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氧气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摘要:

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对道路进行警戒, 严格限制出入。 迅速切断泄露源,特别小心防止任何可燃物或衣物被氧气饱和而 起火。 防止气体积聚,对现场抽排或强力通风 禁止任何火源。 环境保护措施:无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臵材料:小量泄露: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大量泄露:设臵警戒,加大通风,泄漏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保持警戒,待环境含氧量低于 23%后撤销警戒。 第 7 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臵: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个体防护等 措施参见 “SDS第 8 部分 ”。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 泄漏到工作场所外空气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易燃 物(乙炔、甲烷等)、自燃物质、遇水燃烧物品、腐蚀性物品混储。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臵,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放,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者在刚离开富氧环境后,不许立即使用明火区。 充装氧气的气瓶、液压罐禁止充装其他气体或液体。 应随时保持气瓶、液压罐内外的清洁,不得沾染油脂任何其他污物,检修和工艺处理盛气 容器之前,必须将氧气进行臵换,当氧气体积含量降到 23%以下方可开始工作。 储存:不 燃性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 未制定 标准;前苏联 MAC( mg/m3):未制定标准;美国 TLVSTEL:未制定标准 监 测 方 法 : 无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 工 程 控 制 方 法 : 密 闭 操 作 , 提 供 良 好 的 自 然 通 风 条 件。 呼 吸 系 统 防 护 : 一 般 不 需 特 殊 防 护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 护手套 眼 睛 防 护 : 一 般 不 需 特 殊 防 护 皮 肤 和 身 体 防 护 : 穿 一 般 棉 质 作 业 工 作 服 特殊防护措施:避免高浓度吸入 第 9 部分 理化特性 第 10 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存储和使用,稳定 危险反应: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 混合物。 应避免的条件:明火、高热、易燃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