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物流配送方案内容摘要:

通过激光辨别上面的条形码,把他们送到该送的地方去,传送带上一天输出的货物可达 20 万箱。 对于零散的商品,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商品应该被送往的商店,来取这些商品,并将取到的商品放到一个箱子当中,以避免浪费空间。 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装货平台,可供 130 辆卡车同时装货,在另一端是卸货平台,可同时停放 135 辆卡车。 在装货平台,公司卡车将从传送带上出来的商品送达到其负责的各区域相关门店,每店一周约收到 1— 3 卡车货物, 60%的卡车在返回的途中,又捎回沿途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商品(俗称为 “ 公交车方式物流 ” )到物流配送中心。 在卸货平台,公司卡车又将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商品送进物流配送中心,在货架不同位置存放,到沃尔玛商店提出要货计划后,再通过公司卡车送达到其所在地。 配送中心 24 小时不停地运转,许多商品在配送中心停留的时间总计不超过 48 小时。 配送中心每年处理数亿次商品, 99%的订单正确无误。 这样为沃尔玛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 在推广使用 RFID 电子标签后,供应商按照沃尔玛配送中心发来的订单分捡好商品,交付运送;在商品通过配送中心的接货口时, RFID阅读器自动完成进货商品盘点并输 入数据库。 配送中心在按照各个分店的要求进行配货后,商品被直接送上传送带装车;在商品装车发往 10 分店的途中,借助 GPS 定位系统或者沿途设置的 RFID 监测点,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商品的位置与完备性,从而准确预知运抵时间;运抵门店后,卡车直接开过接货口安装的 RFID 阅读器,商品即清点完毕,直接上架出售或暂时保存在门店仓库中,门店数据库中的库存信息也随之更新。 商品一旦进入到 RFID 阅读器覆盖的场所, RFID 系统就自动承担起商品的电子监控功能,有效地防止商品失窃现象。 由于顾客改变了购买决策而随意放置的商品,也可以通过覆盖分店 的 RFID 阅读器找到由店员归位。 顾客选购商品后,只需将购物车推过安装有RFID 阅读器的收银通道,商品的计价即自动完成。 随着商品减少,装有 RFID 阅读器的货架即自动提醒店员进行补货。 这样,商品在整个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过程中就变成了一个完全透明的体系。 图二 :配送中心基本作业流程 11 沃尔玛的自营车队 为了取得充分的灵活性、为一线商店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摆脱第三方运输公司的影响,沃尔玛不失时机地扩大了自己的车队规模。 沃尔玛的送货车队也可能 是美国最大的。 为满足美国国内连锁店的配送需要,沃尔玛在国内拥有近 3 万多个大型集装箱挂车、 6000 多辆大型货运卡车, 24 小时昼夜不停地工作。 公司运输卡车全部安装了 GPS卫星定位系统,调度中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掌握这些车辆及货物的情况。 沃尔玛通常为每家分店的送货频率是每天一次,而凯玛特平均 5天一次。 这使得沃尔玛在其竞争对手不能及时补货时始终保持货架的充盈。 一般来说,物流成本占整个销售额的 10%左右,有些食品行业甚至达到 20%或者 30%。 但是,沃尔玛的配送成本仅占它销售额的 2%,而凯玛特是 %,西尔斯则为 5%。 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技高一筹赢得了竞争优势。 沃尔玛用一种尽可能大的卡车,大约可能有 16 米加长的货柜,相当大,比集装箱运输卡车要更长或者更高。 如果你过到美国,在公路上可能就会看到有沃尔玛的车队,你会看到它有多大。 沃尔玛的车辆,都是自有的,而且这些司机也是沃尔玛的员工。 他们在美国各个州之间的高速公路上运行,而且车中的每立方米都填得满满的,这样非常有助于活尔玛节省成本。 沃尔玛的车队大约有五千名非司机员工,还有 3700 多名司机。 车队每周每一次运输可以达七千到八千公里,而且是三百万 公里无事故的。 沃尔玛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来对车辆进行定位,在任何时候, 12 调度中心都可以知道这些车辆在什么地方,离商店还有多远,同时他们也可以了解到某个产品运输到了什么地方了,还有多长时间才能运到商店,沃尔玛可以精确到小时。 沃尔玛知道卡车在哪里,产品在哪里,就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沃尔玛的信息系统 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各个企业为了有效的管理并获得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全方位地投入,零售连锁企业为了有效地管理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分店,更是如此。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沃尔玛在 2020 年 11 月 23 日一天,这家有 40 余年历史的零售公司卖出了超过 亿美元的商品。 它拥有 4457 个仓库, 3 万个供应商,每年的销售额超过 2170 亿美元,而这种规模的企业相当大一部分的竞争优势是由它自己开发的集中式信息系统提供的。 这套信息系统不仅为沃尔玛带来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并且帮助公司保持了在零售业中最低的费用结构。 沃尔玛的信息系统一直领先于全球:沃尔玛最早使用计算机跟踪存货( 1969 年),全面实现 ( 1974 年),最早使用条形码( 1980 年),最早使用 CM 品类管理软件( 1984 年),最早采用 EDI( 1985 年),最早使用无线扫描枪( 1988 年),最早采用电子防盗系统 EAS( Ele 世界零售业 ctron Article System)。 沃尔玛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 ( 1)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 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 13 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用户通过 DBMS 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 DBMS 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 2)射频技术( Radio Frequency),可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 ( 3)条形码( Bar Code) ,主要是对物品进行识别和描述; ( 4)自动补货系统( Automatic Replenishment) ,使供应商对了解其所供应的所有分门别类的货物及在其销售点的库存情况,从而自动更总补充个销售点的货源; ( 5)销售时点数据系统( Point of Sale) ,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的销售信息(如商品的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顾客等),并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传送到有关部门(如公司总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供应部门等),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 6)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指企业间利用通信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 ( 7)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主要是利用电子通 信来传递数据信息,产生托运单、定单和发票,并通过供应商、配送者和客户的信息系统,得知最新的定单、存货、和配送情况; ( 8)有效客户反馈技术( 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 ,使信息和货物的交换更快捷、更有效、更可靠,让客户有更多选择高质量、新鲜货物的机会,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9)快速反应技术( Quick Response) ,减少商品到销售点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 ,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效率. 此外,沃尔玛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就拥有自己的卫星系统。 卫星通信系 统可支持从支票确认到自动订货,再到传递销售信息和会 14 计信息的所有连锁店运营领域,这样,连锁店遍布各地的电脑工作站、电子收银机、信用卡读卡器、条形码扫描装置均可互相联系。 还可以监控到全集团的所有店铺、配送中心和经营的所有商品及每天发生的一切与经营有关的购销调存等信息,利用一种统一的产品代码 UPC 代码( Universal Product code)对货品进行管理。 通过通信卫星,能实时地对销售情况、物流状况等进行监控,及时向全球沃尔玛各门店发布紧急和重要的通知,并与供应商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 正是由于建立在强大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高效运行的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商品的成本,实现 “ 天天平价 ” 的营销策略,真正的帮顾客省钱,让利于消费者。 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的贡献 顾客之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