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兽医实验室规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内容摘要:

实现网络化办公及信息处理报送。 (三)实验室管理体系 5 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建立与检测工作相 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 区县兽医实验室应建立并有效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同时至少应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实验室岗位责任制 、 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 药品试剂管理制度 、 实验记录、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 、 病料采集、保存及运输制度 、 实验室卫生安全制度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 、生物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样本、菌毒种泄漏、丢失、被抢等)应急处置预案、 菌 (毒 )种管理制 度 、 实验室剧毒药品管理领取使用制度 、 实验室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区县实验室应落实生物安全责任制,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 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及生物安全相关制度、程序开展实验室活动,定期开展生物安全自查自纠,实验室菌毒种保存使用、动物病料采集使用处置以及生物安全标志设置等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 2020和《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通则》( NY/T19482020) 的规定。 (四)实验室记录档案 6 制定健全实验室工作各种记录档案。 实验室应有与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相适应的规范统一的各种管理记录和技术记录。 记录和档案应规范统一、实时建立、分类管理、专人负责,做到信息完整、内容真实。 管理记录至少应包括:文件发放记录、合格供应商名录、不符合项报告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内部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记录、仪器设备登记表、检验试剂和耗材控制清单、现行有效标准清单、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室内质量监督记录、检验报告、实验室及设备的消毒记录、实验室意外事故记录、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记录等。 实验室 技术记录至少应包括:通用试验原始记录、血凝 (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记录、平板凝集试验记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