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米箱梁安装工艺(713)内容摘要:

架振动正常,机构运转平稳,卸载后机构和机架无残余变形。 上述试车结果良好,可做超负荷 10﹪的试验,试验项 目和要求与上述相同。 造桥机主桁承载 试 验 造桥机主桁承载 试 验 的目的有二,其一是 检验造桥机使用的安全性,其二是 检测 造桥机的 各项 使用参数 , 以指导 施工。 造桥机主桁承载 试 验 详见《 YZ1500t 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拼装检查及加载试验方案》。 ( 五 )、湿接缝底模、外模板初就位 在下托梁安装就位后、节段梁安装前, 利用提梁吊机电动葫芦吊装 湿接缝底模、外模板 上下托梁 初就位 , 湿接缝外 侧 模板 在下托梁上 可 与主桁临时连接 固定, 保证稳定。 ( 六 )、 节段梁的运输 节段梁预制 龄期达 28 天后即可架设安装。 梁段 从预制厂运输到造桥机 尾部的喂梁区需经过 的 路径 是 : 预制厂→提升站→桥面→造桥机尾部的喂梁区。 梁段运输则根据不同的路径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 ① .预制厂→提升站 : 节段梁运输 采取运梁车作水平横移的方式进行。 即先布置 运梁 横移轨道( 运梁 轨道轴线与提升站横轴线重合,与预制厂纵向中心线 斜交,交角约 19176。 ;运梁轨道在与 梁厂 160t 龙门吊机走道 交叉 处则采取高低错开方式,运梁轨道布置在龙门吊机轨道下方 ) ,将交叉处龙门吊机轨道断开,将运梁车开进装梁位并用楔子抄 紧滚 轮作临时固定,再将龙门吊机轨道复位, 利用龙门吊机吊装节段梁上运梁车 (在吊装状态下利 用导链平拉等方式使梁体转动至与运梁车轴线基本重合) ,运梁车支承梁上梁体支承点 处用 50mm厚胶皮抄垫,节段梁在运梁车上固定好后则松钩 , 移开龙门吊机, 断开龙门吊机轨道,暂停施工便道交通,待运梁轨道畅通后,在信号员指挥下缓慢启动运梁车将节段梁横向运输进 160t提升站。 ② .提升站→桥面 :节段梁运输采取 160t固定式 提升 吊机垂直提升方式进行。 即利用 160t固定式 提升 吊机在运梁支架的一侧将梁体垂直提升超过桥面一定高度(约 50cm)后作短距离(约 10 米)的水平横移后 再 将梁体吊装放置在桥面上的载梁滑道上。 ③ .桥面→造桥 机尾部的喂梁区 : 节段梁运输采取连续千斤顶拖拉梁体在轨道上滑行方式进行。 即先在桥面上布置滑行轨道(双轨式,轨距 5米),在起运点轨道上布置载梁滑道 , 由 160t 固定式 提升 吊机将梁体吊装上载梁滑道 ,再布置拖梁牵引装置 ( 按跨在梁体前端布置锚固装置,安装连续千斤顶,利用梁体底板中央索孔穿牵引钢绞线 ,钢绞线采用 5 根φ ,钢绞线后端 锚固于梁体后端,前端 通 过 千斤顶 后 固 定在 千斤顶前端 ),启动千斤顶拖拉梁体在轨道上向前滑行,滑行一孔路段(约 50m)后,则倒运拖梁牵引装置至下一孔梁体上布置并拖拉前行,直至将梁体运送到 造桥机尾部的喂梁区内。 节段梁在吊装、运输过程中注意 事项 : ① .节段 梁吊装时 应 使吊具中心与梁段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吊装应平稳、缓慢、匀速。 ② .运梁车 装运节段梁时 , 应 使梁 体 重心与台车中心重合,以保证运梁台车均匀承重,当偏离值超过规定时应及时调整,并将台车限位装置(限制梁体与台车间发生相对位移)固定,防止节段梁在运输途中倾覆。 ③ .运输梁段途中,应控制行 进 速度, 且必须有专人随梁监护。 ( 七 )节段梁 吊装 就位 在安装第一片节段梁之前,将造桥机 两 端 四个 配重水箱充满水配重。 测量放样 ⑪ .在节段梁底板两端 测量放出断面中点(横向)、控制端线(纵向)。 ⑫ .造桥机中线放样。 在造桥机下托梁平台上测量放出该孔箱梁的纵轴线。 ⑬ .支承垫石 纵横十字轴线放样。 ⑭ .每片梁 在造桥机上 具体 位置放样。 在墩顶及造桥机下托梁平台上根据整孔箱梁的纵横轴线放样出每片节段梁的纵轴线及梁端线。 每片梁在造桥机上具体位置放样应注意设置预偏量。 根据设计要求,考虑预应力钢束及砼收缩产生的变形, 梁长按 比设计长 25mm设置 ,中间梁段按距固定支座距离内插,计算各节段梁 横向中心 距固定支座中心距离见下表 : 节段号 1 2 3 4 5 距离 L( mm) 750 24010 节段号 1′ 2′ 3′ 4′ 距离 L( mm) ⑮ .各节段梁支承点处 标高放样。 先测量布置在造桥机下托梁平台上的各节段梁支承点处初始标高 值 ,再 考虑设置挠度值确定 支承点处 抄垫厚度。 