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塔吊安全施工方案砖混结构内容摘要:
时包扎或 、 更换已损伤的部分。 遇到电动机有过热现象要及时停车,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电机轴承需润滑良好。 各控制箱、配电箱等要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扫电器设备上的灰尘。 各安全装置上的行程开关的触点开闭必须可靠,触点弧坑应及时磨光。 每年应测量保护接地电阻两次(春、秋)保证阻值 ≯4Ω。 五、起重指挥 人员安全操作要点 必须熟悉所指挥的塔式起重机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基本常识。 必须能熟悉掌握使用图标指挥信号。 指挥吊物时应该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方,所用的信号、手势要统一,指挥要准确,声音要宏亮清楚,并头戴安全帽,脚穿防滑鞋,危险地方指挥操作必须腰系安全带。 吊装工程范围内要划出区域,派专人巡视,并设有明显标志,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禁止任何人在吊物下面停留或行走,看不清信号的雾天或超过五级大风应停止起重作业,夜间起重应有探照灯或足够的照明。 起重构件时,吊点必须合理并结扎牢固,起点平稳。 千斤索不得与刃角构件直接摩擦。 应采用麻袋、方木等加垫 、 隔离措施,构件定拉后,应立即进行临时固定,然后才能脱钩。 在架空输电线下面或现侧工作时,起重臂钢丝绳和吊物与电线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米。 起吊重物时,应根据物体的重量选用合适的钢丝绳,绝不允许以小代大。 钢丝绳表面操作达 7%应及时更换,在一个距内的断丝根数超过规定范围内应降低使用或报废。 编结绳扣,应使各股松紧一致,编绳部分的长度不得大于钢丝绳直径的 15 倍,并且不得短于 300mm,用卡子连结绳套时,卡子不得少于 3 个。 、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维修保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维修保养及使用的安全管理,保障职工生命和国家、集体财产安全,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以及建设部《塔机安、拆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揽的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卸、维修保养及使用权(以下简称安装)。 第三条 从事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检验。 第二章 安拆管理 第四条 从事塔机安装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 塔式起重机在准备安拆前,应对该设备的构造,技术性能进行鉴定,制订安拆技术措施,施工组织方案及安全措施,由公司生产技术科审批备案后,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开工审批。 第六条 在塔机安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拆操作规程,按照安拆技术措施及施工组织方案的要求和程序进行。 第七条 以整个安拆过程(包括顶升附着)必须做详细的交底,必须做详细的过程记录(质量记录、安全记录)。 、 第八条 塔机 在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先进行自检工作,自检报告要有量化的数据,自检合格后,通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测检验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取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后正式交付使用。 第三章 安拆资料管理 第九条 塔式起重机基础资料是安装、拆卸、维修保养及使用的主要依据,也是对此进行检验的依据,基础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出厂随机文件、安拆使用说明书等。 第十条 建立健全起重机技术档案,每次的安拆工程项目都应列入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内容包括: 塔式起重机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出厂随机文件。 施工组织方案,安拆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 质量记录,安全记录,安装调试记录。 自检报告(应有量化数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报告。 开工审批手续。 维修保养记录。 事故记录。 、 第四章 辅助机具的管理 第十一条 安拆辅助汽车吊,必须按其技术性能使用,不得强行起吊起重物件。 第十二条 辅助工具、检测仪器等,应保持完好状态,按规定到有关部门进行安全、计量等技术鉴定,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机具。 第五章 监督检验 第十三条 公司生产技术科负责对施工队安装、拆卸的塔机按照本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公司安拆的塔式起重机按规定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验,包括: 新安装,大修及改造的塔机; 安装后停止使用半年以上的塔机; 重大事故修复完毕的塔机在投入使用前。 第六章 事故管理 第十五条 在安拆过程中发生事故,应及时上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 第十六条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如与国家和上 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办法产生矛盾时,应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 施工现场群体塔吊的安全运行方案 一、设计合理的布置方案 塔吊的平面布置、高度控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使塔吊吊运范围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面,不产生或少产生盲点,相邻塔吊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塔吊在垂直方向能穿越结构构件(如不要碰到主梁、基础承台或工程桩)。 要避开施工范围内性质重要的构筑物(如高压电线等)。 多台塔吊作业,在水平面上可能相互交叉,为防止塔吊吊臂 发生碰撞事故,塔吊的安装高度上应互相错开。