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电大建筑结构考试小抄内容摘要:

截面尺寸较大。 () 三、简答题 B 1. 半砖隔墙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答: ⑴ 半砖隔墙构造上要求隔墙与承重墙或柱之间连接牢固,一般沿高度每隔 500mm 砌入 2∮ 4 的通长钢筋,还应沿隔墙高度每隔1200mm 设一道 30mm 厚水泥砂浆层. 2. 变形缝有哪几种形式。 在设置时三者有何一般要求。 答: ⑴ 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展缝三种形式。 ⑵① 伸缩缝要求建筑物的墙体、楼 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分开。 ② 设置沉降缝的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都要断开,沉降缝两侧应各有基础和墙体,以满足沉降和伸缩的双重需要。 ③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基础可不断开,但平面较复杂或结构需要时也可断开。 防震缝一般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但当地震区需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须按防震缝构造要求处理。 通常情况下,伸缩缝的缝 宽最小,防震缝最大。 C 1 .窗(门)框的安装方式和特点。 答: ⑴ 安装方式:分为塞口和立口两种方式。 塞口是在墙砌好后再安装窗(门)框,采用塞口时洞口的商、宽尺寸应比 窗框尺寸大 20~ 30mm。 ⑵ 立口在砌墙前即用支撑先立窗(门)框然后砌墙,框与墙的结合紧密, 但是立橙与砌墙工序交叉,施工不便。 2 .窗框在安装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⑴ 窗框在墙上的位置,一般是与墙 9 D 1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何区别。 答: ⑴① 地震震级:地震的震级是地震的强烈级别,它是地震是时震源处释放能量的多少来确定的 ②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各类建筑物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⑵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的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等因素有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是怎样的。 答:防潮处理的构造做法通常是:首先在地下室墙体外表面抹 20mm厚的 1: 2防水砂浆,地下室墙体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饱满;并在地下室地坪及首层地坪分设两道墙体水平防潮层。 地下室墙体外侧 周边要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 ,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防水性能。 答:一是骨料级配混凝土,是采用不同粒经的骨料进行级配并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 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不密实而出现的渗水通路,提高防水性能;二是外 加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人加气剂或密实剂以提高抗渗性能。 F 1. .防潮层的位置如何具体设置。 答:情况一:水平防潮层一般应在室 情况二:当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碎石、炉渣等)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 1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各起何作用。 答:钢筋起内拉力,混凝土起内压力 2.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破坏通常分为哪两种情况。 它们的发生条件和破坏特点是怎样的。 答: ⑴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破坏通常分为大偏压破坏和小偏压破坏。 ⑵ 当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得不太多时,发生的破坏属大偏压破坏。 这种破坏特点是: ① 受拉区、受压区的钢筋都能达到屈服,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能达到极限压应变。 ② 当偏心距较小或很小时,或者虽然相对偏心距较大,但此时配置了很多的受拉钢筋时,发生的破坏属小偏压破坏。 这种破坏特点是:靠近纵向力一端的钢筋能达到受压屈服,混凝土被压碎,而远离纵向力 10 那一端的钢筋不管是受拉还是受压,一般情况下达不到屈服。 裂的措施。 答: ⑴ 增加防水剂; ⑵ 采用微膨胀; (3)提高密实性:控制水灰比,加强浇注时的振捣等。 通常在哪能些部位设 置分格缝。 答: ⑴ 设置分格缝的目的在于防止温度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 ⑵ 位置设置在温度变形允许的范围 3.根据纵筋配筋率不同,简述钢筋混凝土梁受弯破坏的三种形式及其破坏特点 ? 答: ⑴ 适筋梁的破坏特点是: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经过一定的塑性变形,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是延性破坏。 ⑵ 超筋梁的破坏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前,受压区混凝土已先被压碎,致使结构破坏,是脆性破坏。 ⑶ 少筋梁的破坏特点是:一裂即坏,即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马上屈服,形成临界斜裂缝,是脆性破坏。 