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洲季风 冬季 夏季 东亚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南亚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四、季风气候特征 △冬季风――寒冷干燥 △夏季风――高温多雨 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变化 五、季风与农业 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167。 北非撒哈拉、西亚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西部等南北回归线附近 15~ 30 度,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的大陆中西部,是一片沙漠。 但同纬度的亚欧大陆南部和东部,却是兴旺发达的农业景象: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鱼米之乡”,印度恒河流域也是人口稠密的农业区。 2.中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夏季偏热,冬季偏冷 锋面雨带的移动 与各地雨期 东北、华北-- 7月、 8月 长江流域-- 6月~ 9月 珠江流域-- 5月~ 10月 【例题】 读我国 4城市的 1月、 7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回答: (1)在 A、 B、 C、 D四城市中,位于南部沿海地区的是 D ,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是 B ,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是 C ,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A。 (2)我国北方气温年较差比南方 大。 (3)我国降水集中在 夏秋 季节。 南方的雨期比北方 长。 季风与旱涝灾害 降水集中,夏季易涝,冬春常旱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南涝 北旱 冬季风--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 思考 :下列图表分别为纬度相近的巴黎与哈尔滨的冬季景色,以及两地各月的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 以巴黎与哈尔滨为例,比较温带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巴黎 气温 (℃ ) 3 4 6 9 13 17 18 18 14 10 6 3 14 48 40† N 降水 (mm) 38 30 40 43 53 58 60 60 51 58 46 43 哈尔滨 45 40† N 气温 (℃ ) 19 15 5 6 14 20 23 21 14 6 7 16 降水 (mm) 4 5 11 24 38 78 160 97 66 28 7 6 167。 我国东北 1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低 14~ 18℃。 167。 漠河 1月平均气温- ℃,(平均最低- ℃)江河冰层厚大 ; 利物浦 1月平均气温 ℃,(平均最低 ℃)冬季航运正常。 专题 12 台风、寒潮和梅雨 一、东南沿海的台风 气旋及其天气特征 热带气旋的等级 中心风力< 8级 热带低压 中心风力 89级 热带风暴 中心风力 1011级 强热带风暴 中心风力≥ 12级 台风或飓风 台风的结构和形成条件 螺旋云带、台风眼壁、台风眼 世界台风分布 台风多形成于纬度 5~ 20 度间的热带洋面 登陆我国的台风路径: 1)西移 2)西北移 3)转向 谁为台风取名 我国提供的 10个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海棠。 讨论: 台风会带来哪些危害。 台风对人类生活就没有好的一面吗。 二、上海的寒潮 上海的寒潮标准 (1)24小 时内降温 10℃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 5℃ (2)24小时内降温 7℃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 6℃ 反气旋及其天气特征 寒潮出现的时间 : 秋末至第二年春初 冷空气南下:每隔 3~ 8天南下一次 大寒潮:平均每年 4次 寒潮影响的地区: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影响上海的寒潮路径 思考: a、强寒潮对上海有什么灾害性影响。 b、寒潮与商机 、寒潮与疾病、保健有什么关系。 三、江淮的梅雨 锋:冷暖气流相遇的交界地带 气压状况 低气压 气流状况 气旋 水平气流 四周→中心 旋转方向 北半球 逆时针 中心气流 上升 天气 阴雨 例 台风 气压状况 高气压 气流状况 反气旋 水平气流 中心→四周 旋转方向 北半球顺时针 中心气流 下沉 天气 晴朗 例 伏旱、寒潮 15 冷锋--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名称 锋面雨带位置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天气 冷锋 锋前、锋后 大风、阴天、雨雪、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暖锋――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名称 锋面雨带位置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暖锋 锋前 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形成的锋 天气--阴雨连绵 ( 1)江淮准静止锋―― 6月中旬到 7月上旬;江淮地区 ( 2)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云贵高原 思考: 当副热带高压的轴线如图所示时,江淮地区的天气情况如何。 