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e内容摘要:

防火墙隔开,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上下组合建造时,其分界处的楼板必 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不燃烧体楼板,并在分界处下层门、窗洞口上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宽度不小于 的防火挑檐,或在该处的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高度不小于 的不燃烧体裙墙。 消防扑救 大型商业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保证两个长边或不小于 1/2 周长范围形成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内边路缘距建筑外墙突出物边缘不宜小于。 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应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要求。 大型商业建筑应布置长度不小于周边长度的 1/3,或不 少于一个长边长度的消防扑救面,在其范围内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建筑高度大于 24m 时,不应布置高度大于 、进深大于 的裙房及构筑物; 2 不应布置有任何架空线缆、高大树木以及室外停车场等妨碍消防扑救的障碍物; 3 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间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入口; 4 当建筑设有消防电梯时,扑救面范围内应布置有消防电梯间出入口; 5 外立面三层及以上各层均应设置不少于两个可开启的外窗,且窗 口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40m,窗口的净尺寸不得小于,窗口下沿距室内地坪不宜大 于。 大型商业建筑靠扑救面一侧应设置室外消防扑救场地,消防扑救场地的宽度与消防扑救面相同,进深从建筑外墙突出物边缘起算,并符合以下规定: 1 当建筑高度大于 24m 时,不应小于 18m; 2 当建筑高度为 24m 及以下时,不应小于 15m。 消防车道、消防扑救场地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载重量,消防扑救场地的坡度不应大于 5%。 消防控制中心宜靠近消防扑救场地设置,应设在首层或负一层,并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防火间距 大型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防火 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大型商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 的规定。 表 大型商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建筑类别 防火间距 (m) 建筑类别 A 类 B 类 建筑高度 > 24m 建筑高度 ≤24m 建筑高度 > 24m 建筑高度 ≤24m A 类 建筑高度 > 24m 建筑高度 ≤24m B 类 建筑高度 > 24m 建筑高度 ≤24m 注:当通过天桥将两栋及以上的大型商业建筑连为一体,各部分之间的间距大于本表的规定时,其各部分可按独立的商业建筑进行防火设计。 两座大型商业建筑或大型商业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其它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 15m 及以下范围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内部装修 大型商业建筑的内部装修宜采用不燃材料,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 的规定。 表 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火灾危险类别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顶棚 墙面 地面 隔断 固定 家俱 装饰织物 其它装饰材料 窗帘 帷幕 A 类 A A B1 A B1 B1 B1 B1 B 类 A B1 B1 B1 B2 B1 B1 B2 设置在地下大型商业建筑的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台等均应用 A 级装修材料,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 于表 的规定。 表 地下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装修部位 顶棚 墙面 地面 隔断 固定 家俱 装饰 织物 其它装 饰材料 装修材料燃 烧性能等级 A A A A A B1 B1 安全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防烟前室内部装修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A 级的装修材料。 地下大型商业建筑 大型商业建筑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以下,且地下二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 12m。 地下大型商业建筑与地上层不应共用疏散楼梯间,当必须共用疏散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隔墙隔开 ,并直通室外。 地下大型商业建筑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乙类的商品。 地下商业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 20200m2 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防火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 当需要在该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必须采用开敞式防火隔离区或封闭式防火隔离区进行安全分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开敞式防火隔离区 : 1)在两个防火分区之间或两个商场之间应设置顶部敞开的下沉式空间,下沉式空间的使用面积按 5 人 /m2 计算,人数按相邻最大防火分区 1/2 疏散人数计算,且短边尺寸不应小于 9m; 2)下沉式空间不应布置任何经营性商业设施,只能作为人员疏散使用; 3) 下沉式空间内应设不少于一座可直通地面的室外疏散楼梯,其疏散楼梯总宽度不应小于相邻最大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空间防火门的总宽度,该疏散楼梯可计入总疏散宽度。 图 开敞式防火隔离区 2 封闭式防火隔离区: 1)封闭式防火隔离区的使用面积按 5 人 /m2 计算,人数按相邻最大防火分区 1/2 疏散人数计算,且短边尺寸不应小于 9m; 2)封闭式防火隔离区内不应布置任何经营性商业设施,只能作为人员疏散使用; 3)封闭式防火隔离 区内应设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其宽度应满足相邻最大防火分区通向该封闭式防火隔离区安全出口总宽度的要求,且可计入总疏散宽度。 确有困难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与相邻的一个防火分区共用,但进入该安全出口前应设面积不小于 12m2 的防烟前室; 4)封闭式防火隔离区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各个防火分区进入该防火隔离区处应设置面积不小于 12m2 的防烟前室,其通向防烟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 ≥门侧加设甲级防火门; 5) 封闭式防火隔离区及前室应设加压送风系统。 图 封 闭式防火隔离区 5 防火与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 地下大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地下一层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20m2;当设有直通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且该出口宽度能满足该防火分区所需安全疏散宽度的 1/2 时,该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4000m2; 2 地下二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20m2。 地上大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首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0000 m2; 2 二层及以上的每个防火分区建筑 面积不应大于 5000 m2。 大型商业建筑的内院或天井短边尺寸小于本规范表 的规定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叠加计算,当防火分区超过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当通过天桥将两栋及以上的大型商业建筑连为一体,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本规范表 的规定时,其防火分区应将经天桥相连的数座建筑整体按一座建筑确定,超过一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时,必须进行防火分隔,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必须符合本规范 条的规定。 当围合区域加盖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中庭的规定。 坡地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平顶层和底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5000m2,当平顶层和底层分别设有直通室外、且能满足本层疏散宽度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0000m2 ; 2 上层和吊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5000m2; 3 吊层内的防火分区,当设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其宽度满足该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宽度要求,且该防火分区内任一点至最近直通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的疏散距离符合本规范 条或 条的规定时,该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10000 m2。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局部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 的防火卷帘分隔。 当采用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低于;当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当相邻任一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 5000 m2时,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卷 帘的长度不应大于该部位防火分隔长度的 1/2。 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6 安全疏散 商业营业厅内的疏散通道 商业营业厅内疏散通道最小净宽度应满足表 的规定。 表 商业营业厅内疏散通道最小净宽度 营业厅布置方式 疏散通道名称(通道位置) 最小净宽 度( m) 柜架式营业区域 (超市) 单侧设置货架的通道 双侧设置货架的通道 货架区与闸机(收银台)之间 闸机 与通向安全出口之间的通道 主通道 柜架式营业区域 (百货商店、 购物中心等) 单侧设置柜架或陈列窗的通道 双侧设置柜架或陈列窗的通道 主通道 商铺式营业区域 单侧设置店铺的通道 双侧设置店铺的通道 主通道 商业营业厅内的通道宜采用双向疏散的布置方式,应至少设置一条贯通营业区域且连接安全出口的主通道。 商业营业厅的安全出口前应设疏散集散区,其长度、宽度均不应小于 5m,且在其范围内不应布置影 响人员疏散的设施。 商业营业厅的疏散距离 商业营业厅内采用柜架式营业区域的布置方式时,室内任何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柜架式营业区域室内任何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疏散条件 最大直线距离( m) 最大行走距离( m) 双向疏散 45 单向疏散 20 25 商业营业厅内采用商铺式营业区域的布置方式时,疏散通道上的任何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行走距离,以及商铺内任何一点到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商铺式营业区域的疏散距离 疏散条件 商铺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