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吨/年矿渣超细粉生产线建设工程内容摘要:

风(上升承载气体)送入位于立磨上部的高效动态选粉机,分选出粗粉和细粉。 细粉(即成品)随出磨气体送入袋收尘器收集,由空 22 气斜槽输送机送至矿渣粉库。 动态选粉机选出的粗粉喂入磨盘上再次粉磨。 为了节能和除铁,一部分物料由磨盘周边的排料装置排出立磨,经称重喂料机计量、斗提机提升、铁器除铁后,重新喂入立磨内循环粉磨。 出磨气体经袋收尘器收尘后由排风机排出,一部分经烟囱排入大气,一部分与热风炉制备的热风混合循环使用。 (4) 热风制备 立磨烘干所需热风由 燃煤 热风炉制备。 a.燃料:煤 粉 b.供热能力 :最大 46 106 KJ/h,最小 27 106 KJ/h; c.热风炉出口热风温度:< 400℃ 热风炉的燃烧段设计为 外包钢板,内砌耐火砖,烧嘴入口以圆筒的切线方向安装。 热风炉的烧嘴采用 原煤 烧嘴。 该烧嘴采用 原油 点火。 d.调温段设计有调温蝶阀,调节蝶阀开度,依靠负压吸入冷风,确保出口温度达到要求。 热风段为圆管,管 外包保温棉,再用铝箔纸包裹,以利保温。 e.热风炉系统设有安全放风烟囱、气动快速气动阀,以备急用。 (5) 矿渣 粉储存和散装 来自立磨车间的矿渣粉 由空气斜槽输送至入库 提升机 入口,经提升机提升,经库顶空气斜槽转运 分别 送 至两座Φ 15m 钢板 库 储存。 汽车散装装置设在矿渣粉库 库 底,库内设有 库底 充气装置,物料在气力作用下经卸料器卸料送到汽车散装机装车, 成品(散装矿渣粉)发货 计量 由设于 地磅房 的汽车衡完成。 23 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见表 34。 表 34 物料平衡表 物料 名称 水分 (%) 配比 (%) 生产 损失 (%) 物料平衡 (吨 /吨水泥 ) 干基 湿基 每小时 每天 每年 每小 时 每天 每年 熟料 粉 350,000 矿渣 12 100 2 1102 306123 1252 347867 商品矿渣 粉 43 1032 300000 物料储存量和储存期 表 35 物料 储量和储期 表 物料名称 储存型式及规格 储存量 (t) 储存期 (d) 湿矿渣 堆场 5000m2 11200 湿矿渣 圆库 2Φ6 210 石灰石 圆库 2Φ6 450 粉煤灰 圆库 2Φ6 矿渣粉 圆库 2Φ153 7780 车间工作制度 各车间工作制度见表 36。 表 36 车间工作制度表 序号 车间名称 周期 班次 备 注 1 原料 储存 及 输送 连续周 3 2 配料站 连续周 3 3 矿渣 粉磨 连续周 3 4 矿渣 粉 储存及散装 连续周 2 散装视来车情况 全厂主机设备 全厂主机设备表见表 37。 24 表 37 全厂主机设备 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技术性能 生产能力 (t/h) 台数 年利用率(%) 1 立磨 细度 450m2/kg 电机功率: 1800KW(6KV) 43 1 2 热风炉 供热能力: 107KJ/h (产量 45t/h,入磨水分: 15%) 随立磨配套 1 3 气相脉冲 袋收尘器 处理风量: 230000m3/h 入口 含尘量 : 320g/Nm3 出口 含尘量 : 25mg/Nm3 气体温度: 90℃ ( Max:120℃ ) 收尘器阻 力: 1450Pa 总过滤面积: 3427m2 过滤风速: 随立磨配套 1 4 排风机 风量: 240000m3/h 全 压: 6500Pa 含尘量: 30mg/m3 介质密度: 电机 功率: 630kW( 6KV) 随立磨配套 1 5 汽车散装机 120~ 150 2 总图运输 交通运输 公司 位于。 交通运输 十分便捷。 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的总平面布置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合理,顺畅 ; 注意风向、朝向、减 少环境污染。 根据以上原则,设计经多方案比较形成推荐方案 (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 本工程主要由原料 储存和输送 、 矿渣 粉磨车间、矿渣粉储存散装 等生产设施及相应的 电 气 室,空压站、 循 环水泵房、热风炉等辅助设施组成。 