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20xx常用函数完全手册完善版20xx修订内容摘要:

返回作为概率和自由度函数的学生氏 t 分布的 t 值。 取值 . 返回一条线性回归拟合线的一组纵坐标值 (y值 )。 取值 返回所选区域内一定范围数据的平均值。 取值 返回与学生氏 t检验相关的概率。 取值 估算样本方差。 取值 用来估算给定样本的方差。 文本与逻辑值参与计算。 取值 计算样本总体的方差。 取值 计算样本总体的方差。 文本与逻辑值参与计算。 取值 返回韦伯分布。 用于可靠性分析。 取值 . 返回 z检验的双尾 P 值。 取值 (十一 )文本和数据函数 .................................................................................................................................................... 48 将字符串中的全角 (双字节 )英文字母更改为半角 (单字节 )字符。 转换 . 将其他类型的电脑文件中的代码转换为对应于数字代码的字符 转换 . 删除文本中不能打印的字符。 处理 .. 返回文字串中第一个字符的数字代码 转换 将若干文字串合并到一个文字串中,其功能与 amp。 运算符相同。 处理 或 RMB 按照货币格式将小数四舍五入到指定的位数并转换成文字。 转换 . 测试两个字符串是否完全相同。 相同则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判断 查找文本串 在 文本中的 起始位置,以数字表示。 (中文为 1个 计数单位) 取值 . 查找文本串在文本中的起始位置,以数字表示。 ( 中 文为 2个 计数单位) 取值 按指定的小数位数四舍五入一个数,以小数格式设置后以文字串返回结果。 取 值 将字符串中的半角 (单字节 )英文字母更改为全角 (双字节 )字符。 转换 (B) 返回指定字符左边的数据。 (LEFTB以字节计 位置 ) 提 取 修订于: 20200425 By Benzhao 12 / 87 (B) 返回文本串的字符数。 ( LENB以字节计 位置 ) 取值 . 将一个文字串中的所有大写字母转换 为小写字母。 转换 ( B) 返回文本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指定长度的字符。 ( MIDB以字节计长度) 提取 提取文本串中的拼音 (furigana)字符。 提取 . 将文字串的首字母及任何非字母字符之后的首字母转换成大写。 转换 (B) 以新文本 替换 原文本指定位置及指定长度 文本。 ( REPLACEB以字节计) 替换 . 按照给定的次数 返回 重复文本。 (B) 返回指定字符右边的数据。 (RIGHTB以字节计位置 ) 提取 (B) 返回 指定 字符 在文本串中 的位置编号。 ( SEARCHB以字节计位置) 取值 以新文本替换指定文本 替换 文本 返回文本内容, 数字返回空值 判断 将数值转换为按指定数字格式表示的文本。 (与 VALUE相反) 转换 . 除了单词之间的单个空格外,清除文本中的所有的空格。 替换 . 将英文转换成大写形式。 转换 将表示数字的文字串转换成数字。 (与 TEXT相反) 转换 将单字节字符转换为双字节字符。 转换 三、函数应用案例 ──算账理财 .............................................................................................................................. 52 . 四、函数应用案例 ──信息统计 ............................................................................................................................. 53 . . 五、函数应用案例 ──管理计算 .................................................................................................................................. 57 修订于: 20200425 By Benzhao 13 / 87 函数原则 准则一 : true*true=1, true*false=0………… 准则二 : true与任一数字作算术运算,得到原数字; false与任一数字作算术运算,得到 0。 