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客运专线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内容摘要:

控点的特殊位置需具体根据现场情况酌情设置;涉及到远程传输情况下, XX 路段 铁路系统的传输资源需慎重规划;系统应具备相应的基础设置资源、维护管理资源和预留系统接口资源,为搭建机、车、工、电、公安一体化系统提供平台。 信息存储和备份需求 前端监控设备、各级监控中心,均应对巡检、报警、视音频、系统日志等信息予以存储。 机关的相应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报警信息及与报警关联的视音频信息。 存储和备份的报警、巡检等历史数据信息,可在网络系统中依据授权进行访问。 2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整体结构分析 从资源组合与整合的角度上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监控中心,传输网络平台,监控资源和用户群。 监控 资源是信息的提供者,用户群是信息的服务对象,公安监控中心是信息的管理者,是信息存储与共享的平台,传输网络提供了各种信息(数字的和模拟的)的传输通道,连接了以上三个部分。 监控中心分级 监控中心可以分为运营部门监控中心和其它业务部门监控中心。 运营监控中心: 运营部门 监控中心是指由运营部门管理和使用的,具有运营、调度、指挥能力的监控中心。 运营部门已经建有大量的前端监控资源,运营监控中心是这些监控资源的存储和共享平台。 运营部门 中心是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 核心部分,汇接各种监控资源,将所需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并根据授权进行实时播放、检索和浏览,是实现互联、互通、互控和满足运营指挥实际应用的共享平台,为各级运营机关、业务部门和各级领导决策、指挥调度、取证提供及时、可靠的报警和监控信息。 运营部门监控 中心采用分级设置,依据管理权限的不同可以分为一级、二级监控中心,系统可以根据本路局的行政区划、运营状况、城市地域范围、经济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适合本路局的运营监控中心的分级架构,例如可以建设一个级别、两个级别或者三个级别的监控中心。 每一级的监控中心配 有监控管理服务器,实现对本级监控中心客户端和所辖下级监控中心的管理和授权。 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了两级监控中心的结构 二级监控中心:指由各个车站设立的报警与视频监控中心。 车站是运营监控传输网络平台 图像采集设备 声音采集设备 报警设备 监控资源 用户终端 运营用户 其它用户 传输网络平台 胶济铁路运营监控中心 各级车站监控室 一级监控中心 二级监控中心 其它业务部门监控中心 报警联网系统的基层单位,对所辖周边沿线的监控负有直接责任,是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控制管理和应用的基础和源头。 车站在视频监控方面的技术力量较薄弱,因此二级监控中心的系统应该简单、方便、可靠。 本次项目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二级监控中心不进行视频的实时浏览和回放,只进行视频的存储和转发,在紧急情况下,在二级监控中心架设监管服务器可以监 看本辖区的视频图像,但是不能管理前端设备和授权客户端,该监管服务器接受来自上级监控中心监管服务器的管理。 一级监控中心:指由负责 XX客运专线运营管理的的报警与视频监控中心,包括 XX和 XXX两处,其中 XX是总中心,具有控制、管理和调度的权限, XXX作为分中心只有监看所有前端资源的权限,没有管理职能。 一级监控中心的监控管理服务器在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中具备最高的管理权限,所有铁路沿线和车站的运营监控系统、所有二级监控中心的存储和转发设备、所有前端监控资源都受到一级监控中心监管服务器的管理和控制。 业务部门监控中心: 业务部门监控中心是指其它业务部门的独立的业务监控中心,如公安、机务、车务、电务业务的监控中心。 有可能该监控中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房,而是和其它业务的管理中心合并成为一个综合的监控中心,但是需要从运营监控中心这个平台上调用图像资源,其权限受到运营监控中心平台的控制。 主要包括铁路局管理的总监控中心和其它业务部门,他们通过铁路系统的内部网络,从一级监控中心获取经过授权的图像资料。 系统物理层次结构 传统的监控系统从物理结构上可以分为 图像 和报警 信号采集 、 信号传输 和中心控制与显示三个 部分。 