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83。 112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训大纲 113 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大纲 114 物业设施维修与管理实习大纲 115 房地产开发实习教学大纲 116 房地产营销实习大纲 117 专业考证实训大纲 118 毕业实习大纲 119 毕业论文及毕业考核教学大纲 121 3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学 时 数: 60 学分: 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科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识读原理和方法。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绘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画法。 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 3.能绘制和识读本专业的土建工程图。 所绘图样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并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认真负责的绘图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课 时 课 时 分 配 讲 授 课内练习 1 绪论 1 1 2 制图基本知识 11 ⑴ 制图工具和用品 1 1 ⑵ 基本制图标准 4 2 ⑶ 几何作图 6 4 2 3 投影作图 32 ⑴ 点的投影 2 2 ⑵ 直线、平面的投影 4 2 2 ⑶ 基本体的投影 4 4 ⑷ 组合体的投影 6 4 2 ⑸ 轴测投影 4 4 ⑹ 体的截交与相贯 6 6 ⑺ 剖视图与断面图 6 6 4 专业制图 16 ⑴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构 件详图 4 4 ⑵ 房屋建筑施工图 10 8 2 ⑶ 计算机绘图知识 2 2 合 计 60 52 8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绪论 课题一 绪论 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及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 制图基本知识 课题一 制图工具和用品 教学要求:了解制图工具和用品的用途,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 4 课题二 基本制图标准 教学要求:熟悉制图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图线、字体以及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 课题三 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掌握常用几何图 形的作图方法及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三部分 投影作图 课题一 投影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了解投影的概念、分类、正投影原理;理解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掌握求点、线、面正投影的方法。 课题二 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体、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识读与尺寸的标注。 课题三 轴测投影 教学要求: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分类和特性;掌握轴测图的画法。 课题四 体的截交与相贯 教学要求: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基本性质;掌握截交体与相贯体投影图的画法。 课题五 剖视图和断面图 教学要求:了解剖视图和断面图的形成、种类和 区别;掌握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和应用。 第四部分 专业制图 课题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构件详图 教学要求:了解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知识;掌握布筋图的图示方法与特点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和钢结构图的识读。 课题二 房屋建筑图 教学要求:了解房屋建筑图的图示方法和特点;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画法与识读。 课题三 计算机绘图 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四、大纲说明 1.由于教学时数所限,本课程只能为学生的绘、识图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中,应继续培 养和提高学生的绘、识图能力,以达到对学生制图能力方面的要求。 2.由于本课程理论性与系统性都比较强,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需要加大习题课时量,在教师指导下加强学生绘图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加大课堂绘图的时间。 5 《房地产测绘》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学 时 数: 64 学分: 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和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和工 具的使用的方法,熟悉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熟悉地形图的使用方法,掌握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的内容、方法、操作,并了解测绘新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测量方法; 2.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地形测量的方法和地形图的使用方法; 4.掌握地籍调查的内容和地籍测量的方法及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 5.掌握房地产调查的方法步骤和房产图测绘的方法; 6.了解测绘仪器和测绘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二、课题与课时分配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课 时 课 时 分 配 讲 授 实 验 1 测量学概论 2 2 2 水准测量 10 6 4 3 角度测量 12 8 4 4 距离测量 4 4 5 小地区控制测量 8 6 2 6 地形图测绘 8 6 2 7 地籍调查 2 2 8 地籍控制测量与细部测量 6 4 2 9 土地面积量算 2 2 10 房地产调查 2 2 11 房产图测绘 8 6 2 合 计 64 48 16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 测量学概论 1.测量 学的任务和作用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面点位的确定 4.测量工作程序 5.