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改造生态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内容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更注重食品的营养、卫生,发展无公害生态优质稻米将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项目建设地生态优质稻示范种植的尝试 项目建设地于 20 2020 两年的水稻种植中,引导农户进行生态型无公害水稻的栽培,如在新河、土门两个村的稻鸭共生,在天富、金盆、双石几个村的频振式诱蛾灯杀虫等新技术,均已收到切实可行的推广成效,不仅保证了稻谷营养、卫生的本质,每亩还可节约成本,销价提高,创收达 318 元。 项目建设地水系发达,水质好,周围无污染,三面环山,森林覆盖率在 68%以 上,特别适合无公害生态型水稻栽培的水田在 14000 亩左右,按每亩产量 420 公斤计算,年可产生态稻谷 5880 吨。 另外,项目建设地毗邻乡镇有优质稻基地 20 余万亩,为本项目稻米加工所需优质稻原料提供了保障。 瘦肉型猪的市场供需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已由植物型食品结构为主向肉食型食品结构转变,猪肉的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的 80%以上。 以国际市场来看,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是我国猪肉出口的主要国家,像俄罗斯在湖南购入冰鲜肉制品年平 10 万吨以上;益阳市对新加坡年销冻乳猪 200 多万头。 从 国内市场来看,港澳市场年需活大猪 220 万头以上;广东省每年从外省调入商品猪 3000 多万头。 湖南临近广东省和港澳地区、交通便利是这些地区活猪和猪供应的主要货源地。 桃江是一个农牧结构为主体的丘岗农业大县。 发展种、养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2020 年养猪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达到 30%,出栏生猪 万头,其中出栏瘦肉型猪 万头。 瘦肉型猪生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项目建设地近年均出栏肉猪 万头,瘦肉型猪的养殖正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面发展。 2020 年出栏瘦肉型猪 万头。 瘦肉型猪的市场分析 在肉类消费中,人们的健康认识有所增长,普遍认为过多摄入脂肪对健康不利,这样使得人们对瘦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大力发展瘦肉型猪正是大势所趋。 而在瘦肉型猪的养殖方面,从饲料的生产选配,注重无污染,用按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来种植生产加工饲料,并在瘦肉型猪的喂养加工全过程也按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进行,这样的猪肉制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心肉,将更为受消费者所欢迎。 同时,为了讲究食品的安全,食品加工企业比较注重农产品产地及其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 本项目所计划养殖的无公害生态瘦肉型猪不仅可直运广东省及港澳地区,也可与肉类加工企业联合打造无公害生态瘦肉品牌的肉制品,行销国内外食品市场。 因此,本项目利用中低产田改造,在农田种植优质稻米主要是晚稻品种,可发展农户种植早稻品种上选择饲料用稻品种,按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为瘦肉型猪的养殖提供无污染的饲料。 预计项目建设地年出栏瘦肉型猪 18000 头以上,其中无公害生态瘦肉型猪出栏可在 10000 头左右。 营销计划和策略 本项目是中低产田改造和现代农业示范的生态型优质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农产品主要是生态型优质稻和生态型瘦肉型猪两个主要品种。 产品市场定位 生产生态型优质稻谷 5000 吨 加工优质稻米 12020 吨 出栏生态瘦肉型猪 10000 头 本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区位生态优势。 项目建设地森林覆盖率高,周围无工业污染、环境好。 有利于生态型农产品的种养。 区位交通优势。 项目建设地交通发达,产品的外销快捷便利。 低位成本优势。 本项目产品采用生态农业种养技术,不用或少用化肥和农药,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生产成本降低。 品味品质品牌优势。 本项目用优良品种与先进的无公害生态农业种养技术相结合,产品品味佳、 安全卫生。 同时将依靠省、市龙头企业品牌行销市场。 营销策略 本项目属高效生态农业种养项目,在营销策略上必须从产品技术,生产销售全程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依靠科研院所,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生态型优质稻谷的种植,有省水稻科研所的技术支持;生态瘦肉型猪的养殖有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支持。 