 1 次透水,以利出苗。 专利查询 半夏的栽培 药材种植技术 气候土壤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怕强光,不耐旱。 耐阴能力甚强,越冬块茎可耐低温。 以选肥沃疏松、较为潮湿的砂质壤土种植为佳。 整地冬季翻土,春季施基肥后起畦,畦宜狭宜平。 也可在桑园、果园或高杆作物下边间作。 种植 (1)无性繁殖: 3 月间将上年收获时选好作种的块茎,采用双条沟种下,宽行行距 30 厘米,窄行行距 10 厘米,株距 5 厘米,芽要向上,不宜过深, 覆土约 3 厘米厚。 (2)有性繁殖:在佛焰花苞枯萎时采取种子与湿砂混合堆藏,翌年春季按行距 10~ 12 厘米条播,秋季挖起可供大田种植,也可任其生长至第三年才收获。 田间管理半夏喜肥,基肥用量宜大,追肥主要在生长中期进行,以利块茎发育肥大。 前期每亩追施硫酸铵 10~ 15 公斤,中期施腐熟麸饼肥、粪肥,后期一般可不施肥。 生产中期要注意除草、培土,抽苔开花时要将花蕾摘除,促使地下块茎长大。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根茎腐病,要排除过多积水,用 100∶2 石灰、硫酸铜粉撒于植地。 害虫有青虫,可用敌百虫防治。 专利查询 半夏的栽培技术(一) (一)选地整地宜选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中性砂质壤土;也可在果园或玉米等高杆作物下进行间作。 冬季翻耕土壤,使其风化熟化。 开春平整土地,每公顷施入厩肥或堆肥 30000 千克、过磷酸钙 750 千克,然后整细耙平作宽 米的高畦,畦沟宽 40 厘米。 (二)繁殖一般用块茎或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低,生产周期长,很少采用。 1.块茎繁殖秋季挖半夏时,选直径 1~ 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用。 用细沙土 混拌,置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 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 种前将块茎按大小分级,分别栽种。 一般在春季日平均地温 10℃ 左右时下种,按行距 12~ 15 厘米、株距 5~ 10 厘米,开沟宽 10 厘米、深 5 厘米药材种植技术 左右,在每条沟内交错排列内行,芽同上摆入沟内。 覆土楼平,稍加镇压,一般每公顷用种茎 1500 千克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