下挠度设置 值 设置需 考虑以下因素 : ① 为抵消预加应力引起的上拱,箱梁整孔组拼时须在梁跨中处设置反拱(下挠) ,各梁段支承处的反拱可按二次抛物线计算设置,反拱理论值按 15天预施终张应力, 60 天铺设二期恒 载计算,直线梁为 ,曲线梁为。 施工时可根据实际预应力施加时间及二期恒载上桥时间进行调整。 ②为抵消造桥机自重引起的下挠,箱梁整孔组拼时须在梁跨中处设置反挠(上拱)。 ③为抵消节段梁自重引起造桥机下挠,箱梁整孔组拼时须在梁跨中处设置反挠(上拱)。 ④为抵消 湿 接缝自重引起造桥机下挠,箱梁整孔组拼时须在梁跨中处设置反挠(上拱)。 上述② +③ +④相加值即为《 YZ1500t 型移动造桥机设计图》 设计说明中提供的△ 2(浇注湿接缝后梁底监测点竖向位移值)。 总下挠度 设置值即是 以造桥机主桁浇注湿接缝后的 竖向下挠度与消除预加应力引起的上拱而设置的反拱的叠加值。 各 节段梁支承点 处抄垫 及 布置 顶梁千斤顶 根据各支承点抄垫厚度计算值对各支承点进行抄垫,抄垫物采取砂箱,另外每个支承点 抄垫物旁布 设 100t 顶梁千斤顶一台。 对 两个梁端节 段 ( 9) 的支座端则在墩顶 上 设计 顶梁 位置布置顶梁千斤顶,调整千斤顶 顶 面标高 (等于 设计梁底标高 ) 后锁定千斤顶。 按顺序吊装节段梁就位 ⑪ .单孔梁的各节段梁的安装顺序:临时拆除前横联 3→ 3→安装前横联3→临时拆除后横联 3→ 7→安装后横联 3→ 4→ 6→ 5→ 2→ 1→ 9→ 8。 ⑫ .将节段梁 按架梁顺序 运输到造桥机喂梁区 ,由提梁吊机按顺序吊梁就位,安装过程中 利用导链等设备配合进行平面位置精确对位 ,使节段梁底板中线与实现在造桥机托梁上测放的中线重合,再落梁。 ⑬ .3节段梁安装 前 需 先拆除对应横联 3, 待 3节段梁 安装完后再 即 时恢复。 ⑭ . 9节段梁提梁到设计位置后,先在其被提升状态下将支座 安 装在1节段梁 梁 底 , 再精确对位落梁 ,将梁落在顶梁千斤顶上 (支座不受力,但支座地脚螺栓需插入支承垫石锚栓孔内)。 ⑮ .架梁过程中, 控制 每一节段梁 纵、横、竖向 偏差 均 不大于 2mm。 ⑯ .在吊装 节段梁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严禁节段梁与造桥机发生碰撞;②起重钢丝绳在起升过程中不得与造桥机上杆件摩擦;③落梁要轻,避免对造桥机产生冲击。 ( 八 ) 、支座安装 支座 布置 ⑪ .129~ 98墩 31孔节段拼装箱梁采用 TPZXⅣ 9000型盆式橡胶支座,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Ag= , 常温型( 25℃~ +60℃), 支座图号为《客货共线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通桥( 2020) 8056-Ⅳ,支座安装图号为 《客货共线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安装图》通桥( 2020) 8056。 ⑫ .每孔 双线箱梁采用固定支座( GD)、横向活动支座( HX)、纵向活动支座( ZX)、多向活动支座( DX)各一个 ,具体 支座布置参考 《有碴轨道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双线) 跨度: 48m(直、曲线)》福厦桥参( FXQC)035 中的专桥( 2020) 977030。 纵向活动支座( ZX) 和 多向活动支座( DX)顺桥向设计位移为177。 50mm, 横向活动支座( HX) 和 多向活动支座( DX) 横桥向设计位移为177。 10mm。 ⑬ .根据《新建铁路福州至厦门线 DK681+595 厦门跨海特大桥施工图变更设计》; 129~ 125墩间各孔箱梁固定端均设置在厦门侧,活动端设置 在福州侧; 125~ 98墩间各孔箱梁固定端均设置在福州侧,活动端设置在厦门侧。 ⑭ .预制梁采用改变上支座板顶面坡度的方式适应梁体的坡度要求,坡度分为三类: a、 0≤ i≤ 4‰:采用平坡; b、 4‰≤ i≤ 12‰:采用 8‰的坡度;c、 i> 12‰:根据实际坡度设置,预设坡度与实际坡度差不大于 4‰。 ⑮ .根据设计图纸, 129~ 128墩 跨间 箱梁坡度 i=‰, 128~ 127墩跨间箱梁坡度 i=‰, 127~ 126墩跨间箱梁坡度 i=‰, 126~ 98墩各跨间箱梁坡度 i=0‰。 ⑯ .支座采用预埋套筒和 锚固螺栓的 连 接方式,在墩台顶面支 承 垫石部位预留 地脚 锚栓孔,锚栓孔预留尺寸:直径应大于套筒直径加 mm20200 ,深度 为套筒长度加 mm20200。 预留锚栓孔中心及对角线位置偏差不得超过 10mm。 支座 工厂组装 技术 要求 ⑪ .