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答案解析内容摘要:

正态方差σ 2的无偏估计常用的只有一个,就是样本方差 S2而 = S2= 在所有无偏估计中它是最有效的 E.正态标准差σ的无偏估计也有两个,一个是对样本极差 R= X(n)X(1)进行修偏而得,另一个是对样本标准差 S进行修偏而得。 具体是 R= R/d2= (X(n)X(1))/d2 S= (S/C4)= 4设 A与 B是任意两事件,则 AB=( )。 A. AAB B. BAB C. D. E. ABA 4在一个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有四个水平,每一水平的数据如下: 水 平 数 据 A1 5 8 7 4 6 A2 0 1 2 3 4 A3 2 0 3 3 2 A4 3 2 2 2 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A= B. SA= 60 C. Se=28 D. Se=18 E. ST= 88 4若 在每一水平下重复试验次数不同,假定在 Ai 水平下进行了 mi 次实验,那么方差分析仍可进行,只是在计算中有( )改动。 A.此时 n= B.此时 SA的计算公式改为 C.此时 SA的计算公式改为 D.此时将 表示所有 n=rm个数据和改为表示 n=rmi个数据和 E.此时将 Se=STSA改为 Se=SAST 4关于正交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正交表”选择实验条件,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进行数据 分析,找出最好或满意的实验条件 B.正交表具有正交性 C.正交表中每列中每个数字重复次数相同 D.将正交表中任意两列的同行数字看成一个数对,那么一切可能数对重复次数相同 E.利用正交表选择的实验点在试验空间中的分布是离散分布的 4在使用 GB/,要检索出适用的抽样方案,要首先确定的要素有( ),检验批的组成。 A.过程平均的计算 B.接收质量限 AQL的确定 C.批量及检验水平 (IL)的选择 D.检验严格程度的规定 E.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 4进行放宽检验时,如果出现( )情况时,必须转回正常检验。 A.有 1批检验不接收 B.生产不稳定或延迟 C.负责部门认为有必要恢 复正常检验 D.当前的转移得分至少是 30分 E.生产稳定 50、对检验水平判别能力的高低说法恰当的是( )。 A.检验水平 I比检验水平Ⅱ判别能力低 B.检验水平 I比检验水平Ⅱ判别能力高 C.检验水平Ⅲ比检验水平Ⅱ判别能力高 D.检验水平Ⅲ比检验水平Ⅱ判别能力低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质量因素引起的波动分为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偶然波动可以避免 B.偶然波动不可以避免 C.采取措施不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D.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一般产品浴盆曲线的三个阶段是( )。 A.早期故障期 B.偶然故障期 C.耗损故障期 D.贮存故障期 E.平稳故障期 5六西格玛管理所强调的方面有( )。 A.强调以效率为基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并将持续改进与顾客满意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C.强调依据数据进行管理,并充分运用定量分别和统计思想 D.强调面向过程,并通过减少过程的变异或缺陷实现降低成本与缩短周期 E.强调变革组织文化以适应持续改进的需要 5降低合格成本可以通过的途径有( )。 A. 提高现有的过程能力 B.提高技能 C.开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革新 D.赢得信誉 E.过程再设计,即重新对过程进行设计 5组织应通过需求分析收集对过程控制和体系有效运行起作用的数据,至少应能提供( )方面的信息。 A.顾客满意度的评价 B.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C.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D.产品的符合性 E.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 5为了对质量信息进行管理,组织应当( )。 A.识别信息需求 B.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C.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利用数据、信息和 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D.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E.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5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 )。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专业标准 D.地方标准 E.企业标准 5比较常用的标准化形式有( )。 A.简化 B.统一化 C.系统化 D.通用化 E.系列化 5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 )。 A.企业 B.社会 C.产业 D.国家 E.行业 60、在对供应商质量保 证能力的初步评价中,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 )。 A.质量 B.价格 C.供货的及时性 D.设备 E.信誉 6技术协议主要规定( )。 A.双方物资流通计划 B.供应商对供货计划的实施 C.对零部件的检验方式、抽检方案 D.样品的检验及封样 E.检验流程与不合格品的判断 6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包括( )。 A.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B.设计和开发 C.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 D.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E.质量策划过程 6组织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应对上述与产品有关的 要求进行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 )。 A.相关文件得到更改 B.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C.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予以解决 D.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需求 E.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6测量、分析和改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