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311-20xx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ord内容摘要:
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 护理时。 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 a) I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b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 D。 6. 6 鞋套的使用 . 1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 . 3 应在规定 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 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6. 7 防水围裙的使用 . 1 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它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 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帽子的使用 WS/T3112020 8 . 1 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 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 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6. 8. 4 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 . 5 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7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7. 1. 1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 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建筑布局符合第五章中相应的规定。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 1 患者的隔离 7. 2. 1. 1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 1. 2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 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捷表面的污染。 医务人员的防护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 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 /或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7. . 2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 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接触甲类传染 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 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症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 1 患者的隔离 7. 3. 1. 1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 1. 2 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 1. 3 应严格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 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 使用后物品。 具体流程与操作见。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 6 章的规定。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 防。 WS/T3112020 9 患者的隔离 7. 4. 1. 1 遵循 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 1. 2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 1. 4 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 1m 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医务人员的 防护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具体流程与操作见 . 与患者近距离( 1 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 6 章的有关规定。 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隔离预防要求,见附录 E。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见附录F。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应按照 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要求参 见附录F。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 7. 9. 1 患者的隔离 . 1. 1 将患者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 7. 9. 1. 2 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 . 1. 3 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 . 1. 4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 2 医务人员防护 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 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 . 3. 1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 /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 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 /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 /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b)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 /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c) 离开 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WS/T3112020 10 .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 1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 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 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 面部密合性试验。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 ℃及时就诊。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 7. 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 WS/T3112020 11 WS/ T 311202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 口罩的佩戴方法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A. 1. 1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如。wst311-20xx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ord
相关推荐
到及时抢救。 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或总 值班汇报。 (4)接“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 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 (或疑似病人 )预检
牙 1 次和精美礼品 1 份。 活动 期间 ,亲临现场的 出租车司机 经前台工作人员核对身份后,在《 XXX 口腔 印象》手册上签名,领取精美礼品一份,预约口腔检查和免费洁牙各 1 次。 信息发布: 报纸广告(《 XXX 报》) 电视 短讯( XXX 电视台) 直播节目( XXX 市 交通 广播电台 ) 物料准备: 广告词准备。 《 XXX 口腔 印象》手册 1 本,签字笔 1 支 礼品 130
方向不符; 内部账务记账金额与会计凭证记载金额不符 ; 内部账务账号、户名不符; 内部帐户记帐串户; 使用错误的错账更正方法; 会计凭证记载大小写金额不符; 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正确(含错用二级会计科目); 会计核算手续处理不规范(以会计业务操作流程及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规定为准)。 (三)会计凭证使用差错 会计凭证使用错误; 随意使用无转账依据的特种转账凭证。
监部门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 20 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0 日内进行申
机制和制度到位 ; 三是 形成封闭循环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 三 ) 强化自觉意识,提高 自主保安 能力: 加强群众安全工作及职工自主保安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一是 工会 要发挥好群众组织的作用, 认真组织开展好 员工 安全 教育 ,落实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等 , 切实提高全体 员工 自主保安工作水平。 二是要落实安全技术培训的相关规定,提高全体员工遵章守规的意识和能力。 此项活动
0年全面复查和督导抽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订具体整改措施,做到资金资产处理到位、财务会计管理整改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确保治理工作成效。 要杜绝重检查、轻处理,重财政财务处理、轻责任人行政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现象发生,将处理事与处理人结合起来,真正将处理处罚工作落到实处。 对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其他违纪违法案件线索,要按照有关规定 和程序办理移交。 对 “ 小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