25 本工程建设 场地 布置 形成三个功能区:原料区、生产区和 厂前 区。 原料区在 厂区的 南侧,与北侧的粉磨生产区及成品区平行布置,粉磨生产区与成品区由东向西串联布置。 原料区 布置有矿渣、石灰石等原料堆场。 在堆场的北侧布置有石灰石 、粉煤灰 及矿渣 配料 库。 生产区 布置立磨 粉磨、收尘风机房 、 热风炉和矿渣粉成品库。 在立磨南侧布置有辅助生 产设施压缩机室和循环水泵房。 考虑厂区后期发展规划, 备 件库和机修车间形成联合建筑,布置在生产区的西北部。 厂前区布置在场地的东北部,与厂区出入口相连,厂前区布置有综合办公楼。 综合办公楼除行政办公外,还设有化验室和中控室。 场地除本期厂区用地外,其它空地均作为后期建设预留发展用地。 建构筑物之间通道均满足防火、交通和各类管线 布置 要求。 结合地形和 厂区 的运输条件 ,厂区北侧设置一个出入口,与厂区公司 公司南 环 路相连接。 本工程 厂区 占地面积 公顷。 竖向布置和场地排雨水 该建设场地在原 高速线材生产线 建设 时已经进行粗平,场地平坦,场地局部有外来堆砌土方。 在场地四周边缘地带,有较大陡坎。 本 次竖向 设计方案 采用连续式平土,平坡式布 置。 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 计算 为 万 m3,其中挖方量为 万m3,填方量为 万 m3。 场地排雨水采用道路及 排水 沟 排水,厂区雨水由西南 排向东北 排 26 水 , 场地设 %的坡度。 雨水由厂区东北角 和厂区污水合流后 排出厂外 公司 排水管网。 工厂运输 (1) 厂外运输 本设计厂外运输的主要原料矿渣及成品矿渣 粉 均采用汽车运输,厂外运输量为 万吨 /年,其中运入量为 万吨 /年,运出量为 30万吨 /年,详见表 39。 表 39 年运输量一览表 万吨 类别 物料名称 年运量 运输方式 运入 运出 运入 运出 矿渣 35 - 汽车 - 石 灰石 - 汽车 - 成品 矿渣 粉 - 30 - 汽车 总 计 30 汽车运输所需车辆全部利用社会车辆,本设计不增加厂外运输车辆,仅增设一台 80 吨汽车衡设在成品区出厂处。 (2) 厂内运输 厂内道路 规划为 环形布置,可通达 各个生产工序。 本期考虑到节省建设投资,道路采用尽端式布置。 道路采用郊区形路基断面,混凝土路面结构,主干道路面宽为 7 米,次要道路面宽为 米, 出入口为 10 米宽, 道路转弯半径为 9 米。 绿化及消防警卫 27 厂区绿化对于改善工厂生产环境,美化厂容,减少污染有极积的作用。 厂区绿化以行道树为主,在原料区及散装库周围辅以绿篱及小片绿地,树种选择当地抗尘品种,绿地可植花种草及观赏性树 木。 在厂区周围布置高大乔木,减少厂区粉尘对外部的影响,在场地挡土墙和边坡下部种植地附植物,增加厂区主体绿化,全厂 绿化面积为,绿化系数 20%。 厂区新建 米高围墙与原厂区 挡土墙相连 封闭, 在厂区北侧有和东侧修 建 米高围墙 ,有挡土墙段将围墙直接做在挡土墙上,不做基础,其余均为有基础围墙。 主要技术指标 总图运输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310。 表 310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ha 2 建构筑物及堆场占地面积 ha 3 建筑系数 % 4 厂内道路长度 M 其中:主 干 道路 (10m/) m 70/460 辅助 道路 (、 ) m 303 5 土石方量 万 m3 其中:挖方 万 m3 填方 万 m3 6 绿化系数 % 20 7 绿化面积 ha 28 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的范围为 30 万吨 /年矿渣超细粉生产线的供配电、电力拖动、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调节、自动控制及照明、防雷接地等。 供配电 ( 1)供电电源 生产线电源由厂外道路北侧 110KV 变电站采用电缆埋地的单回路供电方式供给,进线电压 6KV。 ( 2)负荷估算 设备总装机容量 3730KW. 