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礼仪教育手册内容摘要:

待。 同 27 学之间彼此相互尊重,还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 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随意伤害别人自尊心的行为 ,是极不礼貌,极不道德的。 尊重同学还要表现在说话态度上。 对同学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不可装腔作势;更不可使用指挥或命令的口气。 与同学交谈时态度要认真,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表现出倦怠,连连打呵欠或焦急地看钟表;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要插话或提问时,一定要事先有所示意(打招呼);发现同学说话欠妥或说错了,应在不伤害他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将错处指出来,而不要得礼不让人。 28 二、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在生活、学习中,有哪个同学不需要别人的 帮忙呢。 一个能帮助、爱护和关心别人的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爱护和关心。 请把一句名言记在心上:“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永远记在心头;将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从记忆中抹去,只有这样才能乐于奉献,乐于生活。 ” 三、有礼貌地请教问题 选择适当时间。 不可一有问题就随随便便打扰或影响同学的学习。 使用礼貌语言,并以对方同意允可后,再把问题说出。 懂得为同学解围。 假如被请教者一时回答不上,应尽快为同学解除尴尬的情景。 29 不忘道谢。 当同学把你请教的问题答案告诉了你后,应当向他道谢后才可离去。 四、借东西的礼仪 当你向别人借东西时。 别忘了以下礼节: 礼貌语言不可少。 无论向谁借东西,即使是与自己极要好的同学借东西时,也千万不要忘了讲“请”、“麻烦”等词儿。 归还东西时,不要忘了说“谢谢”。 要征得别人的同意。 向别人借东西,要经对方允许后再把东西拿走,并说明什么时候归还,不能自作主张,用了再讲;更不能未经主人同意就去乱翻别人的书包或文具盒。 3 、借别人东西一定要按时归还。 否则,下次没有人再愿意把东西借给你。 对别人的东西要特别爱惜,做到 30 完璧归赵。 东西用完后归还主人时,应请主人检查一下。 假如不小心把借来的东 西搞坏了,一定要主动照价赔偿,并说明情况,表示歉意。 五、不能欺负弱小同学 有的同学凭着自己个子高、力气大,或者班干部,或者父母有点儿本事,就在同学中称王称霸,仗强歁弱。 对班上守纪律的同学瞧不起,对不听他指挥的同学轻则骂,重则动手,甚至还错误地把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看作是“出风头”,显示自己有“本领”,这些都是荣辱不辨、缺少教养的行为,必须彻底纠正。 六、怎样才能团结同学 往往有些人学习成绩平平、看起来很平凡,便人缘极好,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愿意和他来往;而有些同学虽然成绩很优秀,却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一个知心朋友 31 也 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这些同学不会与其他同学相处,不会团结同学。 怎样才能团结同学呢。 平时遇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对同学要热情而有礼貌,保持微笑。 不管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都不要居高临下,用命令的口气和同学说话。 当别人遇到困难或发生不幸时,不要幸灾乐祸,挖苦讽刺,应带有善良的同情心,尽力帮助他们。 和对方谈话时,对同学的优点不妨坦白说出,但不应阿谀奉承、更不能面前一套背后一套。 不要当众挖苦别人的短处,就多肯定别人的优点和进步。 不在同学面前论长道短,搬弄是非。 尤其是女孩子,不要当长舌 婆,也不要整天只顾打扮,嗲声嗲气,摹仿成年女 32 子的姿态。 课余时主动和同学交谈,同游戏,同欢笑,增进了解,促进感情的融洽。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要自傲。 班干部应特别注意平易近人。 遇要提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碰到不愉快的事时多为别人着想。 不要大事小事都找老师打“小报告”。 在行动上多帮助别人,不要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尽量为同学多提供方便。 要讲究信用,一诺千金。 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求得同学谅解。 不要自吹自擂,夸耀自己家里 有钱穿得漂亮之类。 33 第四节 师生之间的礼仪 一、与老师相遇时要主动表示敬意 尊敬师长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礼貌,而这种礼貌不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同样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于不同的时间与场合。 即使毕业后,当与过去的老师相遇时,当学生的也应主动与老师打招呼。 二、与老师交谈的礼仪 在平时与老师交谈时,你是否懂得怎样做才符合礼节呢。 学生与老师交谈时,学生要主动给老师让座。 若老师不坐,学生就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立交谈。 不能老师站着,而学生却坐着和老师说话。 学生与老师交谈时,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应该姿态端正,不可东张西 34 望,抓耳挠腮,抖腿搁脚。 学生应面对老师,双目凝视着老师,认真地听老师说话。 与老师交谈时,不能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话。 如果对老师说的话感到不明白,或有不同的看法时,不必隐瞒,而应谦虚、诚恳地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三、不能给老师取外号或直呼姓名 古语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也就是说老师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是必须无条件地尊敬的。 请大家想一想: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有哪一点不渗透着师长的点点心血呢。 因此,一个懂得礼仪修养的好学生,是从 不该给老师取外号或直接喊老师的姓名的。 四、正确理解老师的严格要求 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伟大人物,都离不开“严师”,正是有“严师”从小 35 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让他们长大以后有所作为。 “教不严,师之惰。 ”老师的严格,往往都是充满爱与关怀的深沉表现。 因此,请充分理解你的严师吧。 世上有哪位老师不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呢。 老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都是为了我们茁壮成长。 老师的严格要求,有时甚至会过于严厉与苛刻,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其实正是对我们充满爱心的表现。 负责任的老师,谁不期望学生们长大后 个个都能学到真本领,都能成才呢。 第五节 集会礼仪 一、升降国旗的基本仪式 升旗仪式的整个程序是: 出旗(旗手持旗。 护旗在旗手两 36 侧,齐步走向旗杆,在场的全体师生端正站立)。 升旗(奏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唱国歌(由主持人宣布开始与结束)。 国旗下讲话 ( 由校长或老师、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作简短而有教育意义的讲话 )。 降旗: 一般在每日傍晚离校前进行。 由旗手和护旗按《国旗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降旗。 仪式不限,学校可自行安排。 但在降旗时所有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降旗完毕后,方可自由行动。 二、开集体大会的礼仪 会前准时到场。 进入会场以后,要自觉服从会场 37 工作人员的安排,鱼贯而入,按指定地点入座。 集会开始后,不随便走动和发出声响。 第六节 少先队员礼仪 一、保持少先队员的优良作风 少先队员应具有的优良作风是: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二、正确认识少先队员的标志 标志有队旗、红领巾、队礼、呼号四种。 队旗: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 红领巾: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队礼:少先队员的敬礼动作是右手五指并紧,高举过头顶,它的含 义在于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38 呼号:少先队的呼号中体现了党对少先队员的要求,也充分表达了我们的理想和决心。 前一句“呼”讲的是理想和目标,后一句“答”讲的是决心和行动。 三、少先队活动的一般程序: 全体立正; 出旗(鼓号齐奏,全体队员敬礼); 唱队歌; 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进行活动; 辅导员讲话; 呼号; 退旗(鼓号齐奏,全体队员敬礼)。 四、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全体立正; 出旗(鼓号齐奏,全体队员敬礼); 唱队歌; 宣布新队员名单; 授予队员标志(授予者给新队员打上领结 ,再互相敬礼); 宣誓(由主持人领读,读誓词时举右手);共青团组织代表或辅导员讲话; 呼号; 退旗; 仪式结束。 39 第七节 办公室礼仪 一、征得老师许可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