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复习题库内容摘要:
( ) 3.处于线性工作状态的实际集成运放,在实现信号运算时,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直流电阻必须相等,才能防止输入 偏置电流 Im带来运算误差。 ( √ ) 4.在反相求和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为虚地点,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基本上等于各输入电流之代数和。 ( √ ) 5.同相求和电路跟同相比例电路一样,各输入信号的电流几乎等于零。 ( ) 四、 设下图所示电路中 A为理想运放,试写出电路的输出电压 uo 的值。 解: 反相比例电路 14 输出电压为: 2V 五、 如下图所示电路中, A A2均为理想运放 ,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77。 10V。 1) 说明 A A2分别为什么电路 ? 2) 设 ui= , uo1,uo的值各为多少。 解: A1同相比例电路 A2电压比较器 u01=2V A2电压比较器工作在负饱和 uo=5V 六、 分析如下图所示电路的级间反馈。 回答: 1) 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2) 是直流反馈、交流反馈还是交、直流反馈兼有。 3) 它属于何种组态。 4) 电压放大倍数 uO/ui大 约是多少。 解: 负 交直流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放大倍数 uO/ui=1 七、 设下图所示电路中 A为理想运放,试写出电路的输出电压 uo 的值。 解:电路构成反相加法器 Uo=1V 八、 如下图所示的增益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设 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RwR2,试写出: 1) 电路增益 Au=Uo/UI的近似表达式; 2) 电路输入电阻 Ri的表达式。 解: RW中间抽头电压 uo1=( R2/R1) *UI RW中间抽头节点采用 KCL: ( Uouo1) /R3=uo1/R2 + uo1/R4 Ri=R1 九、 分析下图所示的电路,回答下列问题: 15 1) A A A3与相应的元件各组成何种电路。 2) 设 A A A3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 uO与 uI uI2有何种运算关系(写出表达式)。 解: A1减法器 A2 积分器 A3电压跟随器 略 十、 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输入电压 iv , iv , V13 iv ( 1) 试求 1ov 、 2ov 和 3ov 的值; ( 2)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值为零,求使 V6ov 所需的时间 =。 t 解: A1反相加法器 A2同相比例 A3减法器 A4积分器 Vo1=( R3/R1) vi1 ( R3/R2) vi2 Vo2=( 1+R5/R4) vi3 Vo3=v01*( R9/R6) + ( R8/(R7+R8)) *( 1+R9/R6) *v02 十一、 下图所示电路中,运放和二极管 D1均为理想的,稳压二极管 D2和 D3的性能相同, V6V Z , )( onD (1) 试求 A1和 A2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画出 io vv ~1 和 io vv ~2 波形; (2) 若 iv 为图( b)所示的信号,试分别画出 1ov 和 2ov 的波形; 16 解: A1电压比较器 A2迟滞比较器 A1电压传输特性 A2电压传输特性 十三、 请分析出下图所示由理想运放构成电路的 oU 与 1U 、 2U 、 3U 的关系。 解: uo1=u1 Uo2=u2 Uo3=u3 Vi Vo1 6 Vi Vo2 6 17 第二级运放同相端电位: U+=( u1+u2+u3)(( 30//3//3) /( 30//3//3+3)) Uo=31*U+ 十四、 设计题目(采用运算放大器,反馈电阻 10K) Uo=2ui1+3ui2 U0=3ui12ui2 Uo=a1*ui2+a2*ui2 ( a a2) 0) Uo=a1*ui2a2*ui2 ( a a2) 0) 解: 可以采用同相加法器,也可采用两级电路:一级反向加法,一级反向比例 可以采用减法器,也可采用两级电路:对 ui1两级反向, ui2反向比例,并组成反向加法。 参考 1 参考 2 一定要掌握设计方法 十五、 求图示电路中 uo与 ui ui2的关系 十六、 设计一个能实现下列运算的电路。 )2( 21 iio uuu 第六章 一、判断 只要具有正反馈,电路就一定能产生振荡。 ( ) 只要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电路就一定振荡。 ( ) 正弦波振荡电路自行起振的幅值条件是 |AF|=1。 ( ) 4.正弦波振荡电路维持振荡的条件是 AF=1。 ( ) 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而言,只要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即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很大,也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 ) 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只允许存在正反馈,不允许引入负反馈( ),而在以放大输入信号为目标的放大电路中,只允许有负反馈,不允许引入正反馈。 ( ) 二、填空 R + + R R R uo ui1 ui2 18 1.自激振荡是指在 b ( , )时 ,电路中产生了 a ( ,)和 a ( ,)输出波形的现象。 输出波形的变化规律取决于 d ( a.|A|,b.|F|,c.|AF|,d.|Af|)为无限大。 2.一个实际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绝大多数属于 b ( , )电路,它主要由 c ( a.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 、反馈网络和隐频网络, 、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组成。 为了保证振荡幅值稳定且波形较好,常常还需要 c ( , , , )环节。 3.产生低频正弦波一般可用 a 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正弦波可用 b 振荡电路。 要求频率稳定性很高,则可用 c 振荡电路。 ( ,) 三、 某同学连接了如下图所示的文氏电桥振荡器,但电路不振荡。 1) 请你帮他找出错误,在图中加以改正; 2) 若要求振荡频率为 480Hz,试确定 R的阻值(用标称值)。 设运放 A具有理想特性。 解: 运放 同相输入端与反向输入端交换 第七章 一、选择题 设计一个输出功率为 10W的扩音机电路,若用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则应选两个功率管的功率至少为 [C ] A. 1W B. 2W C. 4W D. 5W 2.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比较,乙类推挽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D ] 真 3. 乙类放大电路是指放大管的导通角等于 [ B ] 90o 二、填空 1.甲类放大电路是指放大管的导通角等于 360 ,乙类放大电路则其导通角等于 180 ,在甲乙类大电路中,放大管导通角 大于 180。 2.