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渗透、交叉( 1 分)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 1 分),从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1 分),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 1 分) 2 节理 —— 岩层、岩体中的一种破裂( 1 分),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 3 分)。 3 背斜 — 是岩层向上弯曲( 2 分),形成中心部分为较老岩层( 1 分),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1 分)。 4 地震烈度 —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2 分)。 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 1 分),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1 分)。 5 软土触变性 — 软土受到震动( 1 分),颗粒连结破坏( 1 分),土体强度降低( 1分),成流动状态( 1 分),称为触变。 触变容易导致地基失效。 二、单项选择: 20个,每个 2 分,共 4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A A B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B D A B D D A 1 在野外的褶曲,一般向斜处为谷,背斜处为山的说法是( C )。 ( A)正确的 ( B)不正确的 ( C)不一定 2 关于褶曲分类正确的是( D )。 ( E) 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 ( F) 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 G) 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 ( H) 按褶曲的枢纽产 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3 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 B )。 ( A)代、纪、时 ( B)代、纪、世 ( C)代、纪、期 ( D)代、系、世 4 由走向大致相同、倾向相反、性质相同的数条断层组成的断层,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成为( C )。 A 地堑 B 地垒 C 阶梯状断层 D 逆掩断层 5 上盘相对下移,下盘相对上移的断层是( A )。 A 正断层 B 平移断层 C 走向断层 D 逆断层 6 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地层单位是( A )。 A 界、系、统 B 界、纪、统 C 代、系、世 D 代、纪、统 7 有关活断层与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 A)建筑物厂址的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若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也应尽量使其与之高度角相交避开主断层 ( B)活断层上修建的水坝宜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 ( C)有些重大工程必须在活断层发育区修建,应在不稳定地块中寻找相对稳定的地段,即所谓“安全岛”作为建筑场地。 ( D)在活断层区的建筑物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型式和结构措施。 8 激发泥石流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为( C )。 ( A)合适的地形条件 ( B)有利于泥石流发生的地质条件。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含答案
相关推荐
如区域居住 /工作用户分布、区域范围选择操作等。 4.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本课题利用无线网络数据作为城市运行管理分析的基础数据源,由于涉及到个体用户信息,所以,不可避免地需要保障个体用户信息安全。 在技术上,本课题将通过系统部署结构及码号加密方面进行保障信息安全。 通过分析城市运行管理总体需求,将不关心一个具体的用户号码信息,在数据处理时,只要能够明确对应到一个用户 ID即可,所以
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应长期保存;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建设单位应永久保存,施工单位应长期保存;其他资料应按相关规定保存。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当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高于本标准的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办理。 参加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各方技术、质量、监理和管理人员等
; 4)受力件强度、刚度校核,材料选择等内容。 完整的模具装配图 1 张和主要成型零件的零件图 2~ 4 张, 用计算机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图并打印。 主
C 值 ( mm) —— CA值 ( mm) 177。 B 值 ( mm) B = A 校准结果 —— 备 注 校 准 校 核 日 期 雷 氏 沸煮箱校准记录表( B0307)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生产厂家 校准日期 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 校准环境 外观检查 校准项目 技术 要求 实测值 1 2 3 4 平均 沸煮箱 箱体内部尺寸 长 ( mm) 410177。 3 宽 (
.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图 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 图 2 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 (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 3 图 4 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 (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教师展示图 图 图 7,讲
关概念时,其与发明、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市场化工作。 ( √) 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安排,包 括经济制度创新、经济体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 ( √) 创新的四大主要职能是战略定位、营销、研究与发展、生产与组织计划。 ( √) 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的创造能力和将创新成果商业化运作能力的综合,它与创新素质、创造能力和创新技能是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