综合监控平台系统从物理结构 上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分析,但是综合监控平台系统与传统的中小规模、区域性的监控报警系统有明显的区别。 由于该系统的接入容量远远大于传统的监控系统,涉及的控制功能要求更加网络化,同时需要对接运营部门其它的系统如三警合一、应急联动指挥、接处警等等。 因此在系统层次结构上综合监控平台系统要更加复杂,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 系统结构图如下: 前端设备层: 前端设备层包括所有放置在监控点位的设备,如摄像设备、控制解码器、云台、报警发生器、网络视频编码器??等。 它是整个 系统的信号源,由它产生模拟的视频信号,或者直接通过铜轴电缆或光纤传输,或者在现场直接转换称为MPEG IP网络进行传输。 传输网络层: 该部分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从前端设备到控制显示中心的数据传输,另一个部分是不同监控管理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 由于综合监控平台系统的特点,它是一个分布式、多级控制的体系结构,因此传输网络的作用正日益重要。 传输网络层主要是一个网络平台,取决于前端设备提供的信号不同,传输网络层主要分为模拟传输网络和数字传输网络。 模拟传输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数字或模 拟光端机、光纤,也可以建设高性能的综合业务传输平台;数字传输网络主要是指 IP宽带网络,涵盖了 DSL、千兆以太网、 VPN、无线网络 WLAN、 GPRS权限控制 电子地图 三警合一指挥调度系统接口 编码设备 网络视频服务器 报警控制器 数字光端机 摄像机 控制云台 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接口 高速 IP网络 业务监控中心接口 DSL传输 光纤传输 无线网络 视频切换 检索与回放 报警响应 实时监控 访问控制 用户管理 数据通信网络等各种传输技术。 传输网络层可以由运营部门自建,也可以租赁铁通的线路。 监控管理层: 监控管理层管理所有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负责数据的切换、显示、存储和相关处理,发出用户的控制命令,同时也负责用户的认证和授权。 从硬件上它包括矩阵、网络视频服务器、数字式硬盘录像机、数字视频中心服务器、视频解码器、录像服务器等,在软件上它包括用户的认证与授权、视频的切换 、数字视频的还原、模拟信号的压缩与数字化等模块。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监控控制设备的多样性,由于目前监控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过程,主控系统的软件并不是完全统一的。 然而综合监控平台系统本身的特点,要求监控管理层的核心软件能够以网络化的方式统一地管理所有设备,所有的控制过程、数据存储和数据调用对用户来说都是透明的,不管下面的设备是矩阵还是数字硬盘录像机,不管是网络视频服务器还是录像服务器。 这个软件控制平台能够跨越多种设备类型(数字与模拟)、跨越多种网络平台(局域与广域)。 针对以运营部门为主,多个单位需求集成的综合 监控项目的这种要求,我们开发出了综合监控系统平台软件,它作为一个统一的集成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统一管理,集中管理与分布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详细介绍见相关章节 业务接口层 :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了实现 “全面控制、重点防范、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的管理目标,它还必须与其它系统共享资源,统一协作:例如 GIS 地理信息系统和 GPS 定位服务、应急指挥联动系统、其它业务单位的监控和管理系统等等。 为了能够与这些系统顺利对接,我们需要为这些系统提供开放的开发接口。 总体结构拓扑图及描述 (采用星型网络架构) 整个铁路综合监控平台系统采用模拟和数字混合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方式,总体上是“三级网络”和“三级监控平台”的结构。 监控平台包括 3 级: ? 第三级平台是各个车站的车站监控中心,负责接入辖区范围内的所有模拟视频,本地对模拟视频进行监控、切换和调度,在接入模拟视频图像的同时通过数字编码设备将其转换为数字视频图像,在本地进行存储和转发,各级车站本地可以监看站内及其所辖范围内沿线的所有视频图像; ? 第二级平台是位于 XX 和 XXX 的运营监控中心,负责接入并管辖所有1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