的作用 和设置位置是什么。 答: ⑴ 作用:从竖向加强楼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 体的抗变形能力。 ⑵ 位置:主要在外墙转角以及 3. 何谓墙、柱的高厚比 ? 影响实心砖砌体允许高厚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答 :⑴ 墙、柱的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柱边长 h的比值。 ⑵ 影响允许高厚比的主要 因素是砂浆强度等级、砌体类型、横墙间距、支承条件、砌体的截面形式和构件的重要性等有关。 ,设置隔离层的目的是什么。 隔离层常用的构造做法是什么。 答 :⑴ 设隔离层是为了减 少结构层变形及温度变化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 宜在结构层与防水层间设一隔离层使 二者脱开。 ⑵ 隔离层可采用铺纸筋灰、低强度等级砂浆,或薄砂层上干铺一层油毡等做法。 J。 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答: ⑴ 单独基础: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地基承载力不低于 80kPa; ⑵ 墙下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墙下,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 如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墙,或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⑶ 柱下条形基础:用于上部结 11 构 为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地基承载力偏低时; ⑷ 片筏基 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 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 ⑸ 箱形基础: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 上多层建筑时; ⑹ 桩基础:当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 就要考虑桩基础形式。 28. 简述多层砌体房屋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的特点 ?答 :(1)横墙间距可以加大,房间的使用空间 较横墙承重体系增加,但横墙间距受现浇板的跨度和墙体截面的限制不宜太大。 (2) 纵、横墙承受的荷载比较均匀、常常可以简化基础的类型,便于施工。 (3) 纵、横两个方向的空间刚度均比较好。 1.简述梁的斜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以及其破坏条件。 答: ⑴ 剪跨比较小时或剪跨比适中但配箍率过大时,发生斜压破坏; (2)剪跨比较大或配箍率较小时,发生斜拉破坏; (3)剪跨比适中,配箍率合适时发生剪压破坏。 2.简述随着配筋率的变化,梁的破坏形式的变化及各自的破坏特征。 答: ⑴ 随着配筋率的增大,出现少筋、适筋、超筋三种破坏形式。 ⑵① 少筋梁的破坏特征为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迅速开展,构件即宣告破坏; ② 适筋梁的破坏特征为受拉钢筋先屈服,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为塑性破坏,破坏前有预兆; ③ 超筋梁的破坏特征为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此时受拉钢筋尚未达到屈服强度,少筋和超筋破坏均为脆性破坏。 用。 答: ⑴ 柔性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从下至上依次有: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⑵① 结构层:屋面承重层; ② 找平层:使基层平整,防止卷材凹陷或断裂;③ 结合层 :在基层与卷材胶粘剂间形成一层胶质薄膜,使卷材与基层胶结牢固; ④ 防水层:屋面防水; 3结构的竖向体系有哪些。 各自有何特点。 适用范围。 答: ⑴ 柱体系(无梁):不合理 ⑵ 排架结构体系(柱与梁铰接):有失稳的可能性,水平抵抗力比较小 ⑶ 框架结构体系(柱与梁刚接): ⑷ 墙体系(用一片墙代替一个柱) ⑸ 筒体结构体系(四片墙围成一个封闭筒体) 17 简述在偏心受压构件中,附加偏心钜和初始偏心钜是如何取值的。 答: ⑴附加偏心钜取 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 1/ 30两者中的较大值,即 ea=max(h/ 30,20). ⑵ 12 初始偏心钜取为附加偏心钜和外力产生的偏心钜之和,即 ei=e0247。 ea。 造做法如何。 答:卷材防水在施工时应首先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然后把卷材沿地下室地坪连续粘贴到墙体外表面。 地下室地面防水首先在基底浇筑 C10 混凝土垫层,厚度约为l00mm。 然后粘贴卷材,再在卷材上抹 20厚 1: 3水泥砂浆,最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 墙体外表面先抹 20mm厚 1, 3水泥砂浆,冷底子油,然后粘贴卷材,卷材的粘贴应错缝,相邻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 l00mm。 卷材最上部应高出最高水位 500nmm 左右,外侧砌半砖护墙。 L 1. 楼地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如何。 各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⑴ 地面层是分隔建筑物最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壤的水平构件,地面层从下至上依次由素土夯实层、垫层和面 层等基本层次等组成。 其次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