专题 13 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温室效应 大气对地面 保温作用原理 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透明; 对地面长波辐射强烈吸收; 大气逆辐射又把一部分热量还给地面,部分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主要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氟利昂 甲烷 一氧化二氮 臭氧 温室效应作用百分比(%) 53 20 13 6~ 7 8 全球变暖的趋势 全球变暖的影响 a)海平面上升 ①沿海低地、岛屿受被淹威胁 ②加剧海岸侵蚀 ③河道淤积,排洪不畅 ④沿海城市排污系统失效 ⑤咸水入侵,土壤次生盐渍化 b)引起世界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世界农业结构的变化 ①高纬度气候变暖,降水增加 ――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②中纬度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荒漠化 ③中低纬海区气温升高,台风增加――频度、强度 ④传染病流行――霍乱、疟疾、脑炎、黄热病、登革热„ 减小全球变暖的一般对策 a)改变能源结构――煤的气化技术、使用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 b)加强绿化――禁止砍伐森林,植树造林 c)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先行控制排放,并在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发展中国家 京都议定书―― 1997 年 12 月 11 日日本京都会议 发达国家应在 2020年把 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1990年减少 %,其中美国削减 7%,欧盟 8%,日本 6%。 波恩协议―― 2020年 7月波恩会议允许发达国家用森林植被抵消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二、城市热岛与雨岛 16 城区气温比四周郊区气温要高,各月平均气温高 ~ ℃。 测到最大热岛强度,上海 ℃,北京 9℃,温哥华 11℃,柏林 ℃,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市 14℃。 (中高纬度大中城市热岛强度大) 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 ①人为热量――工厂、家庭炉灶、空调、采暖、汽车尾气、人体呼吸 ②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 ③烟尘、雾和低空云量多,不利于散热 ④下垫面增温快,储热多,蒸发 、蒸腾消耗热量少,通风散热差――不透水不吸水的水泥、沥青、砖石;地表湿度小、水分少;建筑物密集。 2.城市雨岛 城市雨岛的形成原因 ①热岛效应,上升气流强 ②凝结核多,低云多 ③下垫面粗糙,延长雨时 三、酸雨 酸雨的概念: PH值≤ 酸雨危害: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农田土壤酸化、贫瘠化,有毒重金属污染增强,粮食、蔬菜、瓜果大面积减产,使建筑物和桥梁损坏,文物面目皆非。 世界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中国 我国酸雨区--南方 专题 14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一、地 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 纵波 (P)――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介质 横波 (S)――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 另外,波速与介质密度和弹性程度等有关 不连续面 (1)莫霍面:大陆地下平均 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2)古登堡面:地下 2900千米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 软流层--地下 70至 400千米处地震波低速层 3.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地幔、地核 ( 1)地壳 ①岩石组成; ②厚度不均; ③双层结构 上层―-硅铝层(花岗岩 类)--广泛见于大陆地壳,大洋地壳缺失 下层―-硅镁层(玄武岩类)--大陆与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 2)地幔 ①铁镁硅酸盐类组成; ②软流层 (a) 位于上地幔上部(约地下 60至 400千米深处) (b) 岩浆活动和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 3)地核 17 ①铁、镍等重金属元素组成; ②外核近液态、内核为固态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 ( 90多种) 氧( 1/2)、硅( 1/4)、铝、铁、钙、钠、钾、镁(占 %) 微量:铜 Cu- %;金 Au- 5 107% 二、岩石 岩石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冷却凝结形成 岩浆 ――地壳深处或上地幔,成分复杂,硅酸盐为主,富含气体,呈熔融状态 熔岩 ――喷出地表后流动;或实验室熔化 侵入岩 喷出岩 形成位置 地壳内部 地表 结晶时间 充分 不充分 结晶颗粒 粗大 细小 构造特点 致密块状 常含气孔 典型岩石 花岗岩 玄武岩 沉积岩 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1)特征―― 有层理构造;常含化石 ( 2)常见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石 灰岩 分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岩 早先形成的岩石→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成分变化、结构改变、重新结晶→变质岩 ( 1)特征 --常有片理构造 ( 2)常见变质岩 ――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花岗岩――片麻岩 黄山--花岗岩;张家界--石英砂岩;泰山――片麻岩 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长石、石英、云母 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再 到新的岩浆的形成,这就是岩石 圈物质的循环。 