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f40-20xx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9526字投稿:毛羯羰内容摘要: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 表 注: ① 在干旱地区,可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空隙率适当放宽到 8%。 注: ① 对集料坚硬不易击碎,通行重载交通的路段,也可将击实次数增加为双面 75次。 ② 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允许放宽到 %, VMA允许放宽到 % (SMA16) 或 16% (SMA19), VFA允许放宽到 70%。 ③ 试验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VCA 的的关键性筛孔,对SMA1 SMA16是指 ,对 SMA1 SMA10是指。 ④ 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时,容许放宽到 (非改性 )或 (改性 ),但动稳定度检验必须合格。 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 19mm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AC)及 SMA、 OGFC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级公路参照此要求执行。 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符合表。 注: ① 如果其他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高于七月时,可使用该月平均最高气温; ② 在特殊情况下,如钢桥面铺装、重载车特别多或纵坡较大的长距离上坡路段、厂矿专用道路,可酌情提高动稳定度的要求; ③ 对因气候寒冷确需使用针入度很大的沥青 (如大于 100),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或因采用石灰岩等不很坚硬的石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等特殊情况,可酌情降低要求; ④ 为满足炎热地区及重载车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采取减少最佳沥青用量的技术措施时,可适当提高试验温度或增加试验荷载进行试验,同时增 加试件的碾压成型密度和施工压实度要求; ⑤ 车辙试验不得采用二次加热的混合料,试验必须检验其密度是否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 ⑥ 如需要对公称最大粒径等于和大于 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可适当增加试件的厚度,但不宜作为评定合格与否的依据。 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同时符合表 中的两个要求。 达不到要求时必须按 的要求采取抗剥落措施,调整最佳沥青用量后再次试验。 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在温度 10℃ 、加载速率50mm/min 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不小于表。 要求。 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并符合表 对使用钢渣作为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规程 (T 0363)进行活性和膨胀性 试验,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膨胀量不得超过 %。 对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应针对改性目的进行。 以提高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主要目的时,低温性能可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执行;以提高低温抗裂性能为主要目的时,高温稳定性可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执行。 、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类同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按以下步骤进行。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附录 B、附录 C、附录 D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 ,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 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 OAC、 OAC177。 %等 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宜大于 177。 %。 对连续式拌和机可省略生产配合 比设计步骤。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 、 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 ~ “驼峰 ”。 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根据标准配合比及第11 章质量管理要求 中各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但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比设计可按上述步骤进行。 当材料与同类道路完全相同时,也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 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 (场、站 )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 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 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集料应设防雨顶棚,料 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 机拌制。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 连续式拌和机使用的集料必须稳定不变,一个工程从多处进料、料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得采用连续式拌和机。 ,周期不少于每年一次。 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间歇式拌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拌和机除尘设备完好,能达到环保要求。 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 5~ 6 个。 具有添加纤维、消石灰等外掺剂的设备。 从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时必须在设置取样台分几处采集一定深度下的样品。 集料进场宜在料堆顶部平台卸料,经推土机推平后,铲运机从底部按顺序竖直装料,减小集料离析。 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按附录 G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总量检验的数据有异 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应符合 的要求。 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 1%。 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 添加消石灰、水泥等外掺剂时,宜增加粉料仓,也可由专用管线和螺旋升送器直接加入拌和锅,若与矿粉混合使用时应注意二者因密度不同发生离析。 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经一级除尘部分可直接回收使用,二级除尘部分可进入回收粉仓使用 (或 废弃 )。 对因除尘造成的粉料损失应补充等量的新矿粉。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 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 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 5~ 10s)。 改性沥青和 SMA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 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 间隙式拌和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 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 10℃ 、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 72h,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 24h, SMA 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 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生产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时,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和均匀。 拌和机应配备同步添加投料装置,松散的絮状纤维可在喷入沥青的同时或稍后采用风送设备喷入拌和锅, 拌和时间宜延长 5s以上。 颗粒纤维可在粗集料投入的同时自动加入,经 5~ 10s的干拌后,再投入矿粉。 工程量很小时也可分装成塑料小包或由人工量取 直接投入拌和锅。 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查沥青泵、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 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混合料的运输 ,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辅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 5辆后开始摊铺。 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 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辅机前 l00mm~ 3O0mm 处停住,空挡等候, 由摊辅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辅机。 在有条件时,运料车可将混合料卸入转运车经二次拌和后向摊铺机连续均匀的供料。 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或 SMA 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SMA及 OGFC混合料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沿车厢板滴漏时,应采取措施易于避免。 混合料的摊铺 ,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或 SMA 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摊辅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时,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 6m(双车道 )~ (3 车道以上 ),通常宜采用两台或更多台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 10m~ 20m成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0mm~ 60mm 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 200mm以上。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 ~ 1h 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 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 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 6m/min 的范围内。 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及 SMA 混合料宜放慢至 1~ 3m/min。 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层根据 情况选用找平方式。 直接接触式平衡梁的轮子不得粘附沥青。 铺筑改性沥青或 SMA 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合总则 的要求,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按本规范 条执行,且不得低于表 的要求。 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混合料。 确定。 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并按 附录 G的方法由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 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忻。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当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 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用人工摊铺混合料。 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 施工时,路中一侧宜事先设置挡板。 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 铁锹等工具宜沾防粘结剂或加热使用。 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控制次数,严防集料离析。 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加快碾压。 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时,应立即停止摊铺,并对已卸下的沥青混合料覆盖苫布保温。 低温施工时,每次。jtgf40-20xx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9526字投稿:毛羯羰
相关推荐
数据中心拓扑图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流程 检测主机连续检测所有经过的车辆,检测数据通过 COM 口传至控制主机;控制主机据此计算车辆的速度并与内部设定的限速值比较,如有超速,控制主机向拍照触发器发出抓拍 命令(或直接向高清摄像机发出);拍照触发器向高清摄像机发出抓拍脉冲,高清摄像机抓拍照片并通过网线传至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对照片进行加密、加载信息等处理后,将其保存在本地硬盘上。
4 DWORD 关键标志,与位置信息汇报消息中的报警标志 相对应,相应位为 1则对相应报警为关键报警 0x0055 DWORD 最高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 (km/h) 0x0056 DWORD 超速持续时间,单位为秒 (s) 0x0057 DWORD 连续驾驶时间门限,单位为秒 (s) 15 0x0058 DWORD 当天累计驾驶时间门限,单位为秒 (s) 0x0059 DWORD
wn–R oracle:oinstall /opt/oracle/oradata chown–R oracle:dba /opt/oracle chown–R oracle:dba /opt/oracle/product chown–R oracle:dba /opt/oracle/product/OraHome chown–R oracle:dba /opt/oraInventory
筑整体及环境相协调。 玻璃幕墙立面分格尺寸应与玻璃板的成品尺寸相匹配。 立面分格的横梁标高宜与附近楼面标高一致,其立柱位置宜与房间划分相协调。 玻璃幕墙的开启部分面积不宜大于幕墙墙面面积的 15%;开启部分宜采用上悬式结构。 玻璃幕墙的设计应能满足维护和清洗的要求。 玻璃幕墙高度超过40m时,应设置清洗机,并应便于操作。 玻璃幕墙的性能要求 玻璃幕墙的性能一般包括下列项目: 风压变形性能;
ltiple bins would increase space requirements, pared to ingled recycling. Locating bins in the basement would deter recycling due to the inconvenience involved. Question 17 Show Answer Legend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