依靠科研院所,对本项目实施全程设计,全程服务;还要采取请进来走去出的方法,加强与本项目相关科研单位的技术联系,请相关教授、专家来项目建设地指导,也可派项目建设地种养技术人员到相关院所种养基地跟班操作接受培训。 依 靠合作社社员和公司员工,建立品牌保障体系。 高效生态农业是朝阳产业,本项目实施在建立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要依靠合作社社员和公司员工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生产,打造本项目的生态品牌效应体系。 依靠种养农户,建立规模种养体系。 现代农业要求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因此本项目在发展农户种养方面,可在供种,饲料、肥料等环节由合作社和公司垫支种养材料的成本,对农民进行“来料加工”这一新的订单农业模式,到产品收购时予以收回垫付资金;并对农户种养过程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使农户通过参予本项目的种养,切切实实地得到降本增收 ,不担风险的体会,让更多农户参予到高效生态农业中来,使本项目农产品在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向深加工方面拓展。 依靠龙头企业,建立产品畅销体系。 本项目种养的生态型优质稻和生态瘦肉型猪,都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平台,参予市场竞争。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公司 +农户的有利叠加,形成合力,本项目种养的生态型农产品就将畅销市场。 产品方案设计 产品方案 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生态 农业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生态型优质稻米 作为与普通稻谷和优质稻谷不同的生态优质稻米,因其生产过程尽量少用无机肥、少 用农药,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稻谷所生产的稻米品味佳、无污染,是国内市场俏销,国外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绿色食品。 生态型优质稻谷的种植采用订单农业的形式,由种植专业户和广大农户进行供种、培管、收购产品三统一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水稻种植。 生态型优质稻的种植技术在注重优良品种和种植地的生态环境两方面的基础上,种植培管主要是用有机肥、少用或不用无机肥和农药,推广使用“天灯地鸭沼渣肥”的培管技术进行种植。 生态瘦肉型猪 本项目生态瘦肉型猪的饲养以大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为龙头,带动养殖专业户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养殖,从瘦肉型猪的繁育,饲料的种植及加工,瘦肉型猪的育肥防疫等都注重按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控制周围环境污染,严格饲用水和饲料的监控管理。 第五章 技术方案和技术评价 本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项目方向 在项目建设地示范推广生态种养业,在种植业上选用优质稻品种,采用稻鸭共养,频振式诱蛾灯杀虫,猪 — 沼 — 肥等生态种植培管技术。 生产出稻米市场上质优价高竞争力强的生态高档优质米。 在养殖业上选用瘦肉型猪,采用无污染的生态饲料和无污染的饲用水 及相适应的防疫措施,使出栏的瘦肉型猪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项目目标 加快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建立生态型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12020 亩,年产优质稻米 12020 吨。 建立年出栏 10000 头生态瘦肉型猪养殖示范基地。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化生态新型农业。 除险加固罗溪水库和山塘堤坝,更新水库闸启设备,增加水库、山塘蓄水调控能力。 整修两大水系河岸,维修新建沿河提水引灌河坝。 改造供水干渠,修建路渠合一的供排水体系。 加强旅游 资源、农村能源和小城镇三个方面的开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项目建设地南部山区以罗溪瀑布为中心,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健身的庄园式旅游景点。 结合生态型种养农业的示范推广,大力排广农家沼气池的建设和使用,建设农村新能源。 随着农产品产业化的进程和旅游业的开发,在项目建设地中部建设好一个三产业比较俱全的小城镇,满足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市场服务功能的需求。 