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复习题目内容摘要:

列真值表。 2 不是每个电路均可用简炼的文字来描述其功能。 如 Y=AB+CD 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步骤 : 1.分析设计要求 → 列真值表 根据题意设输入变量和输出函数并逻辑赋值,确定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将输入变量A B C L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0 amp。 amp。 amp。 amp。 ≥1ABCLP 以自然二进制 数顺序的各种取值组合排列,列出真值表。 2.根据真值表 → 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3.对输出 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 代数法或卡诺图法 4.根据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 → 画逻辑图。 最简与一或表达式、与非表达式、或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其它表达式 例 1: 设计一个三人表决电路,结果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 解: ( 1)根据设计要求建立该逻辑函数的真值表。 设三人的意见为变量 A、 B、 C,表决结果为函数 L。 对变量及函数进行如下状态赋值:对于变量A、 B、 C,设同意为逻辑“ 1”;不同意为逻辑“ 0”。 对于函数 L,设事情通过为逻辑“ 1”;没通过为逻辑“ 0”。 列出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 2)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 A B CCABCBABCAL  该逻辑式不是最简。 ( 3)化简。 由于卡诺图化简法较方便,故一般用卡诺图进行化简。 将该逻辑函数填入卡诺图,如下图所示。 合并最小项,得最简与 — 或表达式: ACBCABL  真值表 A B C L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1 1 ( 4)画出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如果要 求用与非门实现该逻辑电路,就应将表达式转换成 与非 — 与非 表达式: ACBCABACBCABL  画出逻辑图。 Lamp。 amp。 amp。 ≥1ABC CBamp。 Aamp。 amp。 Lamp。 A)逻辑图 B)用与非门实现的逻辑图 三、 加法器 ( 一 ) 半加器 1.只考虑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的相加,而不考虑来自低位进位数的运算电路,称为 半加器。 如在第 i位的两个加数 Ai和 Bi 相加,它除产生本位和数 Si 之外,还有一个向高位的进位数。 因此 : 输入信号:加数 Ai,被加数 Bi 输出信号:本位和 Si,向 高位的进位 Ci 2.真值表 根据二进制加法原则(逢二进一),得以下真值表。 BALC0 0011 1 10 4.逻辑电路: 由一个异或门和一个与门组成。 如 上 图所示。 5.逻辑符号 ( 二 ) 全加器 1.不仅考虑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而且还考虑来自低位进位数相加的运算电路,称为全加器。 如在第 i 位二进制数相加时,被加数、加数和来自低位的进位数分别为 Ai 、 Bi 、Ci1 ,输出本位和及向相邻高位的进位数为 Si、 Ci。 因此, 输入信号:加数 Ai 、被加数 Bi 、来自低位的进位 Ci1 四、 比较器 比较方法 1. 首先比较最高位,如比较的结果 a3b3,则可判定 AB 如比较的结果 a3b3,则可判定 AB 如比较的结果 a3=b3,需继续比较次高位。 2. 然后比较次高位,方法同上,这样依次进行下去,直到比较结束。 逻辑功能 五、 编码器 二进制编码原则:用 n 位二进制代码可以表示 个信号 则,对 N 个信号编码时,应由 来确定编码位数 n。 六 、译码器及应用 译码器 —— 能实现译码功能的电路称为译码器。 74LS247 是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输出低电平有效,可驱动共阳极数码管。 CT74LS248 输出高电平有效,可驱动共阴极数码管。 例题:试画出 用3线 8线译码器 74LS138 和门电路产生多输出逻辑函数的逻辑图( 74LS138 逻辑图如图 所示,功能表如表 所示)。 CABCBYBCCBACBAYACY321 A S CO B (b) 符号 表 122 半加器真值表 A B S CO 0 0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A S B CO (a) 逻辑图 图 124 半加器 amp。 =1 ∑ CO [解 ] 令 A=A2, B=A1 ,C=AO。 