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内容摘要:

法。 七、专业实习成绩鉴定 以技能知识点为考核重点,根据 实习 项目 完成 情况、实习纪律与态度、实习总结报告,综合评分。 成绩分优、良、 及格和不及格 四 等。 鉴定标准包括: ( 1)各知识点、技能点的掌握与完成( 35%)。 ( 2)企业及带队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25%)。 ( 3)学生实习中的表现、出勤情况、动手能力( 25%)。 ( 4)实习日记、专业实习报告等各项文档( 15%)。 优秀标准: ( 1)守纪律,按时到;态度认真,有礼貌; ( 2)实验报告内 容完整、叙述严谨、版面布局合理整洁、数据处理过程完整正确; ( 3)企业鉴定优秀。 良好标准: ( 1)守纪律,按时到;态度认真,有礼貌; ( 2)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版面整洁、数据处理过程完整正确; ( 3)企业鉴定优秀。 及格标准: ( 1)较守纪律,基本按时到;态度较认真,有说脏话现象; ( 2)实验报告内容基本完整、版面较整洁、数据处理过程基本完整正确; ( 3)企业鉴定合格。 17 不及格标准: ( 1)不守纪律,不能按时到;有说脏话现象 ( 2)实验报告马虎、内容不全、无数据处理过程或数据处理过程不完整; 五、 教学计划 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学分制实施性课程计划安排表 模 块 序 模块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测 课 时 分 配 总 学 理 实 绘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构 成 号 学 分 论 践 周 时 教 教 数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五学期 六学期 学 学 教学周 教学周 教学周 教学周 教学周 教学周 时 时 15 15 15 18 周 课时 周课时 周课时 周课时 周课时 周课时 文化基础课模块 必修课 1 德育 126 8 100 26 2 2 2 2 2 体育 126 8 60 66 2 2 2 2 3 语文 120 8 100 20 4 4 4 数学 120 8 100 20 4 4 5 英语 120 8 100 20 4 4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90 6 40 50 4 2 公共选修课 7 心理健康教育 30 1 20 10 8 汉字录入技术 30 1 10 20 1 9 普通话 30 1 10 20 1 10 音乐 30 1 10 20 1 1 11 公关礼仪 8 8 0 12 就业指导 18 1 18 1 18 13 创业教育 8 8 专业基础课模块 必修模块 14 钳工实训 2 周 15 机加工实训 2 周 2 周 16 专业实习 4 周 17 机械制图 1 4 6 18 机械基础 64 4 58 6 4 19 液压传动 64 4 44 20 4 20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 量 32 2 22 10 4/8 周 2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32 2 24 8 4/8 周 22 Auto CAD 64 4 0 64 4 专业课(技能)模块 必修 模块 机械制造基础 96 6 70 26 6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192 12 94 98 12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192 12 94 98 12 MastercamX 96 6 0 96 6 选修 模块 必 选 CAD 考证 90 5 中级数控机床操作工资格证书 90 5 选 一 中级车工职业资格证书 90 5 中级钳工职业资格证书 90 5 19 选一 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 90 5 中级数控机床维修工资格证书 90 5 市场营销(参考 ) 企业管理(参考) 企业专项模块 企业文化与管理规章 顶岗实习模块 合计周课时 26+ 26+ 4+ 6+ 累 计 *该实施性教学计划模版适合于机械大类各专业,其它专业可仿照此种形式编写,并计算出课时、学分等。 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实习及实训教学计划 综合实训及实习项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2 3 17 17 金工实习:机械加工常识、设备基本操作。 2 周 ( 4 学分) 金工实习:钳工操作、车工实践。 2 周 ( 4 学分) 测绘 1 周 (2 学分 ) 毕业实习 16 周 16 周 毕业教育 1 周 1 周 职业资格证书 5 学分 20 六、说明 本计划规定在学校学分制执行方案下实施。 (一)专业教学学分组成: 公共课学分 体育 8学分; 语文 8学分;英语 8学分; 数学 8学分 计算机 6学分;德育 8学分。 专业基础课学分 电工及电子技术 4 学分; 钳工 实训 4学分;机加工实训 4 学分; 机械制图 12 学分; 机械基础 4学分;液压传动 4学分;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2学分;金属材料 与 热处理 2学分; AutoCAD 4学分; 机械制造基础 6学分。 专业课学分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12学分;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12学分; MastercamX 6学分。 : 本专业应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 2学分, CAD证书 5学分;数控车工技能证 5学分;数控铣床技能证 5学分。 (二 )其他 本大纲突出数控机床操作岗位职业技能:包括计算技能;操作与编程技能;管理技能等。 修业年限 23年 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责任人:段接会 一 、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1 二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 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读图和绘图的基本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 图 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形成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 ; ,能够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的需要 ; 、熟练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 养成规范制图的习惯, 具有一定的绘制草图的实 际技能。 (三) 德育目标 ; 严谨细致的 工作作风。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有基础模块、实训 模块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2. 实训模块是本课程的综合应用内容,以测绘教学为主。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绪论 机械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通过工程图样实例,了解机械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 本课 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能容及学习方法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 22 制图的 基本知识 和技能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 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 了解 长仿宋字、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的规格和写法 ;掌握各种线形的规格、主要用途及其画法; 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 常用尺规绘图工具 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 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掌握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的方法; 理解 斜度和锥度的概念 ,掌握 其画法和 标注; 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和作图方法 ,能够做出中等难度的圆弧连接图; 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 投影基础 正投影法和视图 理解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 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能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识读三视图。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基本体 熟悉棱柱的视图画 法,熟悉棱锥和棱台的视图画法; 熟悉圆柱、圆锥和圆球的视图画法; 熟悉基本体表面上求点的画法; 熟悉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轴测投影 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投影的特性和常用轴测图的种类; 了解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组合体 理解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画法,熟悉形体分析法; 掌握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平面体和圆柱体的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 23 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 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 关系 熟悉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与标注; 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识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 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 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 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标注和查表方法; 熟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标记与查表方法; 了解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轮齿部分的名称与尺寸关系; 能识读和绘制单件和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图; 了解键、销的标记,了解 平键与平键连接、销与销连接的规定画法; 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其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能识读弹簧的规定画法。 零件图 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熟悉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典型零件的表示方法; 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熟悉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了解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画法和尺寸注法; 了解表面结构及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掌握表面结构及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和识读; 了解极限的概念、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掌握尺寸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和识读; 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理解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装配图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理解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基本画法和简化画法; 理解装配图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