修订于: 20200425 By Benzhao 14 / 87 一、函数应用基础 (一 ) 函数和公式 什么是函数 Excel 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 以常用的求和函数 SUM为例,它的语法是 “SUM(number1,number2,......)”。 其中 “SUM”称为函数名称,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它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 函数名称后紧 跟左括号,接着是用逗号分隔的称为参数的内容,最后用一个右括号表示函数结束。 参数是函数中最复杂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函数的运算对象、顺序或结构等。 使得用户可以对某个单元格或区域进行处理,如分析存款利息、确定成绩名次、计算三角函数值等。 按照函数的来源,Excel 函数可以分为内置函数和扩展函数两大类。 前者只要启动了 Excel, 用户就可以使用它们;而后者必须通过单击 “工具 → 加载宏 ”菜单命令加载,然后才能像内置函数那样使用。 什么是公式 函数与公式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 如果说前者是 Excel 预先定义好的 特殊公式,后者就是由用户自行设计对工作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公式。 以公式 “=SUM(E1:H1)*A1+26”为例,它要以等号 “=”开始,其内部可以包括函数、引用、运算符和常量。 上式中的 “SUM(E1:H1)”是函数, “A1”则是对单元格 A1 的引用 (使用其中存储的数据 ), “26”则是常量, “*” 和 “+”则是算术运算符 (另外还有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 如果函数要以公式的形式出现,它必须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函数名称前面的等号,另一个则是函数本身。 (二) 函数的参数 函数右边括号中的部分称为参数,假如一个函数可以使用多个参数,那么参数与参数之间使用半角逗号进行分隔。 参数可以是常量 (数字和文本 )、逻辑值 (例如 TRUE 或 FALSE)、数组、错误值 (例如N/A)或单元格引用 (例如 E1:H1), 甚至可以是另一个或几个函数等。 参数的类型和位置必须满足函数语法的要求,否则将返回错误信息。 常量 常量是直接输入到单元格或公式中的数字或文本,或由名称所代表的数字或文本值,例如数字“”、日期 “2020819”和文本 “黎明 ”都是常量。 但是公式或由公式计算出的结果都不是常量,因为只要公式的参数发生了变化,它自身或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 逻辑值 逻辑值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参数,它只有 TRUE(真 )或 FALSE(假 )两种类型。 例如在公式“=IF(A3=0,A2/A3)”中, “A3=0”就是一个可以返回 TRUE(真 )或 FALSE(假 )两种结果的参数。 当 “A3=0”为 TRUE(真 )时在公式所在单元格中填入 “0”,否则在单元格中填入 “A2/A3”的计算结果。 数组 数组用于可产生多个结果,或可以对存放在行和列中的一组参数进行计算的公式。 Excel 中有 常量 和 区域 两类数组。 前者放在 “{}”(按下 Ctrl+Shift+Enter 组合键自动生成 )内部,而且内部各列的数值要用逗号 “,”隔开,各行的数值要用分号 “。 ”隔开。 假如你要表示第 1 行中的 5 789 和第 2 行中的 90、 7 80,就应该建立一个 2 行 3 列的常量数组 “{56,78,89。 90,76,80}。 区域修订于: 20200425 By Benzhao 15 / 87 数组 是一个矩形的单元格区域,该区域中的单元格共用一个公式。 例如公式 “=TREND(B1:B3,A1:A3)”作为数组公式使用时,它所引用的矩形单元格区域 “B1:B3,A1:A3”就是一个区域数组。 错误值 使用错误值作为参数的主要是信息函数,例如 “”函数就是以错误值作为参数。 它的语法为 “(error_val)”, 如果其中的参数是 NUM!,则返回数值 “6”。 单元格引用 单元格引用是函数中最常见的参数,引用的目的在于标识工作表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并指明公式或函数所使用的数据的位置,便于它们使用工作表各处的数据,或者在多个函数中使用同一个单元格的数据。 