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 主体技术 生态优质稻种植技术 在粮食短缺时期,为了提高粮食单产,解决温饱问题,水稻上大量使用 剧毒高残留农药及化学肥料,再加上工业“三废”的污染,致使稻米中农药、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对人们身体的慢性毒害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稻鸭生态种养、频振式诱蛾灯杀虫和沼气有机肥应用三项技术组装成优质生态稻米的核心生产技术,利用三项技术开发优质生态稻米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稻农收入,早稻安装频振式诱蛾灯、稻田养鸭、施用沼气肥,二化螟幼虫、纵卷叶螟幼虫、稻飞虱、纹枯病病蔸率分别减少 78%、 76%、 84%、80%;稻田围栏养鸭,早稻、晚稻田杂草分别减少 %、 75。 3%;鸭子在田间频繁 活动,清除了水稻基部老叶残叶弱叶病叶,抑制无效分蘖,增强稻田通风透光,抑制纹枯病发生,在分蘖、孕穗期病蔸率分别下降 4 个和 9 个百分点,病株率分别减少 2 个和 个百分点,低于药剂防治指标。 实践表明,稻田放养 12— 15 只鸭子, 50 亩左右再安装一盏频振式诱蛾灯,每亩可节省除草剂、农药成本 18— 20 元,节省施药除草用工 2 个,再加上全程施用沼气肥,每亩节省化肥成本40 元,一项技术合计每亩可节本 70 元左右。 由于用三项生态技术的优质稻比普通稻收购价格至少要高 30%以上,因此,开发一亩优质生态稻米,农民可增收节支 160 元以 上。 二是显著提高稻米卫生品质,确保了稻米的食用安全。 采用上述三项生态种养技术生产的稻米,农药及重金属残留明显降低,其中马拉硫磷含量比国标少了,磷化物含量比国标少 ,稻米食用安全得到了保证。 三是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三项技术开发生态稻米,农药施用量可以减少 70%以上,化肥施用量也可以减少 80%以上,极大地改善和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四是为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开拓销售市场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利用稻鸭生态种养、频振式诱蛾杀虫技术开发出来的“生态米”,深受消 费者青睐,在湖南省第三、第四届农博会上成了抢手货。 如省内秀龙米业打破了美国的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每月有 20 吨生态香米漂洋过海,出口到美国。 龙头企业通过参与优质生态稻米的产业化开发,将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据测算,企业每加工销售 1 号优质生态大米可增加收入500 元以上。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在稻田抛栽水稻后放养一定数量野性强的鸭子,在不施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利用水稻抗性、稻田有益生物、生物农药等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危害,实现稻鸭双丰收的一种生态种养技术。 技术特点 一是增收。 二是稻米卫生品质好。 三 是生态效益明显。 操作规程 ( 1)稻田与品种的选择 ①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阳光充裕的垅田,以便鸭子栖息、取食。 ②水稻:选择株型紧凑、丰产性能好、抗性强的优质稻品种。 早稻选用湘早籼 31 号、湘早籼 32 号、香两段 68 等;晚稻选用湘晚籼 9 号、湘晚籼 12 号、金优 20新香优 80 等;中稻选用两优培九等品种或组合。 ③鸭子:选择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野性强、抗性好、产蛋期早、产蛋率高、体型中等偏小的优良鸭种,如江南一号水鸭、四川麻鸭、滨湖鸭、建昌鸭等。 要求鸭体大小能适应水稻种植密度,以满足鸭子自由穿行觅食的要求。 ( 2)水稻大田栽培 ①整田施肥:大田整地要求下粗上细,平整,高低相差不超过 5 厘米,实行一次性施肥,不使和追肥,轻氮重磷钾,即每季每亩施用 25%水稻专用复混肥 50 公斤,加尿素 4— 6 公斤。 ②密度与基本苗:早稻每亩抛(移)栽 2— 万蔸,常规稻基本苗12— 13 万,杂交稻基本苗 8— 10 万。 晚稻每亩抛秧或移栽 — 2 万蔸,常规稻基本苗 — 万,杂交稻基本苗 7— 9 万。 ③水浆管理:水稻抛(移)栽返青后,长期保持 1— 2 厘米的水层一直到水稻的乳熟期,收鸭后则实行干湿壮籽,促进灌浆结实,不要晒田、露田, 田间不以缺水。 ④病虫草防治。 稻田养鸭不要施用杀虫剂和除草剂,除水稻稻瘟病外,水稻绝大部分病虫杂草在一般的发生年份或大发生年份,都能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部分病虫有特大暴发的世代而达到防治指标的,可用生物农药(如 Bt 乳剂)进行防治。 ( 3)鸭子围养技术 ①放鸭数量及稻田面积。 每亩大田放养雏鸭或成鸭 12— 20 羽,每丘面积以 1 亩至 2 为宜,如果一丘面积过大,要用围网隔开饲养,避免鸭子成群聚集,踩死禾苗。 ②围网、建舍、开沟、挖凼。 围网:为了防止鸭子逃跑,每亩用三指尼纶网 2— 公斤沿田塍周围围好。 围网高 60 厘米, 每隔 — 2米用 1 根小竹竿支撑,围网离田硬 50— 100 厘米,超过 80 厘米高的田硬可以不围。 建舍:在田间的一边或一角按每 10 羽一个平方米的规格建一个鸭子栖息、取食、避暑、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