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41p内容摘要:
质 类型 : 粉 质土 路基干湿状态: 中湿 状态 土基土质稠度: Wc =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20)中附表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MPa)” 公路自然区划: Ⅳ 2 区 土基回弹模量: E0= 路面参数设计 ( 1)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交通量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 Ne= 107次 ,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该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高速 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 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材料设计参数确定 根据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TG D502020)表 及 附录 E 确定 各层材料 设计参数。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 (CM) 抗压模量 (MPA) 劈裂强度 (MPA) 容许底层拉应力 ( MPA) (20℃ ) (15℃ )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400 2020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1200 1600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900 1200 4 水泥稳定碎石 设计层厚度待定 1600 1600 5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6 级配碎石 20 230 230 确定 设计 层厚度 利用设计程序计算出满足设计弯沉指标要求的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厚度为 19cm(取整)。 计算结果 路面设计弯沉值 () 路面结构 的实测弯沉值 () 设计控制层厚度 (cm) 第 1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1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2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2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3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3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4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4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第 5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5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1245208 第 6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土基层顶面施工 控制弯沉 () 满足要求。 ( 三 ) 潮湿 状态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20)中表 “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 土 质 类型 : 粉 质土 路基干湿状态: 中湿 状态 土基土质稠度: Wc =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20)中附表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MPa)” 公路自然区划: Ⅳ 2 区 土基回弹模量: E0 = MPa 路面参数 设计 ( 1)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交通量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 Ne= 107次 ,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该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高速 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 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材料设计参数确定 根据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TG D502020)表 及 附录 E 确定 各层材料 设计参数。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 (CM) 抗压模量 (MPA) 劈裂强度 (MPA) 容许底层拉应力 ( MPA) (20℃ ) (15℃ )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400 2020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1200 1600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900 1200 4 水泥稳定碎石 设计层厚度待定 1600 1600 5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6 级配碎石 36 230 230 确定 设计 层厚度 利用设计程序计算出满足设计弯沉指标要求的 水泥 稳定碎石 基层厚度为 16cm(取整)。 计算结果 路面设计弯沉值 () 路面结构的实测弯沉值 () 设计控制层厚度 (cm) 第 1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1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2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2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3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3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4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4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第 5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5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1202179 第 6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土基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满足要求。 防冻厚度验算 根据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TG D502020)表 “最小防冻厚度” 土 质 类型 : 粉 质土 路基干湿状态: 潮湿 状态 路面结构材料层:稳定土类 道路多年最大冻深: > 200cm 路面 最小防冻厚度 : 60cm~70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四)过湿 状态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20)中表 “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 土 质 类型 : 粉 质土 路基干湿状态: 中湿 状态 土基土质稠度: Wc =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20)中附表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 (MPa)” 公路自然区划: Ⅳ 2 区 土基回弹模量: E0= 路面参数设计 ( 1)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交通量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 Ne= 107次 ,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该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高速 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 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材料设计参数确定 根据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TG D502020)表 及 附录 E 确定 各层材料 设计参数。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 (CM) 抗压模量 (MPA) 劈裂强度 (MPA) 容许底层拉应力 ( MPA) (20℃ ) (15℃ )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400 2020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1200 1600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900 1200 4 水泥稳定碎石 设计层厚度待定 1600 1600 5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6 级配碎石 36 230 230 确定 设计 层厚度 利用设计程序计算出满足设计弯沉指标要求的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厚度为 19cm(取整)。 计算结果 路面设计弯沉值 () 路面结构的实测弯沉值 () 设计控制层厚度 (cm) 第 1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1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2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2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3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 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3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0 第 4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4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第 5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实际路面结构第 5层底最大拉应力 (MPa) .1146381 第 6 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土基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 () 满足要求。 防冻厚度验算 根据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TG D502020)表 “最小防冻厚度” 土 质 类型: 粉 质土 路基干湿状态: 潮湿 状态 路面结构材料层:稳定土类 道路多年最大冻深: > 200cm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 60cm~ 70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五、确定结构层设计参数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20)的建议值取定路面 各结构层适宜厚度 ,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如下,并按照上面方法进行验算符合要求。 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与方案建议 路基状况 结构层 厚度 (cm) 适用状态 干燥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用量 5%) 石灰粉煤灰碎石 (石灰用量 8%) 级配碎石 4 6 8 17 20 20 高填路堤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 防 或 透水 封 层 4 6 2 桥梁 中湿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用量 5%) 石灰粉煤灰碎石 (石灰用量 8%) 级配碎石 4 6 8 19 20 20 低路堤 明暗涵通 互通 闸道 潮湿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用量 5%) 石灰粉煤灰碎石 (石灰用量 8%) 级配碎石 4 6 8 16 20 36 路堑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防或透水封层 4 6 8 2 隧道 过湿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用量 5%) 石灰粉煤灰碎石 (石灰用量 8%) 级配碎石 4 6 8 19 20 36 浸水路堤 过水路堑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0 年 05 月 20 日 一、高速公路 路面设计 资料 主要技术指标,全线按平原丘陵山区高速公路修建。 路基宽度为 ,双向 6 车道,中央分隔带。 土路肩为 2 ,硬路肩为 2 ,行车道为 6 ,中央两左侧路缘带 2。 设计车速: ( 80~ 100) km/h。 根据交通量情况及公路性质设计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 设计交通标准轴载为 BZZ100。 交通组成如 下 表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γ =%。 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41p
相关推荐
信传输网络,基础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三)水利 广东 初步建成区域和流域相 结合,以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水生态保护和防治水害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和水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水务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 (四)交通运输 目前, 广东 已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连通全省和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
一、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规定 序号 人员类别 劳保物资名称 数量 发放周期 备注 1 车工 劳保工作服 4 套 24 月 夏、冬装各两套 工作帽 1 只 12 月 劳保鞋 1 双 12 月 防护眼镜 1 付 12 月 袖套 1 付 3 月 布手套 2 付 1 月 搬物用 肥皂粉 1 袋 1 月 2 镗工 劳保工作服 4 套 24 月 夏、冬装各两套 工作帽 1 只 12 月 劳保鞋 1 双 12
增值税(增值税为价外税)。 同时,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合同预计总成本中与成本有关的原材额不再是实际成本 料、燃料和租赁费等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 的组成部分,合同预计总成本将比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少。 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按总价剔除了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只剔除了原材料、燃料等 项目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
模板及支架 每个安装段 , 钢 筋 每个安装段 , 混凝土 每个浇筑段 预应力 每个施工段 , 简支变连续 每个施工段 , 支 座 每个施工段 , 防水层 每个施工段 结 合 梁 钢梁拼装及架设 每个施工段 , 支 座 每孔(联)梁 , 续表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检验项目条文号 类别 名称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结 合 梁 钢梁涂装 每孔梁 桥 面 板 制 作 模板及支架 每个安装段 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