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项目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内容摘要:

. 裂缝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 12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宜小于 100mm),具体以设计为准。 2) 当楼板内需要埋置管线时,管线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管线的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3。 楼板双层配筋时,管线宜布置在楼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当楼板采用单向配筋时,应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各加设一道φ 4@100 宽600mm 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 3) 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现浇板中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100mm,直径不宜小于 8mm。 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钢筋φ 8@100,长度为板跨度的 1/3,且不得小于 ,具体以设计为准。 4) 下列部位的混凝土现浇板内应配置防裂构造钢筋 (宜采用φ 8@100): a) ,在房屋凹角处的楼板; b) ; c) ,与南向外墙相邻的楼板; d) ; e) 、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楼板。 5) 现浇地下室墙板、地下室外露顶板、屋面板的混凝土中宜采用添加纤维措施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6)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宜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 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每车混凝土进行交接检验,严控施工坍落度,禁止现场加水。 7) 浇捣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 2M,振捣时应慢插慢提,不要漏震。 按施工方案留设好施工缝(每一楼层一般宜先浇捣柱、墙、楼梯,停 1h~ ,再浇捣梁、板。 ) 8) 加强混凝土现浇板的养护和保温,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初凝前开始进行覆盖或喷雾、蓄水 养护,后继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7d;对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夏季应采取保湿养护措施,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 9) 地下室外墙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小于 7 天,拆模后应沿外墙周边设置喷淋管淋水保温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10) .后浇带封闭时间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范。 封闭前后浇带处混凝土应清理干净,界面应修整并凿毛;混凝土浇筑完毕应蓄水养护不少于 14天。 11) 已拆除支模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的可变荷载时,必须进行核算 , 并据核算结果确定增设临 时支撑。 12) 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批腻子等免粉刷措施。 1) 砌筑砂浆应符合相应规范标准的要求,有专用砌筑砂浆的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2) 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不得出现瞎缝、透亮。 3)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施砌时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28d (宜大于 40d);应控制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常温条件下的日砌高度应控制在 以内。 6)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抹灰,应采取在基层抹灰中部设置加强网等防止开裂的措施,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墙面抹灰应在墙体砌筑 30d 后方可进行,外墙抹灰面应设分格缝。 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7) 对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当必须在砌筑完成的墙体上开洞、开槽时,应采用专用机具钻洞、切槽,避免捶击、打凿;洞槽修补时应采用适当的材料,保证密实粘结牢固,抹灰层应设置加强网等防裂措施。 8) 砖混结构住宅构造应符合规范要求: 9) 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10) 斜屋面应在檐口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11) 斜屋面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12)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筋应连接牢固 ,后置筋应做拉拔试验;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皮数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 13) 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成至少间隔 15d 后,用柔性材料填嵌密实,或用斜砖补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 60176。 ,并用同级砂浆填满挤实。 14) 顶层框架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层宜采用在基层抹灰中部设置加强网等防止开裂的措施。 15) 加强网宜选用钢丝(板)网或耐碱玻纤网布。 1) 室内回填土前要清除积水、淤泥、树根等杂物,选用合格土分层夯实。 靠墙边、墙角、柱边等机械夯不到的地方,要人工夯实。 2) 面层铺设前,应检查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如有高低不平,应先找平,使面层厚薄一致。 局部埋设管道时,管道顶面至地面距离不得小于 1Omm。 当多根管道并列埋设时,应铺设钢丝网片,防止面层裂缝。 3) 严格控制面层水泥拌合物用水量,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大于35mm,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 30mm,如表面水分大,难以压光时,可均匀撤一些 1: 1 干水泥砂,不宜撒干水泥。 4) 面层完成 24h 后,及时铺湿草帘或湿锯末,洒水养护 7~ 1Od。 5) 面积较大地面应按设计或地面规范要求,设置分格缝。 6) 对宽度细小,无空鼓现象的裂缝,如果楼面平时无液体流淌,一般可不做处理。 对宽度在 以上的裂缝,可用水泥浆封闭处理。 7) 如果裂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