将 Y1Y2Y3写成最小项之和形式,并变换成与非 与非形式。   751 Y Y)7 5i(miY 74312 Y Y Y Y )7,4,3,1j(mjY     6403 Y Y Y0 ,4 ,6 )m k ( kY 用外加与非门实现之,如图 所示。 七、 数据选择器 [] 试用 4 选 1 数据选择器 74LS153 产生逻辑函数 BCC AC BAY  [解 ] 4 选 1 数据选择器表达式为: 30120200101 0 DAADAADAADAAY  而所需的函数为 A B CBCA CBAC B AC BABCC AC BAY  CABCABBACB A  1 与 4 选 1 数据选择器逻辑表达 式比较,则令 01 ABAA  , , CDCDDCD  3210 1 ,, 接线图如图 所示。 例 .试用 8 选 1 数据选择器 74LS151 和适当的门电路实现下列逻辑函数。 CBCABAF )1( [] 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泵 ML和 MS供水,如图 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 3 个水位检测元件 A、 B、 C。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 C 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 C 点而高于B 点时 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 B 点而高于 A 点时 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 A 点时 ML和MS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 ] 题 的真值表如表 所示。 表 A B C MS ML 000 0 0 001 1 0 010 011 0 1 100 101 110 111 1 1 真值表中的 CBA 、 CBA 、 CBA 、 CAB 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图 (a)化简后得到: CBAMS  , BML  ( MS、 ML的 1 状态表示工作, 0 状态表示停止)。 逻辑图如图 (b)。 触发器 一、 基本触发器 基本触发器的逻辑结构如图 131所示。 它可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耦合构成,图 131(a)是其逻辑电路图和逻辑符号,也可以由两个或非门交叉耦合构成,如图 131(b)所示。 S A R Q Q S Q R Q R Q S Q R B Q S Q (a)与非门构成的触发器电路与逻辑符号 (b)或非门构成的触发器电路与逻辑符号 amp。 ≥ 1 ≥ 1 amp。 二、基本触发器功能的描述 1.状态转移真值表 为了表明触发器在输入信号作用下,触发器下一稳定状态(次态) Qn+1 与触发器稳定状态(现态) Qn 以及输入信号之间关系,可将上述对触发器分析的结论用表格形式来描述,如表 131 所示。 该表称为触发器状态转移真值表,表 132 为表 131 的简化表。 2.特征方程(状态方程)  11RS QRSQRSQnnn 其中, 1RS 称为约束条件。 3.状态转移图和激励表 三、 同步 RS 触发器 由与非门构成的同步RS 触发器如图 135(a)所示, 其逻辑符号如 图135(b)所示。 当 CP=1 时    01RS QRSQ nn 表 131 基本触发器状态转移真值表 现态 输入信号 次 态 功能 Qn R S Qn+1 0 1 0 1 0 1 0 0 置 0 0 1 1 0 1 0 1 1 置 1 0 1 1 1 1 1 0 1 保持 0 1 0 0 0 0 不确定 不正常 (不允许) 0 1 Qn 表 132 简化真值表 R S Qn+1 0 1 0 1 0 1 1 1 Qn 0 0 不定 SR Qn 00 01 11 10 图 133 基本触发器卡诺图 01  SR 1S xR xSR1 10  SR 图 134 基本触发器状态转移图 0 1 表 133 基本触发器激励表 状态转移 激励输入 Qn Qn+1 R S 0 0 0 1 1 0 1 1 x 1 1 0 0 1 1 x 其中 x 表示任意, 0 或 1 S C S D A Q S Q CP CP (钟控端 ) R Q R E R D B Q (a) 逻辑图 (b) 逻辑符号 图 135 同步 RS 触发器 amp。 amp。 1S C1 1R amp。 amp。 四、 同步 D 触发器 由状态转移真值表可直接列出同步 D 触发器的状态方程 DQn 1 同步 D 触发器逻辑功能表明:只要向同步触发器送入一个 CP,即可将输入数据 D存入触发器。 CP过后,触发器将存储该数据,直到下一个 CP到来时为止,故可锁存数据。 这种触发器同样要求 CP=1时, D 保持不变。 同理可得同步 D触发器在 CP=1 时的激励表如表 137所示,状态转移图如图 139 所示。 五、 JK 触发器 JK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 10  SR 0S x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