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科)设置基本标准内容摘要:

副高以上职称,并在国内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三)理论课教师 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数应占总数的1/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至少有 2 名以上教师,并有 1 名以上主讲教师,主讲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 50%,教授和副教授应承担一定学时的教学任务。 (四)专业实验、实习指导教师 实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与水平应能满足教学要求,实践能力强。 (五)兼职教师 从聘请临床、医疗卫生服务一线的兼职教师数,可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 师合计数的 3050%。 四、实践教学设施与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仪器设施配备要求(含实验室要求) 设置诊断学实验室(含体格检查室和多媒体视听室)、系统解剖实验室和人体断层解剖与影像对照实验室、影像诊断( X 线、 CT、MRI 等)阅片实验室、医学影像电子与物理实验室、超声实验室、 X线检查设备实验室( X 线摄片机等)、影像成像综合实验室,要求生 5 均实验室面积不少于 10m2,并有相应的仪器准备室等,功能相近的实验室可综合使用。 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 95%以上。 (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仪器设施配备要求(含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条件) 有一家三级教学附属医院,生均床位比例≥ 张; 有一批经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评审合格,并与学校正式签订协议,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医院; 主要设施配备要求,见附表 2。 五、教材及图书 (一)教材选用 必修课使用教育部高职高专优秀或规划教材的比例≥ 90%。 (二)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并经过专家鉴定同意后使用。 (三)实训教材 实训课时比重较大的专业课程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实训指导教材。 (四)专业图书资料 学校或学院图书馆和系图书馆(二级 学院)的专业图书资料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相关专业的中英文期刊种类≥ 20 种,相关专业的图书量≥ 1 万册,图书期刊种类≥ 150 种。 六、现代化教学设施 (一)专业教学及行政用房面积 要有医学影像教学专用的数字化教室;教学用房能满足教学需要, 6 教学用房生均不少于 13m2;行政用房不少于 350m2。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 有适合医学影像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高分辨率图像显示器; 80%以上课程采用投影、幻灯、录像及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三)语音室 语音室按每 5 名学生不少于 1 座配备,能满足专业学生的外语教 学需求。 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一)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与运用程度 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知识,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程度优良率≥ 50%。 (二)基本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 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本技能,技能考核成绩呈正态分布,优良率≥ 50%;学生临床实习处理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评价高,出科考试优良率≥ 50%。 (三)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 具有良好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具体业务要求: 熟练掌握各种 X 线摄影技术和暗室 操作技术。 能规范地操作或使用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并具有维护、管理各 7 种医学影像设备的能力。 熟悉常见病的 X 线诊断分析、 CT诊断分析和 B 超诊断分析。 了解应用磁共振等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影像诊断的常识。 熟练掌握常用 X 线造影技术和常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