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技术与工程毕业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红褐色,硬塑与可塑状态之间,稍湿,标贯试验击数为 3537 下; 第八层:粉质 粘土, 28m32m,灰褐色,硬塑与可塑状态之间,稍湿,并夹有砂层和 左右的小姜石,标贯试验击数为 3537 下; 第九层:粘土, 32m40m,灰褐色,可塑状态,稍湿, 并在 36m40m处夹有砂层,标贯试验击数为 3032 下。 其他的桥基和此处一样,地层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他路基勘探深度较浅,只用螺旋钻头即可。 2. 武安市土山新民居 、勘察纲要 拟建工程 位于邯郸市武安市土山。 工分为三个楼,其中一个主楼,为十一层,其他两楼楼层为 5 层,主体结构为钢结构,独立基础,基底压力为 300kPa。 根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 ,拟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综合评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勘察场地地貌为华北平原,属冲洪积成因构造平原地貌,地形平坦。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所见土层性质较差,稳定水位约为 15m,属潜水。 勘探点平面分布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722020)中对勘探点间距平面布置的规定和要求:对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的建筑 场地,勘探点间距 1530m,并结合建筑物的勘察等级、详细规划规范总平面图、建筑物的外形特征及场地的地质条件布置按拟建建筑物周边线、角点布置。 控制性、一般性勘探点的测试深度确定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722020)中对勘探点的测试深度的规定,拟建建筑物高层基础深度 和 左右,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其他同规模地基处理情况,确定高层建筑控制性勘探点深度 40m50m,一般性勘探点深度为 30m40m。 勘探点的定位采用测距仪在勘探施工 前进行定设,勘探点高程采用水准仪在施工完成后测定。 拟布置勘探点 28 个,总进尺。 其中取样孔 7 个,一个 35m,还有个 21 个原位测试孔,原位测试孔深度为 15m 和 22m。 采用勘探手段主要有钻探进行地质分层,采取原状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及标准贯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 、实习内容和步骤 首先在场地的东侧打的一个 15m 的观测孔,在 04m 的地层范围内,为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稍湿,夹有砖、砾等 ,标贯试验击数为17 下。 在 4m8m 的地层范围内,为粉土,黄褐色,中密,稍湿,标贯试验击数为 2527 下。 在 8m10m 地层范围内,为粉土,黄褐色,中密,稍湿,有光泽。 在 10m 处出现了卵石层,直径为 3cm5cm 之间,重型勘探试验击数为 37 下。 在 10m15m 的地层范围内,直径为 4cm10cm,重型勘探击数为 3 4 44 下。 然后 打的是一个 35m 的取样孔,位于场地的西侧。 在 04m 的地层范围内,为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稍湿,夹有砖、砾等。 标贯试验击数为 14 下。 在 4m5m 的地层范围内,依然为粉质 粘土,在 的地层范围内为卵石层,直径约为 3m。 在 的地层范围内,为粘土,灰褐色,稍湿,软塑状态,标贯试验击数为 17 下。 在 8m12m 的地层范围内,为卵石层,直径为 2cm7cm,分选性较差 , 重型勘探击数为 3740 下。 在 12m16m 的地层范围内, 直径为 2cm7cm,分选性差,重型勘探击数为3940 下。 在 16m20m 的地层范围内,直径为 3cm8cm,分选性差,重型勘探击数为 4042 下。 在 20m24m 的地层范围内,直径为 3cm8cm,分选性差,重型勘探击数为 4042 下。 在 24m28m 的地层范围内,直径为3cm9cm,分选性差,重型勘探击数为 4043 下。 在 28m32 地层范围内,直径为 3cm10cm,分选性差,重型勘探击数为 4044 下。 在 32m36m 的地层范围内,直径为 4cm10cm,分选性差,重型勘探击数为 4044 下。 在 36m40m 的地层范围内,直径为 4cm10cm,分选性差,重型勘探击数为 4345 下。 此场地较为复杂,在场地的东侧在 10m 处出现了卵石层,而在场地的西侧在 5m 处即出现了卵石层,在 5m10m 之间又出现了粘土层,可判断出此场地西侧有粘土 层的透镜体。 并且在 卵石层时,出现了严重的漏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