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裂解炉焊接施工工艺及验收规程内容摘要:

仰焊、平焊 焊工考试重新 水平转动 平焊 焊工重新考试 垂直固定 横焊、平焊 焊工重新考试 水平固定 平焊、立焊、仰焊 焊工重新考试 45176。 固定 所有位置 第三单元 (3)— 合格项目的钢号类别和厚度 合格项目的钢号类 别适用于钢结构焊接施工的钢号类别范围见表。 合格项 WTCMGE100502C2020 第 10 页 共 53 页 目的厚度适用于钢结构焊接施工的钢材厚度范围见表。 表 合格项目的钢号类别适用于钢结构施工的钢号类别范围 合格项目的钢号类别 适用于钢结构焊接 施工的钢号类别范围 钢结构焊接施工的钢号为其他类别 11 类如: Q23 2 等。 11 类如: Q23 20 等。 焊工重新考试 2A2 类如: Q345 、16Mn 等。 2A2 类、 11 类如: Q3416Mn、 Q23 20 等。 焊工重新考试 表 合格项目试件的厚度适用于钢结构施工的钢材厚度范围 合格项目试件的厚度 (T) 适用于钢结构 施工的钢材厚度范围 钢结构施工的钢材 厚度超出厚度范围 T< 10mm(对接 ) ≤ 2T 焊工重新考试 T=10~ 20mm(对接 ) 5mm~ 2T 焊工重新考试 角焊缝 不受限制 第四单元 (4)— 合格项目采用的焊接材料 合格项目采用的焊接材料适用于钢结构焊接施工的焊接材料范围见表。 第五单元 (5)— 合格项目的附加代号 合格项目的附加代号,表示焊接时采用单面焊不带垫板、还是双面焊 (包括单面焊带垫 板 )。 它适用于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范围见表。 表 合格项目采用的焊接材料适用于钢结构施工的焊接材料范围 合格项目的焊接材料 适用于钢结构施工的焊接 材料范围 钢结构施工采用 其他焊接材料 实芯焊丝 相同或不同型号的实芯焊丝 焊工重新考试 药芯焊丝 相同或不同型号的药芯焊丝 焊工重新考试 F1 如: J42 J502 等 F1 焊工重新考试 F2 如: J42 J507 等 F2 和 F1 焊工重新考试 F3 如: A13 A302 等 F3 焊工重新考试 F4 如: A13 A307 等 F4 和 F3 焊工重新考试 F5 如: ENiCrFe3 等 F F4 和 F3 焊工重新考试 WTCMGE100502C2020 第 11 页 共 53 页 表 合格项目的附加代号适用于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范围 合格项目的附加代号 适用于钢结构焊接 施工的范围 钢结构施工采取 其他焊接形式 D— 表示双面焊或 单面焊带垫板 双面焊或单面焊带垫板 焊工重新考试 取消附加代号 — 表示 单面焊不带垫板 单面焊不带垫板、双面焊、单面焊带垫板 焊工重新考试 在审查完一项合格项目的 5 个单元后,还要审查一下取得这项合格项目的准确日期。 焊工合格证中的合格项目有效期为 3 年。 如果一项合格项目已经超过有效期,并且没有办理由焊工考试委员会批准延长有效期的相关手续,那么此项合格项目无效,焊工需要重新考试。 焊工操作技能考试 从事炉管和炉体配管焊接的焊工操作技能考试 对于从事炉管和炉体配管焊接的焊工,在焊工资格审查合格后,为了掌握焊工操作技能的实际水平,还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及现场情况,对一部分或全部焊工进行操作技能考试。 操作技能考试依据的标准和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按 ASME 规范 第九卷〈焊接和钎焊评定〉进行考试 国外的工程公司和专利 商,对于从事炉管和炉体配管焊接的焊工,经常要求在现场按照 ASME 规范 第九卷〈焊接和钎焊评定〉进行操作技能考试。 考试的详细规定参见ASME 第九卷 第三章“焊接技能评定”。 此规定中的考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考试试件进行操作技能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与中国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的考试方法基本一致。 另一种方法是在焊工所焊的第一条长度为 152mm 的产品焊缝上采用射线检测对该焊工进行技能评定。 对于铬镍奥氏体离心铸造管、铁镍合金管这些价格昂贵炉管的焊工考试,这种方法是很适用的。 它可以不用准备焊工 考试和练习用的管材,因为考试是在产品焊缝上进行,而练习可以采用普通的铬镍奥氏体钢管和工程实际所用的焊接材料来进行。 如果采用这种考试方法,则必须对焊工的考试一次成功率有较大的把握,否则会造成数量较多的不合格产品焊缝,增加了焊缝返修的工作量。 所以在考试前应该要求焊工进行充分的练习,并经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对其操作技能水平确认后,再进行正式考试。 考试一定要分批进行,首先选择少量的操作技能水平高的焊工参加考试。 如果这些焊工考试的一次合格率很高,可以扩大考试范围;如果一次合格率较低,则应该停止考试,继续 进行练习。 要注意的是在焊工练习过程中,管材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但焊材必须采用工程实际中要采用的焊接材料,否则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WTCMGE100502C2020 第 12 页 共 53 页 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 从事炉管和炉体配管焊接的焊工,在通过了焊工合格证中的合格项目审核后,已经具备了从事炉管和炉体配管焊接的资格,那么在现场还要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重复进行考试的目的何在呢。 