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朗诵比赛活动方案内容摘要:

一、活动目标 (一 )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 化。 (二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 )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 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二 )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三 )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 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 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 )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 )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 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 四、组织开展全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七年级全体学生 (二)比赛程序 比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 9月 28 日 (三)比赛规则 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 选手自备。 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 间限制在 8分钟以内。 (超时将酌情扣分) 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 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 15 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 15 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如有配 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 40 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 30 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 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五、奖项设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