盆式橡胶支座在工厂组装时,应仔细调平对 正 上、下支座板 (考虑预设支座预偏量,纵向及多向活动支座在工厂应沿顺桥向向远离固定支座方向设置 25mm预偏量;固定支座及横向活动支座不设置预偏量,只要求支座板上、下对正), 并预压 50KN荷载 后用上、下支座连接钢板将支座连接成整体。 ⑫ .支座在制造厂组装调试后,注明坡度大小。 支座进场检验 ⑪ .支座进场数量和型号清点,并记录在册; ⑫ .支座进场资料收集: a、支座出厂合格证; b、支座出厂检验报告; c、支座原材料检验报告; d、支座型式检验报告; e、支座使用说明书及装箱单; ⑬ .支座检验项目: a、 支座外形尺寸检验; b、支座型号检验(检验坡度和方向); c、支座外观检验; d、支座安装前,检查支座连接状况是否正常,不得任意松动上、下支座板连接螺栓。 特别说明:检查支座连接螺栓, 有 松动则需要厂家重新预压拧 紧。 ⑭ .检验资料整理,并报监理验收。 支座安装 结合施工采用的设备,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梁调高盆式橡胶支座( TGPZ)安装图要求采用测力千斤顶辅助落梁。 ⑪ .架梁前复核 支承 垫石的标高、位置、尺寸, 支座 锚栓孔位置、深度、十字线 , 跨度等是否满足要求。 ⑫ .凿毛支座就位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清除预留锚栓孔中的杂物,安装灌浆用模板,并用水将支承垫石表面浸湿,灌浆用模板可采用 钢 模板,底面设一层 4mm厚橡胶防漏条,通过 打膨胀螺栓设锚 栓联结固定在支承垫石顶面。 钢模安装方式如下图: 4 厚橡胶防漏条钢模支座锚拴50mm ⑬ .设置 活动支座错动量 ,以 调整顶板与底板(或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 活动支座错动量 分两部分考虑: ① .活动支座应按梁的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梁未完成的收缩徐变产生的错动量,调整顶板与底板(或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 错动量按 《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 TB1021399) 条 公式计算:   salTT   0 式中 ,  — 顶板与底板(上下座板)的计算错动量( cm);  — 线膨胀系数,成 品梁为 105/℃; l — 梁跨度 ( cm); T — 架梁时温度(℃); 0T — 收缩徐变完成后顶板与底板(上下座板)中线重合时的计算温度(简称计算温度,℃),其值可取为 alTT 20 活平  其中 , 平T — 年度中最高和最低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活 — 梁端部下缘因活载产生的纵向位移( cm), — 换算温度( ℃),也可取为:成品梁为 10℃ , s — 成品梁未完成的收缩徐变值( cm) , 其值可按本规程附录 P和现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TBJ 2)计算。 ② .考虑梁体张拉压缩, 活动支座错动量 应计及 支座预偏量 13mm。 ⑭ .提梁吊机吊装 1节段 梁 就位 前,将支座 用螺栓与 1节段梁 底 连接牢固 ,上支座板与梁底预埋钢板之间不得留有间隙。 ⑮ .支座与 1节段梁 底 连接牢固后,吊装 1节段 梁 就位。 将箱梁落在临时支撑千斤顶上,通过千斤顶调整梁体标高。 支座安装时,在 1节段 箱梁 梁端 按 专桥( 2020) 977031 图所示位置 安置 两 台 100t 测力千斤顶,先对箱梁施加 10t左右的顶力(两个顶的顶力必须相等)以消除间隙,然后将箱梁完全落于千斤顶上,检查、调整 两顶 反力与平均值相差不超过177。 5%,同一端支点高差不超过 2mm。 且顶梁时在千斤顶上加垫 600 600 20mm 厚的钢板。 注意顶梁过程应缓慢进行,防止因千斤顶受力不均造成梁体侧倾。 1节段 箱梁架设后,相邻梁跨梁端桥面之间的相对高差不得大于 10mm,箱梁桥面高程不得高于设计高程,也不得低于设计高程 20mm。 ⑯ .支座就位后,在支座底板与桥墩支承垫石顶面之 间应留有 25mm 的空隙,以便灌注无收缩高强度灌注材料。 ⑰ .在 各节段梁体线 形(中线及标高) 调整 完毕 后 且 湿接缝浇注前, 采用重力灌浆方式灌注支座下部及锚栓孔处空隙。 灌浆 步骤及方法如下: ① .灌浆通道布置 灌浆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