还可以引用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甚至引用其他工作簿中的数据。 根据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单元格引用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引用分为 相对引用、绝对引用 和 混合引用 三种类型。 以存放在 F2 单元格中的公式 “=SUM(A2:E2)”为例,当公式由 F2 单元格复制到 F3 单元格以后,公式中的引用也会变化为 “=SUM(A3:E3)”。 若公式自 F 列向下继续复制, “行标 ”每增加 1 行,公式中的行标也自动加 1。 如果上述公式改为 “=SUM($A$3:$E$3)”, 则无论公式复制到何处,其引用的位置始终是 “A3:E3”区域。 混合引用有 “绝对列和相对行 ”,或是 “绝对行和相对列 ”两种形式。 前者如 “=SUM($A3:$E3)”,后者如 “=SUM(A$3:E$3)”。 上面的几个实例引用的都是同一工作表中的数据,如果要分析同一工作簿中多张工作表上的数据,就要使用三维引用。 假如公式放在工作表 Sheet1 的 C6 单元格,要引用 工作表 Sheet2 的 “A1:A6”和 Sheet3 的 “B2:B9” 区域进行求和运算,则公式中的引用形式为“=SUM(Sheet2!A1:A6,Sheet3!B2:B9)”。 也就是说三维引用中不仅包含单元格或区域引用,还要在前面加上带 “!”的工作表名称。 假如你要引用的数据来自另一个工作簿,如工作簿 Book1 中的 SUM 函数要绝对引用工作簿Book2 中的数据,其公式为 “=SUM([Book2]Sheet1! SA S1: SA S8,[Book2]Sheet2! SB S1: SB S9)”,也就是在 原来单元格引用的前面加上 “[Book2]Sheet1!”。 放在中括号里面的是工作簿名称,带 “!”的则是其中的工作表名称。 即是 跨工作簿引用单元格或区域时,引用对象的前面必须用 “!” 作为工作表分隔符 ,再用中括号作为工作簿分隔符。 不过三维引用的要受到较多的限制,例如不能使用数组公式等。 提示:上面介绍的是 Excel 默认的引用方式,称为 “A1引用样式 ”。 如果你要计算处在 “宏 ”内的行和列,必须使用 “R1C1 引用样式 ”。 在这种引用样式中, Excel使用 “R”加 “行标 ”和 “C”加 “列标 ”的方法指示单元格位置。 启用 或关闭 R1C1 引用样式必须单击 “工具 → 选项 ”菜单命令,打开对话框的 “常规 ”选项卡,选中或清除 “设置 ”下的 “R1C1引用样式 ”选项。 由于这种引用样式很少使用,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进一步介绍。 嵌套函数 除了上面介绍的情况外,函数也可以是嵌套的,即一个函数是另一个函数的参数,例如“=IF(OR(RIGHTB(E2,1)=1 , RIGHTB(E2,1)=3 , RIGHTB(E2,1)=5 , RIGHTB(E2,1)=7 ,RIGHTB(E2,1)=9),男 ,女 )”。 其中公式中的 IF 函数使用了嵌套的 RIGHTB 函数,并将后者返回的结果作为 IF 的逻辑判断依据。 名称和标志 为了更加直观地标识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我们可以给它们赋予一个名称,从而在公式或函数中直接引用。 例如 “B2:B46”区域存放着学生的物理成绩,求解平均分的公式一般是 “=AVERAGE(B2:B46)”。 在给 B2:B46 区域命名为 “物理分数 ”以后,该公式就可以变为 “=AVERAGE(物理分数 )”,从而使公式变得更加 直观。 给一个单元格或区域命名的方法 是:选中要命名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鼠标单击编辑栏顶端的修订于: 20200425 By Benzhao 16 / 87 “名称框 ”,在其中输入名称后回车。 也可以选中要命名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单击 “插入 → 名称 → 定义 ”菜单命令,在打开的 “定义名称 ”对话框中输入名称后确定即可。 如果你要删除已经命名的区域,可以按相同方法打开 “定义名称 ”对话框,选中你要删除的名称删除即可。 由于 Excel 工作表多数带有 “列标志 ”。 例如一张成绩统计表的首行通常带有 “序号 ”、 “姓名 ”、 “数学 ”、 “物理 ”等 “列标志 ”(也可以称为字段 ),如果单击 “工具 → 选项 ”菜单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