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婺黄a2标施组文字内容摘要:
季施工填料。 ③ 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 不小于 3%的 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压实。 ④ 雨季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 3m。 ⑤ 雨季中应尽可能避开在低洼地段的土质路基,高填地段的土质路基、工程地质不良地段路基施工。 d. 雨季开挖路堑将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① 路堑开挖前,必须做好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② 雨季开挖路堑须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 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 30cm 厚,待雨季过后再整修到设计坡度。 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 随填。 ③ 雨季开挖路堑至路床设计标高以上 30~ 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 待雨季过后再挖至路床设计标高后压实。 ④ 雨季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 边坡应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层层刷坡,并应随时核对其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利用挖出的石碴填筑路堤。 ⑤ 雨季中应尽量避开深挖土质地段、工程地质不良地段。 圬工砌体构造物施工 本合同段的圬工砌体主要为路肩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及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均为 号浆砌片石砌体。 挖基 根据基坑数量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施工 方法及机具。 对于挡土墙基础,因其挖方量大而以挖掘机械为主,人工进行底部和周边清理,护面墙、水沟、护肩、护脚采用人工挖基。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a) 浆砌构造物所用材料及砂浆混合料应先进行试验,并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5 (b) 除石质地基外,一般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均须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测试,特别对软塑状态的粘土地基更应加强测试工作,若基坑开挖后基底地质与设计不符,经试验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时,及时报请工程师按工程师指示进行处理,绝不给工程造成质量隐患; (c) 当基坑开挖后出现渗水情况时应及时抽水,保证基底不被水浸泡。 不准水中下基; (d) 砂浆拌合一律使用砂浆拌合机拌合并采用质量比计量,已凝结的砂浆不准使用; (e) 支砌工艺严格按座浆法分层嵌缝挤浆,禁止灌浆施工方法,砂浆必须饱满,浆砌工程采取四方挂线,用自制坡度板严格控制背坡比,每砌筑高度达 1m 时现场检查一次断面尺寸;不在砌体上抛掷或凿打石块; (f) 所有砌筑石料表面均不得有泥土、水锈,砌体面石采用两顺一丁,砌体内外层须交结连成一体,不允许产生外圈自成一层的互不咬接现象 , 圬工外露面的片石需凿面,勾凹缝; (g) 按设计要求或在地质断面变化处设置沉降缝,缝的内外必须垂直、整齐、上下贯通,不得出现相 互咬口现象; (h) 按设计设置泄水孔,孔口规格保持一致,孔底内高外低,不准出现倒坡灌水现象,洞应畅通,并在入孔处设置反滤层; (i) 圬工告一段落或收工时应对砌体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7d。 圬工砌体的施工工艺详见 《浆砌圬工构造物施工工艺框图》。 桥梁工程 本合同段有特大桥 1 座,即上溪头特大桥,分左右两幅结构。 其左幅上部结构为 26 40m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薄壁墩、桩基础,肋式桥台、桩基础;其右幅上部结构为 25 40m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薄壁墩、桩基础,肋(柱)式桥台、桩基础。 大桥 2 座:下 溪头一大桥,其左右幅上部结构分别为 7 30m 和 6 30m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双柱(薄壁)墩、桩基础,柱式桥台、桩基础。 