其中: 6KV 高压电机 2430KW; 380V 低压设备 1300KW; 计算负荷 2580KW; 年耗电量 15900000KWh; 吨矿渣电耗 53KWh/t. ( 3)功率因数补偿 对高压电机线路采用单机就地补偿,使其功率因数≥。 对 线路采用在电气室低压母线侧用静电电容器进行集中补偿,使功率 因数≥。 供配电系统 根据工艺流程及负荷分布情况,在新厂区内设 两 个电气室:粉磨 29 电气室、 配料站电气室。 在粉磨电气室设 一 台 S91000/6/变压器。 配料站 电气室电源由 粉磨 电气室中的一路低压回路引来。 在粉磨电气室内设置 6KV 配电所,直接向高压电机及 6/ 变压器供电。 在各电气室内安装低压电控柜、低压电容补偿柜、 DCS 现场站等。 各低压用电设备由电气室内低压电控柜放射式供电。 电力拖动 高压绕线式电机采用液体变阻器起动, 55KW 以上的低压绕线式电机和鼠笼型电 机分别采用频敏变阻器和数字式交流软启动器启动,其它低压电机一般采取直接启动。 电机调速可采用变频调速装置等进行调速。 电气节能 选用节能电器,对供电系统尽量采用就地无功补偿,以减少线损。 对要求调速的设备选用变频调速方式。 生产过程自动化 ( 1)控制水平 采用目前性价比比较好的 PLC 型 DCS 系统,对全生产线进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通过设在中央控制室内 CRT 和键盘进行监控操作,完成全生产线电气设备的顺序逻辑控制和过程参数检测、自动控制。 ( 2)控制方案 a、控制系统: DCS 系统由现场级和中 央控制级组成。 ① 现场级 主要完成电机顺序逻辑控制,执行工艺过程动态参数采集,以及 30 SPC 调节,并通过高速数据总线与中央控制级操作员站通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 DCS 控制系统。 ② 中央控制级 中央控制级设有操作员站,并配有打印机等设备,对工艺生产线整个过程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操作人员用键盘及 CRT 对工艺生产整个过程进行操作管理。 ③控制方式 在集中控制方式下,按工艺流程及设备保护要求,将所有用电设备分组,各设备按预定时间间隔连锁起停,各设备的备妥、 运行和故障状态均可在中央控制室操作员站的 CRT 上显示。 另外,每台设备设有供调试、检修及紧急停车用的机旁按钮开关盒。 b、现场仪表 现场仪表主要由一次元件、变送单元、执行机构等组成,主要设有温度、压力、流量、料位、震动等测点,选用先进可靠的智能仪表。 c、工业电视 在矿渣堆场、配料站、磨机喂料、成品库等处设置摄像头,并在中央控制室配置工业电视进行监控。 电气照明 ( 1)照明电源采用 380/220V 三相四线制,车间照明选用白炽光源的工厂灯具,控制室选用荧光灯具,室外选用高压钠灯。 ( 2)主要车间设 36V 干线变压器,用于检修照明等安全电源。 导线选择及敷设 31 6KV 线路采用 YJV YJV226 交联聚乙烯电缆,低压电缆采用VV VV221 聚氯乙烯电缆,控制电缆采用 、 聚氯乙烯控制电缆。 生产线室外主要采用桥架架空敷设,局部采用直埋敷设。 厂区道路照明采用电缆埋地敷设;车间采用电缆桥架、穿管直埋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防雷与接地 ( 1)防雷 本工程按三类建构筑物防雷等级设计。 ( 2)接地 10KV 高压系统设接地保护;低压配电宜采用 TNCS 系统; DCS系统设独立接地装置。 给水和排水 给水 (1) 用水量计算 本项目用水量包括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 a. 生活用水 本项目不考虑建设职工生活区,故生活用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 根据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标准的规定,职工生活用水量标准按40L/人 班,淋浴用水量按 60L/人 班考虑, 约 7m3/d。 浇洒道路和场地用水量采用 天 ;绿化用水量采用 32 天 ,共约 40m3/d。 故生活用水量为 47m3/d。 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