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某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4 5210 第四章 施工组织 本章主要讲述施工中,人、材料、机械的组织和具体计划。 第一节 工程拟投入主要设备、人员、材料数量及运到施工现场的计划 一、设备数量和进场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相应设备的进场计划,施工设备的进场时间在计划使用时间前 3 天,提前进场后立即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机械设备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工程使用中。 主要设备进场计划如下: 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进 场 时 间 1 反铲挖掘机 1M3 4 台 日本 2020 开工后第 1 天 2 潜水泵 6 台 中国武汉 2020 开工后第 10 天 3 发电机 100KW 1 台 武汉 2020 开工后第 3 天 4 自卸汽车 20 辆 中国湖北 2020 开工后第 1 天 5 电小型动夯 4 台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10 天 6 推土机 T120 2 台 中国 1999 开工后第 1 天 7 推土机 T74 1 台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5 天 8 三轮压路机 18T 2 辆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12 天 9 平面压路机 16T 1 辆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12 天 10 平地机 1 辆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13 天 11 稳定土拌合机 WBL21C 1 辆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24 天 12 拌合机 1M3 2 台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23 天 13 沥青摊铺机 1 台 德国 2020 开工后第 143 天 14 轮胎压路机 2 台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143 天 15 双钢轮 压路机 2 台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143 天 16 砂浆拌合机 1 台 中国 2020 开工后第 68 天 17 洒水车 4000L 1 辆 武汉 2020 开工后第 1 天 18 水平仪 DSZ3 3 台 中国北京 2020 开工前 1 天 19 经纬仪 J2 1 台 中国北京 2020 开工前 1 天 20 全站仪 SEBⅡ 1 台 日本 2020 开工前 1 天 二、人员: 我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后三天内立即组织项目经理部,由我公司业务熟练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并通过动员誓师组建整个工程的管理和施工系统。 对各级管 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相关人员(特别是特种工作岗位)持证上岗。 对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提前在公司内部挑选人员,并送到专业的培训 机构进行培训。 只有合格的人员才允许进入工程项目经理部工作,在施工中同时做好项目部员工的跟踪学习。 我们的思想是只用最优秀的人,为此我公司按照规定要求和地方强制性要求特别组建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体系(见附图)。 三、材料进场计划: 本工程主要工程内容为地基处理、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 进场的主要材料为粘性土、块石、片石、砂石料等地材。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我公司对本工程的施 工工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拟对各种材料的数量和进场作如下安排见下页。 工程用材料进场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进场计划 1 钢筋 T 开工后 38 天 2 D300 承插式 混凝土 管 M 开工后 39 天 3 D400 承插式 混凝土 管 M 开工后 39 天 4 中粗砂 M3 开工后 23 天 5 水泥 T 开工后 23 天 6 C15 商品混凝土 M3 开工后 38 天 7 C30 商品混凝土 M3 开工后 50 天 8 碎石 M3 开工后 23 天 9 页岩砖 千块 开工后 38 天 第二节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根据设备进场计划,提前组织运输队伍,调查运输路线,以安全第一,节能降耗为原则。 设备运输过程中,除运行车、油罐车、洒水车可直接开到施工现场外,其余设备 均 采用平板拖车运输,注意上下拖车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及人员的安全。 设备到达现场后,严格按照停放方式停放在设备停放场内,并注意苫盖保养,派专人看护。 二、人员到达施工现场的方法: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分批进驻项目部内。 各阶段施工人员按照阶段施工顺序分批到达现场。 三、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0 石屑 M3 开工后 23 11 站石 M 开工后 60 天 12 高站石 M 开工后 60 天 13 仿石砖 M2 2433 开工后 70 天 14 AC13 沥青 混凝土 M3 开工后 145 天 15 AC20 沥青 混凝土 M3 开工后 145 天 16 AC25 沥青 混凝土 M3 开工后 145 天 17 玻璃纤维格栅 M2 开工后 145 天 开工前,我部组织专业材料采购队伍大范围地进行材料调查,以材料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要求为第一原则,之后考虑运输路途远近、运输线路是否畅通、材料价格、供应能力等因素,选取最佳供料商,提前签订供料合同,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 主要材料的组织运输: 工程所需材料主要采用汽车运输抵达施工现场。 第三节 劳动力计划安排 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工期 180 日历天,我公司计划工期 180 日历天。 因此 按成本管理的要求,我公司经过精心策划对劳动力进行如下的安排: 施工管理人员:配备 4 名施工员进行管理;项目部的其他施工管理人员,例如质检员、材料员、测量员等均按一套施工班子组成设置。 电工:其职责是负责施工场地的排水沟设备的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照明用电管理。 因本工程工期较紧,因此在施工期间安排 2 个电工进行轮流值班。 机械操作手:每台土方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2 名操作手,为了减少运输车辆的数量,每车也配备 2 名操作手。 施工配合人员(杂工):主要负责全工程的施工便道维护、抽排水和施工中其它需人工辅助的工作,工程拟常驻现场杂 工 40 人。 