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多台塔吊作业中固定塔吊:低位塔臂端部与高位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2m,高位塔钩与低位塔垂直距离不小于 2m。 二、科学的管理 在管理上,我们主要贯彻以管理失误为主因,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注重启动人的能动性,形成一整套的管理机构,如下图: 、 工程部 指挥部 各项目部 施工现场 技术部 质安部 一般来说,事故之所以发生, 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直接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虽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且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促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会在客观上造成人之所以有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 见下图: 、 生产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 环境、社会条件 物 的 不 安 全 因 素 管 理 失 误 人的不安全因素 隐 患 事故 “隐患多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 缺陷共同偶合形成,客观上存在事故隐患,人主观上又表现了不安全行为,就会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所以,在管理上,我们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现场的沟通联系 、 因塔吊大多布置在建筑物边缘和两区的伸缩缝之间,根 据塔吊分布状况知道,对于每个项目部来说,其拥有的塔吊对其施工面上的盲点问题,指挥部规定,各项目部要按规定时间和范围为项目部在其塔吊覆盖的范围吊物。 2. 强对现场特种工作人员的管理 项目部对于塔吊的安装与拆卸工作,必须由专业队伍取得市级有关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并设专人指挥。 塔吊信号的指挥人,一定要经正 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其信号应符合《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505285)的规定。 因为多塔吊作业,信号指挥员采用红旗、手试与司机间联系指挥。 塔吊司机属于特种工作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书。 合格证或培训考核内容,必须与司机所驾驶吊车类型相同。 3. 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隐患 根据塔吊平面布置现场的实际情况, 9楼、 14楼 塔吊在基础上固定,安装完成后再顶升,即一次要安装到一定的高度。 2楼 塔机与 4楼 塔机的距离为 89 米, 4楼 塔机与 临近 楼 塔机的距离为 65。住宅楼塔吊安全施工方案砖混结构
相关推荐
建 设 集团有限公司 15 ∴σ =M/w =───── 10- 5 = 106 N/M178。 fm=13 106 N/M178。 (可) 抗弯强度满足。 ( 2) 抗剪强度验算 ∵ v=KVMAXQL=651 10. 5= 1974N 3 1974 τ =3V/2bh =──────── 2 = 105N/M2fv=10 6 N/m178。 (可 ) 模板抗剪强度满足 ( 3) 模板挠度验算
cm。 、塑料给水管道穿越墙、梁、板时,必须设置套管,墙、 梁套管应同粉刷层平,板上面应出光地面 46cm 为宜。 、塑料给水管道安装必须横平竖直,离墙均匀,不得有回弹起拱现象。 、塑料管的支架必须配套、宜用抱箍式塑料管卡特殊部位采用金属管卡,内边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物隔垫,不得使用硬物隔垫。 、水管离墙距离初装修墙面,应离墙 3cm,其他不得小于。 、管卡最大支撑间距管径 20mm
(使用请双击 此处 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整理,谢谢使用 建设行业拖欠现象;截止目前,我区建筑业企业已发展到 39 家,建筑企业的数量、结构和竞争力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三是质量安全监管有力到位。 20年以来,区住建局累计监督建筑工程 206 项,建筑面积 310 万平方米;监管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累计组织安全生产培训 3000 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三类人员”安全管理素质
论位置标高加上出现概率最大的偏差值 Q2。 ⑤ 逐个清理洞口。 2) 人员准备 ① 施工人员 安装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② 岗前培训 工人进场后由项目经理对进场全部施工 人员讲解本工程的重要性,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大致情况及工地的各项要求。 由施工员向操作工人详细讲解相关的标准、规范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及安全生产准则等。 由技术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交底
时发出声响报警的安全可靠的报警装置。 水力警铃安装总的要求是:要保证系统启动后能及时发出设计要求的声强强度的声响报警,其报警能及时被值班人员或 保护场所内其它人员发现,平时能够检测水力报警装置功能是否正常。 ⑫水流指示器 是水流指示器一种由管网内水流作用启动、能发出电讯号的组件,常用于湿式灭火系统中,作电报警设施和区域报警用。 水流指示器安装应在管道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传发动( 2020 年) 会,动员和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交流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观摩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工 程。 、组织有关媒体就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和交流、探讨,营造“企业重视、行业推动、群众受益、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专项治理具体工作方案并报我部备案。 同时,要针对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特点和常见问题,编制专项治理技术措施。 (二)实施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