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制度范本内容摘要:

申报人所在部门经理 申报人所在部门领导负责对该发明创造的应用情况、重要程度、技术完善程度等进行判断。 科技管理部 科技管理部负责对发明创造进行审查,并确定专利的申请类型、申请策略、专利权属等,并及时办理专利申请手续,对外包服务工作进行跟踪和监督。 技术中心领导 技术中心领导负责申报专利的批准。 复审小组 当申报人对科技管理部所给的审批意见不服的时候,复审小组负责根据申请人和科技管理部提供的材料,给出一个权威、公正的判定。 复审小组由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内的相关技术专家和专利管理人员组成。 4 活动 提出申报 ① 申报人是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之一,或是对该发明创造较为熟悉的人。 ② 申报人在本部门专利联络员的指导、协助下整理出专利申请的技术交底资料;对各发明人在本专利的实际贡献率进行确认;办理专利申报审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手续。 其中,申报人填写《专利申报审批登记表》(附表 1),列出交底资料清单,并把资料附在上述表格后,资料包括: I 专利附图; II 若是技术方案,须至少结合专利附图和具体实施例,阐述本专利所 属的技术背景、发明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达到该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或 III 若是外观设计,请结合专利附图,就设计要点等做简要说明。 4 .2 申报人所在部门审批 ① 部门经理应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申报人提交的前述资料进行审核,初步判断申报主题是否具有可专利性。 ② 部门经理初步判断申报主题具有可专利性后,再对该专利的应用情况( “产品 ”或 “备用 ”,在产品中应用的需列出具体产品型号)、重要程度( “核心技术 ”或 “外围技术 ”)、立项情况、技术完善程度( “完善 ”或 “改 进中 ”, “改进中 ”的需列出从申报日起剩余的改进期限)等做出判断。 4 .3 科技管理部的审批 ① 科技管理部指导各部门的专利联络员开展专利申报、审批工作。 ② 科技管理部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发明创造的可授权性进行审查,并有选择地进行三性审查。 ③ 科技管理部根据本公司的知识产权策略,结合发明创造内容及申报人所在部门的审批情况,对发明创造应做为商业秘密保护或专利保护做出判断。 应做为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科技管理部再对专利的申请类型、申请策略、申请途径、申请权属等做出确定。 应做为商业秘密保护的发明创造, 不得申请专利。 4 .4 技术中心领导的审批 技术中心领导依据以上审批结果和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决定是否批准办理专利申请,并对专利申请地域做出选择,国外或 PCT 申请列出具体国家。 4 .4 办理专利申请 申报人将技术中心领导批示过的申报资料(附电子文档)及时送交科技管理部,由科技管理部核对无误后建档,给出编号,办理申请专利手续。 4 .5 复审小组的复议 在申报人对科技管理部的审查意见不服的情况下,向复审小组提出复议,复审小组组织讨论会,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结论。 4 .6 专利申报的快速应急通道 ① 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可直接向所属部门的主管总经理(不含总经理)以上级别领导和技术中心总经理请求,经出书面批示,再由科技管理部通过快速应急通道申请专利: Ⅰ 计划外参加展会、技术交流会、项目对外评审,且须对技术方案公开、而按正常手续不能在上述公开前获得国家专利受理的,应在参加前 6日提出申请。 Ⅱ 展会、技术交流会上获知的竞争对手的新技术,该新技术尚未申请专利或准备申请专利,且和公司正在开展的项目相同或会阻碍该项目进展的,应在展会结束后立即提出申请。 Ⅲ 部分发明人突然离职,造成技术方案可能泄露的,确认离 职当天提出申请。 Ⅳ 其他任何具有导致技术方案在获得国家专利受理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或商业秘密向外泄露的情形,在情况获知后立即提出申请。 ② 科技管理部须在收到书面批示和详细交底资料后的 6日内完成专利申请。 ③ 所述的快速应急通道是指不经申报人所在部门、科技管理部、技术中心领导审批,由公司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邮寄递交。 上述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科技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科技管理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xx。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 xxxxxxxxxx。 专利奖励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专利奖励管理办法,亦即 “专利奖励基金 ”的分配办法,包括:对发明人的专利申请、授权、实施的奖励;对新项目组实施公司专利的奖励;对技术人员提升专利技能的奖励;专利联络员的奖励;专利管理优秀部门的奖励,专利积分的兑现等。 本标准适用于技术中心各部门。 2 目的 为提高技术人员申报、实施专利的积极性,鼓励技术、产品创新;为提升技术人员专利运用技能,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专利信息;为建立长效的专利奖励机制,稳定技术人员结构 ;特制订本标准。 3 职责 各申请奖励部门 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应积极配合专利管理人员(含专利联络员),如实汇报专利奖励相关信息,例如填写各种专利表格,为专利奖励提供真实依据。 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应核实技术人员汇报的专利奖励相关信息,并积极配合专利管理人员(含专利联络员)完成专利奖励相关信息的收集,例如收集专利的应用情况,专利权的维护或放弃理由等。 科技管理部 科技管理部应收集并整理各申请奖励部门提供的专利奖励相关信息,并根据本标准相关规定给出专利积分;建立、维 护、统计各技术人员的专利积分信息,定期做出专利积分的兑现申请。 技术中心领导 技术中心领导负责专利积分兑现的批准。 4 活动 专利申报的奖励 每项发明创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向公司提交专利申报且通过公司三级审批(即《专利申报审批登记表》经技术中心领导签字)后,发明人 /设计人团体获得如下专利积分奖励: 外观设计: 3分; 实用新型: 3分; 发明专利: 8分; 根据各发明人 /设计人对该发明创造的实际贡献率(依据《专利申报审批登记表》中的记载),把发明人 /设计人团体积分分配到各具体的发明人 或设计人。 专利申请的奖励 每项发明创造经公司审批后向国家提交专利申请且获得正式受理后,发明人 /设计人团体获得如下专利积分奖励: 外观设计: 15 分; 实用新型: 15 分; 发明专利: 40 分; 根据各发明人 /设计人对该发明创造的实际贡献率(依据《专利申报审批登记表》中的记载),把发明人 /设计人团体积分分配到各具体的发明人或设计人。 专利授权的奖励 每项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后,整个发明人 /设计人团体获得如下专利积分奖励: 外观设计: 30 分; 实用新型: 30 分; 发明专利: 80 分; 根据各发明人 /设计 人对该专利的实际贡献率(《专利申报审批登记表》中的记载),把发明人 /设计人团体积分分配到各具体的发明人或设计人。 专利实施奖励 发明人 /设计人在专利实施中的奖励 各部门须根据科技管理部要求,定期报送本所有效专利的实施情况,并阐述建议维护、或放弃的理由; 科技管理部结合上述信息对各每项专利作出价值评估;对决定维护且应用到现有产品上的专利给予专利积分奖励如下(每年一次): 外观设计: 15 分; 实用新型: 15 分; 发明专利: 40 分; 根据各发明人 /设计人对该发明创造的实际贡献率(《专利申报审批 登记表》中的记载),把发明人 /设计人团体积分分配到各具体的发明人 /设计人。 新项目组实施公司专利的奖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