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hr企业年金高端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或者集成信托产品,他就没有这个积极性,投入也很大。 长期来看,中小企业迈入企业年金的门槛就比较高,这是第二个恶果。 第三个是恶果是受托人空壳化。 导致的问题是受托人是核心,受托人如果是空壳化的话,就导致市场竞争无序,按理是受托人任命其他人、任命托管人、任命投资人,在市场竞争当中 ,可能巴教授和我都听到一点,投资管理人经常任命受托人,是颠倒的,受托人虽然理论上很重要,但事实上他应该有的法律地位、市场地位、经济地位都没有树立出来,这就导致市场无序,于是就导致杀价、价格战,价格收费很低,几乎所有都没有收满,一般是 5折,有的甚至比 5折还低,也有个别的是零收费的情况。 这些恶果加在一起,导致受托人的市场地位就更加弱化、空洞化和空壳化,他和市场决策分散加在一起,就使这个制度太复杂了,中小企业难以进来,国有企业门庭若市,这些人都去找,这 4个人全去找托管人,市场面临的状况就是这么一个混乱的状况,这是 我的看法,当然我们可以讨论。 上午杨教授打了一个船夫的比方,银监会的同志进行了发挥,我听明白了,就是谁当受托人合适。 家里五斗粮都没有,你去做受托人,你拿着几百块钱、几千块钱,肯定有歹心,那么谁当这个船夫,能够安全地把你送到对岸。 我认为现在的全分拆模式和双牌照模式不能送到岸,他们家里的粮食情况就是这么一个状况,这个船夫到底应该由谁来担,我觉得这是决定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方向,是否有生命力,这是关键。 现在这个船夫是这样的一个状况,我个人觉得这个船夫应该是谁。 这个船夫应该是养老金管理公司,而现在意义上的企业年金市场上没有一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管理公司。 这个公司最简单的核心概念有两个,一个是高度捆绑,把投资管理人捆绑,第二个是以企业年金为唯一目的的公司。 这个公司目前还没有生出来,为什么没有生出来。 因为没有爹、没有妈,由于监管的体制存在不顺的地方,于是监管体制对现代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批准就没有他的审批机构,所以现在养老金公司缺位,我个人认为他是受托人的缺位。 我个人认为,现在养老金管理公司受托人的建立与现在的两个实行办法是不矛盾的,是符合潮流的,并且与现在的多牌照、单牌照的市场多层次的架构是符合的,是多了一个层次, 比如说这个受托人虽然他具有投资资格,但是他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做,他要相当一部分从投资管理人买,发达国家的投资管理人对的不是委托人,也不是零售市场,他的客户是受托人,就是说受托人的投资好多是自己做不了,必须得外包。 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正好是对投资管理人的一种鼓励、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一种规范,是互补性质的,不是这种对抗性的,是有利于这个市场的发展的,是有利于多层次企业年金提供商发展的,所以,我觉得现在问题比较严重,应该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这样,谢谢。 银监会创新部主任李伏安 李伏安:中国年金市场应从实务中减少 外部干扰 以下为银监会创新部主任李伏安的演讲。 李伏安: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我确实是来学习的,我以前在银监会的法律部,也是研究法律和主管制度办法,现在在创新监管协作部,推动年金市场发展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从法律部到创新部以后,就倾向于从研究法律责任到研究怎么具体推动,所以从法律责任上,我觉得专家、学者以及刘部长都讲得很清楚。 借这个机会,我想讲一下在中国怎么实现、怎么推动机构的发展,让这些机构承担起这些责任,有什么样的渠道和路径,有什么现实条件的制约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更多地去理解。 我 们法制办在财政部、保监会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 我感觉有一点很重要,承担这样的法律责任不仅仅是在法律上给予一个界定就可以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更需要这个机构有更实质的架构,一种人才、一种基金的企业文化和传统,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治理,这非常重要。 刚才杨教授画的图当中,很多人都有愿望去做一个好的船夫,但是这个船夫是长期在岸边住着,多少年这个河成为很多人交流的障碍,然后发现很多人有安全渡过这条河的需求,于是就花很多钱造了一条船,足够可以抵抗这条河里面然产生的很多风险,这个收入可以维持船夫一家的生 活,而且有很好的品牌。 结果有了小船以后,人们在这里过河的时候,仍然希望坐我的船渡过这条河,这个船夫的品牌、信用、知识、技巧、能力,对河流春夏秋冬、雨季旱季都有很强认识的话,其履约的责任和承担责任的能力都远远大于边上的小船,甚至大于外面开来的一条洋船。 因为这些知识的建立是他实现这个责任的基本。 中国年金市场发展从法律上我们当然需要界定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各个法人的角色,但从实际操作当中,我们更应该回到现实当中谁能够更好地承担这样一个职能,谁能够更有能力承担这样这个职能,在现实当中我们可 以有哪些选择,这我们研究问题的基础。 前面几位教授都分析过这一点,有一个很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和控制制度,剩下的关键问题是从实务当中考虑的,即要尽可能减少外部干扰。 从船夫的利益来讲,假如一个很好的船夫,家里缺米晚上没饭吃,有一个人上了这条船,抗着 20斤大米过河,从他看到你兜里有米的那一刻时,让你到对岸的过程中,他始终心里在想要么从你这里借,要么采取不法手段把你弄到河里,这种动机和欲望始终是有的,但有实际生存需求存在的时候以及他实力不够的时候,人的行为都会产生变化。 我想这种现实从实务来分析的话,我们还要回到实际当中 来看。 