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工作制度与职责内容摘要:

项目、目的、风险性及可能并发症等,也应包括不 执行此操作、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所带来的后果。 每一项的具体内容在一个科内应使用同一个格式及内容,同时应随着专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及时修订。 知情系列医疗文书的签字应包括患者、家属及医师三方签字栏目。 在法律上,患者是知情同意权的主体,但在我国临床实践上表现出特殊性,强调由病人家属或单位(涉及医疗经费的负担)签字,并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知情同意权的享有者包括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属,或者是患者委托人,医疗机构和医师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告 知对象。 家属是指本人以外的家庭成员 ,应根据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弟姐妹的排序决定近亲属行使知情同意权。 委托代理人签字,应该有患者或近亲属书写的《授权委托书》。 3 紧急避险时,以维持病人生命安全为原则: 危及病人生命的手术、操作,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签完字后才能进行,这时可通知家属,讲明情况后执行。 若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通知到家属及签字者,应征得上级医师及院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 为最大限度维护患者的生存权,对心肺复苏初期 A、 B、 C,包括电除颤等紧急避险时,在紧急无时间先征求家属意见 时,可先救命后告知 4 知情同意书一旦签署,必须妥善保存,切勿丢失。 (六 )手术病人转入 ICU 后的交接制度 ICU 医生、护士应与手术室人员(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交接,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包括: :病人的姓名、年龄、及其它有关资料。 : 简单的现病史和主要的既往病史、过敏史。 心脏功能检查异常情况、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它有关资料。 病人对术前药反应及监护导管置入情况。 3 麻醉情况: 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药物剂量。 麻醉中遇到的问题,如:困难插管、循环波动、心电图异常、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使用、低体温等。 麻醉期间液体平衡情况,包括晶体液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和胶体液种类、血液制品输入量和种类、围术期出血量、围术期尿量等。 目前输注的药物和剂量、术中最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清醒和拔管延迟、再插管困难、清醒时 血压波动。 : 所施手术及术中遇到的问题。 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的问题。 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止血问题、血液制品 补充等。 (七 )对进入 ICU 病人的初始评估制度 应该对所有进入 ICU 病人的病情迅速进行系统准确的评价 ,据此制订诊治原则。 1 一般观察: 根据心肺复苏 ABC 原则迅速确认气道通畅、判断通气和循环状态。 确认所有的监测导联线、静脉管道、胸管、尿管通畅并正常工作。 确认 ICU 所有的监护仪已校对并正确连接。 2 呼吸系统: 确认呼吸机已连接和调整。 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和气囊容量。 接呼吸机前手控呼吸时听诊双肺呼吸音质量及气流分布。 确认胸引管开放并引流。 如在 ICU 开始机械通气,初始吸入氧浓度为 60- 100%,以后根据动脉血气和胸片结果进行调整。 如有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观察波形以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和无气道梗阻。 经皮脉搏氧饱和度评价动脉血氧合情况。 3 循环系统: 检查心率和心律: ECG 监测有无心肌缺血和 /或心律失常。 检查起搏器的功能。 评价体循环:比较动脉血压和袖带血压结果。 检查周围脉搏、皮肤颜色、体温和尿量。 测定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如有漂浮导管)。 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计算心脏指数 、体循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如有漂浮导管)。 4 检查术后出血情况: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引流管及胸管的引流量。 5 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水平,应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四肢活动变化。 6 肾脏系统: 日尿量与单位时间尿量。 注意尿的性质(尿浓缩、血红蛋白尿、或血尿)。 必要时叩诊膀胱有无尿潴留并留置尿管。 7 胃肠系统:胃管的通畅和位置,胃管引流有无血性液体。 8 皮肤:受压部位有无皮肤损害。 9 体温: 测定中心体温和外周体温。 如直肠温度低于 35℃ ,用加热灯或 复温毯复温。 注意有无寒战并给予治疗。 10 完成 APACHE II 评分和 /或 Glasgow 昏迷评分(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昏迷的病人)。 (八) ICU 患者转出制度 1. 总则:患者的转出,遵循病情及双方科室共同协商决定,并有责任告知家属。 2. ICU 患者应经 ICU 上级医师查房和允许转出后,与接收科室负责医师共同商定后方可转出。 3. 患者转入 ICU 的原因基本去除,相应接收科室能继续完成治疗时,可考虑转出。 4.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要求或接收科室要求将患者转出时,如病情不允许,须详细告知病 情及风险,其仍坚持的可考虑转出,应请患者或其家属在病历中签字确认。 5. 因基础疾病的不可逆或植物状态导致的不能撤机、或存在血管活性药依赖的患者,以及其它非医疗原因在 ICU 住院的患者,也应转出 ICU。 (九) ICU 患者检查和治疗转运制度 为保障转运途中及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如下转运制度: 转运原则:确认转运的必要性,转运前充分的评价,并做好必要的准备(人力、物力),确保患者安全。 1 转运前评估及知情同意 危重病人转运必须确认是必须和必要的,并由上级医生对转运前病人的生命指征及转运的可行 性作出评估和批准; 应该充分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或治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使用正规的知情同意书,由病人或家属签字认可 2 转运前协调与沟通 转运前必须协调好相关部门,包括目的地科室相应人员、途径各关口(电梯、门卫、急救车等)。 3 转运时人员要求 根据病人的危重程度,协调组织必要的医护人员,但至少有两人以上,要求至少是熟练掌握 ICU 技能的医生、护士。 4 转运设备及药物准备 设备需要: 生命支持设备:简易呼吸器,必要时应用便携呼吸机,状况良好的氧气瓶,连接用管路;手动或脚动吸痰器 便携式监测仪,至少具有 SPO2 及心率监测功能。 药物需要: 常用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常用镇痛及镇静药物:如吗啡,安定等。 5 临转运前再次评估病人及调整相应物品,防止窒息、缺氧、脱管等意外。 评估是否需要人工气道,若已经存在,检查其固定是否可靠,并保证通畅。 患者生命体征维持相对稳定。 需保证有畅通的静脉通路(两条或两条以上)。 患者身体其它管路及引流装置保证固定可靠,如:胃管,腹盆腔引流管等。 6 转运时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 ICU 患者各项生命指征。 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患者生命征稳定)。 保证各种附属管路固定可靠(以防脱落)。 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损伤。 (十) ICU 患者入住接待基本流程 入住 ICU 患者 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生命体征评估生命体征平稳者 即刻报告上级医师 询问病史 迅速予以相应处理 体格检查 了解于普通病房的 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 开出急查化验单 和临时医嘱 向家属交代病情,签署 重病 通知及有创治疗签字单 向上级医师汇报病例,确定治疗方案 开长期医嘱及进一步检查项目 (十一) ICU 患者转出医师交接流程 与普通病房的护士 /医师 床边交接, ICU 患者 经上级医师综合评估可转出者 联系普通病房 通知患者家属 患者目前病情适宜转 通知主班 /值班护士整理 患者相关物品及影像学片子 主管 /值班医师书写转出志 护士 /医师护送 患者转至相关普通病区 九、 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护理工作制度 —5 项 (一) ICU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ICU 护理质量的控制及管理, 成立 ICU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其组成由护理部和 ICU 护士长等组成,在护理主管院长 (或医疗主管院长)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对 ICU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予以咨询及评议,对本院的 ICU 护理问题负责提出鉴定和处理意见。 职责: 研究全院 ICU 护理质量管理情况,审定 ICU 护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 ICU 护理质量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集会议。 组织 ICU 护理的会诊及病例讨论 护理问题鉴定: ICU 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鉴定,讨论分析问题性质,为医院做出处理决定提供依据。 ICU 发生重大问题与相关部门共同鉴定,并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权限: 实施 ICU 护理质量监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改进措施,以促进全院 ICU 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各 ICU 制订的护士培养计划进行审定,对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二) ICU 护士准入制度 1. ICU 护士准入条件(新上岗) 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两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实 践经验,熟练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通过三个月以上的危重症护理在职培训 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 ICU 临床护理。 护士独立工作准入资格 实行一对一带教,直至其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 带教期间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带教期间,每月由护士长和临床教师对其进行 ICU 临床技能考核。 带教期结束后,能熟练掌握 ICU 各种规章制度、规程、岗位职责并通过严格的理论及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三) ICU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管病房医师给与协助。 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护士对病人实行 24 小时连续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急救护理措施准确及时。 ,记录完整、整洁。 ,杜绝差错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保养,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物品定位、定量、定人 保管,未经护士长允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