从目前国内各地有资格颁发“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合格证”的机构和企业来看,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严格程度上有很大差别, 因而出现已取得焊工合格证的焊工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为保证工程的焊接质量,在现场对已经取得焊工合格证的焊工进行操作技能考试,确认其真实的操作水平是很必要的。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中的考试方法是采用考试试片进行考试,因此必须准备焊工练习和考试用的管材和焊材。 根据工程项目要求及焊工操作技能水平,决定是抽查考试还是全部考试。 此规则中将焊工考试的钢材分为四类 : 第一类 —— 碳素钢。 第二类 —— 低合金钢(包括铬钼耐热钢)。 第三类 —— 马氏体钢、铁素体不锈钢。 第四类 —— 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 钢。 按此规则进行考试,对焊接完的试件只进行外观和射线检验,即可确认焊工碳素钢( A106)、铬钼耐热钢( P1 P22)、奥氏体不锈钢( TP30 TP32 TP347 等)的真实操作水平。 按《石油化工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铁镍合金和镍合金管道焊接规程》 SH/T3523 进行考试 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中,焊工考试的四类钢材没有包括裂解炉常用的离心铸造管。 国内规范只有《石油化工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铁镍合金和镍合金管道焊接规程》对离心铸造管类材料的焊工考试做了规定。 在 此规范的表 中,把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和离心铸造管划分在同一类别,并按主要合金元素铬、镍含量的不同分成 4 四个组别。 第 2 组为普通奥氏体不锈钢;第 3 组为离心铸造管 3025Cr20Ni 和 4025Cr20Ni(HK HK40 等 );第 4 组为离心铸造管4035Ni25Cr(HP40 等 )。 此规范对离心铸造管焊工考试的规定如下: a) 焊工考试采用考试试件进行。 b) 第 4 组的离心铸造管需要单独考试,但高组别的第 4 组材 料考试合格可以免考低组别的第 3 组材料。 c) 因为离心铸造管价 格昂贵,焊工考试的母材允许采用普通铬 镍奥氏体不锈钢替代。 但焊接材料不能代用,必须使用工程实际所用的焊接材料。 WTCMGE100502C2020 第 13 页 共 53 页 d) 考试试件焊完后,只进行外观检验和射线检验。 按《 KBR 公司裂解炉技术标准》进行考试 从事 SCORE 型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焊接的焊工,在焊接施工前要按《 KBR 公司裂解炉技术标准》进行操作技能考试。 此标准对辐射段炉管焊工考试的规定如下: a) 焊工考试采用考试试件进行。 b) 考试焊接位置为水平固定障碍焊。 c) 试件焊完后进行焊缝外观检验,检验标准如下: 焊缝外侧余高≤ 焊缝内侧余高≤ ,采用通球法检验。 d) 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射线检验。 从事炉壳和框架钢结构焊接的焊工操作技能考试 从事炉壳和框架钢结构焊接的焊工,在焊工资格审查合格后,一般可以不进行现场操作技能考试。 但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进行现场操作技能考试。 a) 焊接施工开始后,发现有数量较多的焊工焊接质量差,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b) 在炉壳和框架钢结构设计文件中,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焊缝比例较高,对焊工操作技能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 本章内容在乙烯裂解炉焊接施工 管理中应用的要领 在审查焊工资格时,一定要求施工分包方提供焊工合格证的原件,不能以复印件作为确认的依据。 从事钢结构焊接的焊工,如果只具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的焊工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中具有满足钢结构焊接要求的相应合格项目,那么可以确认此焊工的钢结构焊接资格符合要求。 在现场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ASME 标准第九卷或专利商的技术标准进行焊工考试,目的是验证焊工操作技能的真实水平。 如果施工分包方的焊工,没有取得由国家安全监 察机构批准的压力管道焊接资格,想采取现场考试来取得这种资格,是不符合法规要求的。 4 焊接工艺评定审核 承担乙烯裂解炉焊接施工的施工分包方,必须具备能满足裂解炉焊接施工要求的焊接工艺评定。 所以在乙烯裂解炉焊接施工开始前,要审核施工分包方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 炉管及炉体配管的焊接工艺评定审核 WTCMGE100502C2020 第 14 页 共 53 页 《乙烯装置裂解炉施工技术规程》的 中规定,炉管及炉体配管焊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应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的规定。 但在 GB50236 中并未对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