三、矿物 概念 摩氏硬度表 滑石 1 石膏 2 方解石 3 萤石 4 磷灰石 5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 18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 地质条件下 , 结合成具有 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的 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的识别: 晶体形状―――石英、黄铁矿 颜色―――――赤铁矿、孔雀石 条痕―――――赤铁矿、黄铁矿 光泽―――――金属、玻璃 比重―――――黄金 解理与断口――云母 硬度―――――指甲 2~ 常见造岩矿物 石英; 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 矿产 ――岩石 形成过程中, 有用 矿物 富集 起来,形成矿产 一定的矿产总埋藏在一定的岩石类型中 #金刚石 岩浆岩 石墨 沉积岩 石油 变质岩 专题 15 板块运动 解释地壳运动发生、发展、分布、动力来源的学说――全球构造理论。 当代最盛行――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 60年代兴起,被称为地质学革命。 基本思想 20世纪初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1、主要论点 ① 泛大 陆分裂(二、三亿年前曾连在一起) ② 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 ③ 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 2、主要论据 ① 大西洋两岸的相似性――大陆轮廓、地质构造、古生物 ② 古冰川遗迹 ③ 大地测量――欧美距离拉开 3、大陆漂移说的冷落与复活 评价: ①创见:大规模水平漂移,地球生机勃勃 ②问题: A、力的来源,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 离心力最大处是重力的 1/300万, 引潮力也有限,澳大利亚大陆 70亿亿吨 B、美洲西海岸硅铝层下凹成海沟,陆地硬的硅铝层褶皱成山 C、二三亿年前的褶皱山脉如何解释。 复活: 20 世纪 50年代古地磁学研究发 现: ( 1)同一大陆,不同时期,磁极位置不同。 (磁极迁移) ( 2)欧美磁极迁移曲线不重合 二、海底扩张学说 1、主要证据 ① 海岭被发现 正长石 6 石英 7 黄玉 8 刚玉 9 金刚石 10 19 ② 海底岩石年龄 ③ 地磁异常 2、主要论点 ① 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 诞生 处 ② 地幔物质对流运动牵引海底不断 扩张 ③ 大洋地壳遇大陆地壳时,向下俯冲 消亡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海。20xx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
. 95. I think you might like to...我想你可能会喜 ,灯想 ……. I think you might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new album. 我想你可能会想知道一些关于这张新专辑的介绍 . 96. I think you39。 d better... 我觉得你最好 ……. I think you39。 d
播。 它们在相遇后,彼此穿过,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彼此都没有受到影响。 观察一下:在它们相遇过程中,绳上质点的最大位移出现在什么位置。 每个点都有可能 达到这个位移吗。 在同一根绳子上,各种频率的波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 去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算工作。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数 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我处利用 VPN网络技术在全校各二级财务单位推广财务处理实时系统后,着力根据各二级财务单位的使用情况,适时优化信息系统,还顺利完成了教职工基础数据库升级工作,以方便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对相关财务信息的实时查询。 同时,为促进学校“校园一卡通”方案的早日实施
会组织的作用,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 凡涉及到职工切实利益的都要召开馆务会,并在图书馆网页上进行公示。 同时,图书馆工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今年 5月组织职工赴乌鲁木齐天大峡谷踏青,在学校运动会上组织职工积极参 与比赛项目,并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为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促进和谐图书馆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见第二册 P47〕。 九、气体的性质 :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 T= t+273 { T:热力学温度 (K), t:摄氏温度 (℃) } 体积 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 1m3= 103L= 106mL 压强 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
高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最佳方案第一学期 认识 “你、我、他 ”……………………………………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换个角度看问题 …………… …./ 63 、我有我风采 ……………………………………………/ 124 、学会管理时间 ……………… 遵逮辅虞载蔗恩姨椎道钠颗谨说皂尔妨虎乾良囚拎旱僻条拴鉴藏腻式窟酮聋妙神芋巷污帚传聚蘑掸晒会灭廉憎读辜嚏礼办嘉肥身日砧典致椒披兢凛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