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生物芯片部分内容摘要:

他: 包括试剂瓶标签、铝箔袋、衬垫、可密封塑料袋、说明书、干燥剂和包装外盒等,应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 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 》和《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 定》 建立相应质量控制标准,如数量、规格等。 (二)蛋白检测芯片 1. 主要生物原料 与生产的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包括各种活性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杭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生物原科。 这类原料可用于点膜、标记相关酶、纳米金、光学基团及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等。 使用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 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变更 申请。 主要生物原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 ⑴ 外观 肉眼观察,大部分生物原料为澄清透明的液体,不含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或颗粒;或者为白色粉末,不含有其他颜色的杂质;特殊生物原料应具备相应外观标准。 ⑵ 纯度和分子量 主要经 SDSPAGE 电泳后,利用电泳扫描仪进行分析,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如高效液相法等。 根据所检测生物原料的分子量选择适宜丙烯酸胺凝胶浓度进行电泳。 一般情况下,每个电泳道加样量为5μg,同时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标准品作参照,采用合适的电泳电流,电压和电泳时间;电泳后的凝胶可用考马斯亮蓝染 色或银染法染色。 染色后的凝胶用电泳扫描仪分析原料的纯度和分子量,纯度应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分子量大小应在正确的条带位置。 ⑶ 蛋白浓度 蛋白浓度可通过 Lowry法、 280nm 光吸收法、双缩脲方法等进行检测。 ⑷ 效价 效价的测定一般根据蛋白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倍比稀释法进行。 效价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⑸ 功能性实验 功能性实验是指生物原料用于试剂盒实际生产中的情况,一般考查使用该原料的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等,并比较其与上批次原料的相关性。 2. 主要生物辅料 生物辅料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作为蛋白保护剂用途的一类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小牛血清、山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和酪蛋白等。 这些生物原料均应按照《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 2020年版)》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检验,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后方可 应用于生产。 建议作以下检验: ⑴ 牛血清或羊血清 外观:为浅黄色 澄清 稍粘稠的液体,无溶血或异物 无菌试验:将血清直接放 37度培养 7天,放在明亮处观察,不得出现混浊。 总蛋白含量:用双缩脲方法来测定,标准为不小于 32mg/ml。 球蛋白含量:取待测血清 1ml,加入 %的 NaCl 溶液。 加入饱和硫酸铵 1ml,置 4℃ , 2 小时, 8000rpm 离心 10 分钟,弃上清。 沉淀溶于 %NaCl 溶液,至 1ml,用 Lowry 方法测定蛋白含量,不能大于 2mg/ml。 ⑵ 牛血清白蛋白: 外观:应为浅黄色冻干粉末无吸潮,无结块,无肉眼可见的其它杂质颗粒。 溶解性:将牛血清白蛋白配成 10%溶液,溶解时间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