具体的需要劳动计划见后附表《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第五章 各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项目有:工程测量、原土呛灰、路基填筑、路面排水管道施工、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站卧石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人行道施工等分项工程。 第一节 工程测量 本工程的测量内容为:场地施工范围定位测量和高程测量。 一、本工程测量需使用的仪器 拟投入本工程的测量仪器 序号 测量仪器名称 数量 用 途 1 全站仪 1 台 用于平面控制点测量和定位测量 2 经纬仪 2 台 用于 施工定线控制 3 水准仪 2 台 用于高程控制 二、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既要保证所设置的点精度高,又要保证不受外界的影响和软基处理时地基变形产生的影响,同时还要保证便于工程使用。 因此我方计划将平面控制点设置在距离场地约 50 米硬质通视处,同时沿施工段面纵向每 100 米左右侧交叉设置。 进场施工前首先做好平面控制点的 “ 点之记 ” 即永久性的固定点标记,然后根据业主给定的控制点,采用三等闭合导线的测量方法测量出所设置控制点的坐标。 三、平面定位测量 平面定位测量主要使用全站仪,施工前对监理测量交桩的导线点 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在监理监督下,采用闭合导线的测量方式测量出平面控制点的坐标数据,以备工程使用。 另外,我方计划每 10 天对平面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核,或者当测量人员对数据有怀疑时,立即组织复核测量,复核测量按相应等级标准执行。 道路中线的定位测量:定位测量使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测量场地边线交点的方法来控制的场地边线。 每次测量结果的使用,必须是在各项指标的限差均满足规范要求的条件下,确保定位精确。 四、高程测量控制 根据图纸和指定的水准点,设置控制水准点。 控制水准点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固定物上,本工程采用的控 制水准点与平面控制点重合设置。 用 DS3水准仪配合双面尺(三等水准测量),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的方式,精确测量出基础水准点的绝对高程,形成以四个基准点为基础的高程控制网。 第二节 原土呛灰 一、施工工艺流程 路槽开挖→准备下承层→施工测量→备料→摊铺→拌和→整平→碾压→养护。 二 、施工准备 ( 1)工程施工前首先由技术负责人分别对测量员、施工员进行交底,详细说明本项施工的意图、质量标准和完成后的效果。 ( 2)呛灰土含灰量: 8%。 三 、施工过程 路槽开挖 路槽开挖前先测量放样出路基处理范围,在施工段面外 1 米处开 挖断面为 179。 的截水沟。 下承层准备与施工测量 施工前对开挖后路槽土基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精心加工。 然 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0~ 15 米设一桩,曲线段每 5~ 10 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 ~ 米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备料 根据路段石灰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容重 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集料数量。 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及每袋石灰的摊铺面积。 摊铺和拌和 采用人 工根据试验段求得的松铺系数进行摊铺,摊铺后,使用稳定土路拌机进行拌和作业,路拌机行驶速度为 ~ ,拌和开始阶段应反复检查拌和深度,看是否留有“夹层”,拌和路线应自边向中靠拢。 拌和中适时测定含水量,水分适当大于最佳值,以补偿施工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并有利于减轻延迟时间的影响。 碾压 采用 12~ 18t 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符合设计要求。 养生 石灰 稳定土碾压完后,即刻开始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 7 天。 五、质量控制措施 利用机械碎土和拌合的遍数,应根据土质和具体情况增减;土块应击碎至粒径 以下;灰土应拌和均匀,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及粒径 大于 10mm 的灰块。 拌合时要拌合均匀 ,让土料和灰反应充分。 灰土拌合完毕后应立即刨验灰土层是否均匀,灰土颗粒是否成分散状混合在一起,否则应再继续拌合,以达到均匀为止。 在施工前应将石灰的活性氧化物含量进行测定,生石灰活性氧化物含量应大于 60%,消解的石灰应大于 50%,否则应增加灰量降低标准使用。 根据不同土质的路段,应进行不同土质的灰土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质量密度,以控制在施工时的加水量和压实度,保证碾压时保持最佳含水量。 先形成 200m 试验段,取得最佳碾压频率、松铺系数等技术指标后推广。 雨季施工中,备土应成大堆,表面应覆盖,四周应挖排水沟;摊铺后的石灰土应当日成活,雨前来不及成活时,应碾压 1~ 2 遍;摊铺长度应缩短,以便能迅速碾压成活。 石灰土施工一般在地冻前一个月内不宜再施工,如必须在初冻时期施工时,应在石灰土内掺硝盐,掺量可为石灰土重量的 3%~ 6%。 第三节 土路基施工 一、计划安排 工程量 挖方: m3 填方量: m3 计划工期 我公司计划土路基填筑工程 32 天内完成,考虑天气因素 的系数, 每天完成土方量 1045m3。 二、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外购土运输→土方的摊铺→土方的压实(初压→检整→压实)→质量检验、验收。 三、施工准备 ( 1)工程施工前首先由技术负责人分别对测量员、施工员、质检员和试验员进行交底,详细说明本项施工的意图、质量标准和完成后的效果。 ( 2)土基础施工时必须按施工 规范要求加宽 30cm~ 50cm,确保路基础范围内土料的有效压实。 ( 3)严格执行土路基施工规范的要求和标准。 四、施工过程 土方施工准备 ( 1)试验人员取土采土样,送资质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技术指标。 ( 2)测量人员在甲方提供的测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段面的复核。 ( 3)质检人员对施工原地面进行检验,会同甲方和监理工程师办理施工现场的移交手续。 ( 4)组织所有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测量放线 测量控制是施工先行条件,要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甲方要 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进行施工测量控制。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施放填土场地的边线和根据高差、坡度 比计算出的填土坡脚线。 在坡脚线外侧 50cm 处作上白灰标记,以保证路堤的施工要求和边坡压实度。 道路外侧插上花杆作标记,以控制土方填筑时的层次和层厚。 场地清理 采用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施工,施工前先排除明水,然后从施工便道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