下溪头二大桥左幅,其上部为 6 20m 钢筋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双柱墩、柱式台、桩基础。 本标段桥梁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为上溪头特大桥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的浇筑,其施工方法为移动式模架浇筑施工。 对于下溪头一大桥和下溪头二大桥的现浇箱梁,由于其墩身高度均在 30 米以下,则 16 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利用碗扣支架进行浇筑。 混凝土采用搅拌楼集中拌和,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或砼泵车泵送,将搅拌站砼分别送往 各桥施工位置及预制场。 桥梁基础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合同段桥梁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共有钻孔桩 156 根 /,其中陆地钻孔灌注桩 152 根 /,水中钻孔灌注桩 4 根 /60m。 水中钻孔桩为下溪头一大桥左幅3号墩和右幅 2 号墩的钻孔桩,根据地质资料,该处水深均小于。 本合同段钻孔灌注桩采用冲击钻和反循环钻钻机施工。 ( 1)平整场地 : 本合同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对于陆地上的钻孔桩,施工前先清除地表杂物,换除软土,整平压实钻机位置的场地。 对于下溪头一大桥的 水中钻孔桩,在枯水季节施工,由于在枯水季节该处水深在 ,钻孔灌注桩拟采用砂袋围堰、筑岛法施工。 施工前首先用塑料编制袋筑岛围堰,围堰的高度要高出水面常水位 1m以上,在围堰上搭设钻机工作平台,埋设护筒。 待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并且在施工墩身高出洪水位水面,桥梁下部工程施工完成时再拆除围堰。 围堰筑岛和拆除清理,要和当地河道、水管部门协商,待批准后方可筑岛,并在规定的时间拆除围堰。 ( 2)埋设钢护筒 : 经测量放样精确定出桩中心位置,然后埋设钢护筒,护筒长度 3~ 4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 30~ 50cm,在水库或河 流附近边上的钻孔灌注桩,其护筒顶面要高出水面 上,并且其孔内水位要保持在高于水面水位 1m 以上。 钢护筒直径大于桩径 20~ 30 ㎝,并在钢护筒上标记确定桩中心位置,同时在护筒四周引出护桩,以便钻孔时随时检测桩心偏差。 ( 3)钻机钻孔 : 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钻孔施工宜采用冲击钻钻孔,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17 造浆 : 使用短的临时护筒进行施工时,钻孔中需充满泥浆。 再开钻前备足 倍所需泥浆用的粘土或膨润土,造浆并将泥浆池蓄满备用。 钻机安装就位 :先将钻机设于桩位处,将钻机底盘调平同时使钻机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使其 偏差小于 2cm。 钻孔 : 钻进前先检查钻头直径,若过小应及时补焊,每台钻机配有备用钻头,备用钻头应小于工作钻头 1Cm,以免卡钻 ,在钻进时每班都需对钻具进行检查。 钻头经过粘土层时,中速钻进,泥浆宜稀,穿越砂性土时,宜低速钻进,泥浆宜稠;若遇上粘土并夹有卵石、砾石,低速钻进,控制泥浆稠度。 为防止塌孔,冲击钻宜采用小冲程钻进,冲程、锥头重量适当。 钻孔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如实反映桩基地质情况。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一经开钻,不得停止作业。 钻孔时要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 ,要提取渣样,判明土层,及时记录并与地质断面图核对。 因故停钻,应及时将钻头提出孔外。 清孔 : 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可进行清孔工作,应尽量缩短成孔与清孔之间的时间,以免钻渣沉淀造成清孔困难或塌孔。 拟采用换浆法清孔,在钻孔完成后以导管作为吸泥管外设高压风管将孔底钻渣清除干净,当孔底沉渣较厚且较坚实时,可适当加大送风量并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 仍不能清除干净时,须用喷射法配合。 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防止塌孔。 ( 4)钢筋骨架及导管的安装 : 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车间中按设计图纸的要 求加工。 根据桩长,钢筋骨架可分为数节,每节 9m 左右,每 或按图纸设计要求设加强箍筋一道,每节骨架钢筋应合理搭配,同一断面钢筋搭接不大于 50%,钢筋需接长时可采用闪光焊接对焊。 