测量的度量单位 教学要求:了解测量学的任务及作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测量的基本度量单位,掌握地面点的确定的方法及测量的工作程序。 课题二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2.水准测量仪器及工具 6 3.水准测量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及水准测量的方法及记录计算,熟练掌握水准仪的构造、使用方法和水准尺的构造、读数方法。 课题三 角度测量 1.水平角和垂直角观测原理 2.测角仪器经纬仪 3.水平角观测 4.垂直角观测 教学要求:掌握水平角与垂直角测量原理及其测量方法和记录计算、经纬仪的构造和基本使用方法。 课题四 距离测量 1.卷尺量距 2.视距测量 3.电磁波测距 4.超声波测距 教学要求:掌握卷尺量距的方法和记录计算及视距测量的方法,了解电磁波测距的方法,了解超声波测距的方法。 课题五 小区域控制测量 1.控制测量概述 2.平面控制网的定位和定向 3.导线测量 4.小三角测量 5.交会定点 教学要求:掌握图根导线的布设、外业测量及其内业计算,掌握控制测量的含义及控制网定位、定向方法,了解小三角测量和交会 法的操作。 课题六 地形图测绘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测图的准备工作 3.地物平面图测绘 4.地形图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地形图的识图与基本用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课题七 地籍调查 1.地籍调查的内容 2.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 3.地籍调查 教学要求:了解地籍调查的内容,了解地籍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地籍测量的方法步骤。 课题八 地籍控制测量与细部测量 1.地籍控制测量 2.地籍细部测量 3.地籍图清绘与宗地图制作 4.计算机辅助绘制地籍图 5.拨地测量 6.变更地籍测量 教学要求:掌握地籍测量的控制测量和细部测绘的基本方法,了解地籍图清绘与宗地图制作的方法,了解计算机辅助绘制地籍贯图的配置和方法,掌握拨地测量和变更地籍测量的方法。 7 课题九 土地面积量算 1.图形面积量算概述 2.几何图形面积量算 3.不规则图形面积量算 4.面积计算的改正 教学要求: 掌握几何和不规则图形面积量算的方法、计算公式和实际操作,了解面积计算改正的方法。 课题十 房地产调查 1.房屋调查 2.房屋用地调查 3.房屋用地单元的划分与编号 4.行政境界与地理名称 调查 教学要求: 掌握房屋调查的方法和记录,了解房屋用地调查、用地单元的划分与编号、行政境界与地理名称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课题十一 房产测绘 1.房产控制测量 2.房产分幅图测绘 3.房产分丘图和分层图、分户图测绘 4.房屋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量算 5.房产变更测量 教学要求: 了解房产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掌握房产分幅图测绘的内容、方法和房产分丘图和分层、分户图测绘的方法,了解房屋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量算的方法和房产变更测量的内容。 四、实践教学 (一)项目及课时分配 序号 项 目 课 时 基 本 要 求 1 水准测量实习 4 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方法、水准测量的方法及计算 2 角度测量实习 4 掌握经纬仪的读数、安置和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方法、记录、计算 4 导线测量实习 2 掌握导线水平角测量与距离测量的方法 5 地形测量实习 2 掌握地形测量的方法 6 地籍测量实习 2 掌握地籍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和计算机辅助绘图 7 房产测量实习 2 掌握房产测量分幅图和分丘图的测绘方法 合 计 16 (二)主要试验设备、仪器清单 1.水准仪、水准尺、尺垫、经纬仪、花杆、垂球、钢卷尺、测钎、平板仪 、求积仪。 2.全站仪。 3.地形测绘软件或地籍测绘软件、房产测绘软件。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编写,适用于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房地产测绘》课程的教学。 2.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应理论结合实际,教学中使用仪器演示,增强学生直观认识。 3.本课程教学应注意:本课程动手能力要求比较强,实习应尽量开出,学生根据设备数量分组实践,必要情况下可增大实习课时。 8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学 时 数: 64 学分: 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房地产经营管理 专业 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石材、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及屋面材料、钢材、塑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等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能与应用、技术标准、检验方法等知识。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 教学 ,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建筑材料在工程中常用材料的主要成分、生产过程及加工工艺; 2.掌握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规格品种、应用范围和质量检验及贮存保管中的注意事项; 3.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计算与配置方法; 4.能查阅有关建筑材料的标准规范、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 5.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有关实验方法,并能对材料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二、课题与课时分配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课 时 课 时 分 配 讲 授 实 验 1 绪论 1 1 2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5 5 3 石材 2 2 4 气硬性胶凝材料 4 4 5 水泥 10 8 2 6 混凝土及砂浆 16 14 2 7 墙体材料及屋面材料 4 4 8 建筑钢材 6 4 2 9 木材 2 2 10 建筑塑料 2 2 11 防水材料 6 4 2 12 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 2 2 13 建筑装饰材料 4 4 合 计 64 56 8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 绪论 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 3.我国建筑材料及建材工业的发展 4.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要求:以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为教学重点。 课题二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3.材料的耐久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