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 效率 较高,在理想情况下其数值可达。 但这种电路会产生一种被称为 交越 失真的特有的非线性失真现象。 为了消除这种失真,应当使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 甲乙 类状态。 19 3.设计一个输出功率为 20W 的扩音机电路,若用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则应选至少为 4 W 的功率管两个。 三、判断对错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功率信号。 ( √ ) 功率放大电路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一个输出功率的大小问题。 ( x ) 顾名思义,功率放大电路有功率放大作用,电压放大电路只有电压放大作用而没有功率放大作用。 ( x) 由于功率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大信号工作状态,所以微变等效电路方法已不再适用。 ( √ )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时,功放管的功率损耗也最大。 ( x ) 第八章 一、选择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调整管所处的工作状态是 [ B ]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 路在正常工作时,若要求输出电压为 18V,调整管压降为 6V,整流电路采用电容滤波,则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应为 [ C ] 整流的主要目的是 交流转换为直流。 整流是利用二极管的 单向导电性 特性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在直流电源中的滤波电路应采用 低通 滤波电路。 二、 请画出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三、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如下 图所示,设 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求: 1) 流过稳压管的电流 Iz; 2) 输出电压 Uo; 解: 12mA 20 16V 四、 下 图由三端集成稳压器 W7805构成的直流稳压电路,已知 W7805的直流输出电压为 5V, IW=9mA,电 路的输入电压 UI=16V,求:电路的输出电压 UO=。 解: R2上电流: 5/+9=+9= R1上电压为 5V R2上电压为 R2*=*= 输出电压为: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 ,共 32 分) 自由电子为( )载流子,空穴为( )载流子的杂质半导体称为( )半导体。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就是 PN 结正偏时( ),反偏时( )。 扩展运动形成的电流是( )电流,漂移运动形成的电流是( )。 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 ),等效成开断。 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 ID=( ),所以它是( )控制文件。 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 IC( ),电流放大系数β( )。 为了提高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采用( )负反馈。 为了 稳定输出电流,采用( )负反馈。 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增益( ),但( )增益稳定性。 ( )称为负反馈深度,其中 F=( ),称为( )。 差模信号是大小( ),极性( ),差分电路不抑制( )漂移。 1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可以消除( )类互补功率( )失真。 1用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 )称为调幅,高频信号称为( )信号。 1当频率升高时 ,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 )共基极电路比共射极电路的高频特性( ),fδ =( ) fβ 1振荡电路的平衡条件是(。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复习题库
相关推荐
称为额定功率,即 LOO RUP 2 ( ) 式中 LR —— 额定负载阻抗; OU (有效值 ) LR 两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 测量 OP 的条件: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 f1=lkHz,输出电压 Ui=20mV,音调控制器的两 个电位器 RPl、 RP2 置于中间位置,音量控制电位器 RP3 置于最大值,双踪示波器观测 Ui 及 Uo 的波形,失真度测量仪监测 Uo 的波形失真。 测量 Po
织保障。 二、加强宣传,逐户调查 ,确保不少一户 通过农村 广广播、张贴标语、组织召开 座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残 疾疾人状况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调动监测 小区的住户积极 参参与,为确保调查范围的残 疾疾人户不遗漏,在入户调查 前前,监测员和陪调员认真核 对对监测点对象名录,通过上 门门预约、电话预约、留条预 约约、门口蹲守等方法进行逐 户户调查,入户率 100%。 先先后对两个监测点中的
) 四、简答 /作图题 (每小题 4分,共 16分 ) 41所示的是未画完成的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请画完它 ;若该电路是完全对称,请写出电路振荡频率 和起振条件。 42所示的是单相半波整流电路,请画出其未完成的输出波形。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密„„„„„„„„„„„„封„„„„„„„„„„„„线„„„„„„„„ 第 4 页 共 6 页
张拉段总长度( m) L墩 —— 张拉蹲座长度( m) L余 —— 外露余长( m)、 ○3 预应力锚索的组装 A、 将钢绞线顺直排列在制作平台上,保持长度一致。 B、 顺直装置灌浆管和内锚固段排气管 C、 锚索位于锚孔中心,内锚固段每隔 穿一对中支架,两对中支架间绑扎无锌铅丝一道,张拉段每隔 穿一对中支架,两对中支架 间绑扎无锌铅丝一道,绑扎时保证钢绞线不得交叉。 D、 再锚索端头上装上导向帽
10 10 合计 80 64 12 4 (二)实践教学 实训专用周 1周。 三、课程内容 课题一、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课题二、失效零件的测绘和修复 (一)失效零件的测绘。 (二)失效零件的修复技术。 课题三、机械设备零部件装配。 课题四、普通机床类设备的维修 (一)卧式车床的维修 :卧式车床修复后应满足的要求,选择修理基准及修理顺序,修理中需要的工具、检具及量具。 :主要部件的拆卸、清洗
.............................................. 32 新闻公告列表 .................................................................................................. 33 修改登录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