我们办一个公司办一个企业,法人我们已经界定得非常清楚,而且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新的公司,但出去以后马上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在哪个地方租房子,聘用多少员工,这些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有一个企业来找我们做受托人的时候,我们跟他讨价还价,给他提供服务,向他收多少钱的时候,你想一想,他会有多大的实力和能力去真正地承担他的法律界定职责,比如他现在租房子要 30万,雇 50员工需要 20万,这 50万从哪里来,你能不能给我 50万,如果没有,是否可以把价格提高,然后再往下去做,他会有这样的一些现实需求,因此,在法律责任界定清楚的前提下,我的结论是我们在现实选择当中要结合法律责任去考虑哪些机构更应该给他这样一些权力,哪些机构更应该给他这样一种准入,在考虑这些准入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职责的划分,要综合考虑这方面的能力和现实中国市场上各类机构的条件。 在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选择,在条件比较符合现实的情况下,要特别挖掘现有的资源能够承担这样一些能力的机构。 这些可能谈得比较抽象,但我相信大家能够理解,这是从实务当中我们所必须面 临的一个选择问题,谢谢大家。 富达基金投资总监 Nicholas Rogers NicholasRogers:谈养老基金的全球经验 以下为富达基金投资总监 Nicholas Rogers的演讲。 Nicholas Rogers: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嘉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早上好。 我的名字是 Nicholas Rogers,是富达基金的投资总监,我个人代表富达基金感谢本次论坛的组织者给我这个机会到这里发言。 大家知道,富达基金目前还不是企业年金管理的提供者,但是我们作为养老基 金的基金管理者,在全球有很多的经验,我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的经验。 很抱歉的是我今天不能用普通话向大家做演讲。 首先,在选择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关键点是从组织、投资哲学、投资程序、研究性资源、基金业绩、风险控制、产品和客户服务等各方面进行衡量,我还想加一条,就是激情,即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必须对他所从事的这项事业充满了激情。 是什么使得富达基金有什么不同。 富达基金一家私人拥有的公司,我们专注于长期的投资,所以我们不受短期的来自外部的压力,同时我们的核心是投资管理,这跟其它的金融机构是不不太 一样的。 富达基金所有的资产都是通过自身的发展而形成今天的规模,并不是通过合并或者收购而达到的,这就使得我们能够保持一贯的投资风格和文化。 富达基金从事 DC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固定供款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在美国被称为 401K,这是全世界经营管理的趋势,相信这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谈到投资哲学方面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投资理念,同时观点很清晰,投资哲学与众不同,并且是坚持不变的。 我们的投资哲学另一部分内容是不管对于养老基金还是非养老基金的管理,选股永远是最关键的,同时我们认为市场并不是有关有效的,因此我们通过 基础的研究,来提升我们的投资决策,因为我们认为股价反映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共识。 我们同时还通过对资产的配置来补足我们对选股方面的不足。 作为投资的程序,首先必须是清晰而具有逻辑性的,是简单明了、合乎常理的,同时具有一个核心的程序,是专业化的,然后我们还必须对创新改变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 我们以富达基金为例看一下投资决策过程,我们的投资理念和概念都来自于投资经理和分析师之间的交流,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我们拜访大量的企业公司,了解他们的业务,分析师写出来的报告会把这些企业分为 5个类别,他们依次从强烈建议买入和 强烈建议卖出这样来排序。 基金经理个人要对他的投资方向和业绩的表现负责,同时,我们在富达总是强调个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委员会。 从资产分配来讲,富达基金非常强调以配置资产来补足我们对于选股方面的不足,每个季度我们都会召开一次基金经理的会议,在会议上大家会对影响投资的因素进行激烈的讨论和辩论,并且就将来要达成的投资方向达成一个共识。 目前企业年金的投资只能对本地的投资产品进行投资,所以我们在选择基金管理人的时候,要注重考察他在提升资产价值和进行行业间的配置方面的能力怎么样。 在选择基金管理人的时候,还有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强大的研究网络。 以富达基金为例,我们拥有非常强大的卷求研究网络,拥有这样的网络使得富达基金能够比其它的基金管理人以更少的资源能够寻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 看一下对基金业绩的评估,经营业绩的表现一般都有一个周期性,我们如何来评价基金的业绩,是应该用短线、中线还是长线,我们的业绩比较是跟竞争对手比较,还是有一个自己的参考基准,同时也要在回报与风险之中取得一个平衡,我们认为三年的时间段还是合适的,中国以后可以以三年作为一个评估业绩的周期。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图,它是以滚动周期为 周期来计算的, 99年到 20xx年市场当中基金经理的表现表,数据来自于香港的华信惠悦,通过这个图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基金经理业绩的表现是有一个周期性的,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这张表是就我们所用的一些比较的基准来谈的,是在香港用到 DC的成员使用的,这个表让人们非常清楚地了解评价,知道这个业绩是来自于股票以及资产的配置,同时通过这个表格人们还可以定义风险和投资方面的指标。 这张图展示的是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图,使用的是香港 06年以前的数据,同样也是由华信惠悦提供的,横轴是风险,纵轴是收益,右上方的 F点是 能够取得更好的回报,但同时这个投资也具有很高的风险。 富达基金是在 G这个点上的位置,这当中的橙色表现的是市。清华大学hr企业年金高端培训(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