在骨架主筋侧焊有钢筋耳朵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钢筋骨架安装就位后,可利用护筒或钻 18 机底盘固定。 导管首次使用前应先进行试拼并作加压试验,压力不小于 ,以后每次灌注 30~40 根桩后对导管等灌注设备要检查一次。 在护筒口设有导管导向定位装置,以保证导管与孔位同心。 导管直径选用Φ 30cm,第一节 4m,其余每节 2m,并配 1~ 2节 1m 导管。 ( 5)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采用砼拌和站集中拌和,用砼搅拌运输车运抵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进行灌注,在导管上口设置有储料斗和漏斗,漏斗上口与护筒口之间距离一般为 4m,导管下口距离孔底一般为 25~ 40Cm。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 储料斗和漏斗储存够满足首批砼数量,同时在砼输送泵及拌和机料斗储存一定数量的砼时,即可打开活门。 为了增加砼的流动性及首批砼顺利灌注,前两斗料为水泥砂浆。 储料斗和漏斗中砼冲出活门全部下落后,宜将导管下降 10~ 20Cm, 以增加导管埋置深度。 灌注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导管在砼内的埋置深度为 2m<埋深≤ 6m,每灌注一定数量的砼应检查砼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当砼灌注面接近和进入钢筋骨架时,要特别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在砼刚到达钢 筋骨架位置时,要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砼的冲击力。 灌注的砼顶面标高应比设计桩顶标高多加 ,以后在开挖后将桩顶的松散砼凿除,在砼灌注完毕后即可将护筒拔出。 在砼灌注全过程中都应有专人记录,并按规定的表格详细填写。 (6)泥浆处理 : 泥浆在钻孔中可将钻渣挟带出孔外,在沉淀池中沉渣,施工时处理 好钻渣及泥浆的排放问题,保证不造成环境污染,不乱堆乱放。 具体处理方法为:①用挖掘机在适当的位置挖出深坑,将沉淀出的钻渣深埋并恢复原地形、地貌。 无法深埋时可运至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允许的地点排放;②泥浆用专门加工的泥浆运输车运到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允许的地点排放。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见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19 钻孔灌注桩施工顺序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孔→清孔→安装钢筋笼及导管→灌注混凝土 ( 1)基坑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遇石方时小炮爆破开挖。 按超挖 15cm,换填 10cm 厚砂砾土压实整平,再用 5cm 厚 C15 混凝土抹平做承台底摸,然后再在其上放样定位、弹线。 同时凿除桩头,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 2)系梁模板加工及安装 承台工程属于外露工程,承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组拼,接头处均采用中Φ 12 螺栓连接;模板安装前要用刮刀及砂纸清理干净,脱模剂采用涂刷新机油。 安装时精确定位,保证标高及几何尺寸心须满足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 ( 3)钢筋制作 钢筋在加工棚加工,汽车运至现场,人工绑扎安装;为保证施工精度,在进行承台钢筋安装时,将立柱钢筋准确固定在承台内,并用 M10 砂浆垫块支垫并绑扎 牢固。 ( 4)混凝土灌筑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用砼搅拌运输车运抵施工现场,搭设滑槽入模,机械振捣密实,顶面抹平压光。 桥梁下部构造 钢筋砼柱式墩 由于本合同段的桥梁在旱季时,在桥的墩位处基本为旱地,因此墩身施工在枯水季节采用旱地施工作业的施工方法。 ① 圆柱式桥墩, 施工时 采用定型钢模板,翻模施工。 为便于拆卸,钢模板每块加工成1/3 圆状;钢模板每节长 3 米。 施工时, 8 米以下部位采用吊车装拆模板, 8 米以上部位采用人工手拉葫芦拆模和安装。 每次拼装完成后,校核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达到设计和规范 要求后,加以固定,从而保证墩身的位置和垂直度。 ② 高墩垂直度的控制:拟采用全站仪的极坐标法和激光铅直仪的投影法两种控制方法对墩身的墩位和垂直度进行控制。 全站仪法是根据控制网上的控制点以及墩身平面位置的 20 设计坐标反算出距离和方向角,利用控制点直接进行墩身平面位置的控制;激光铅直仪的投影法是在墩身四周制作稳定坚实的固定平台,然后用全站仪的极坐标法在墩身四周测设几点作观测标志,在此标志上安置激光铅直仪,即可校核每一节墩身的倾斜度,为了防止外界因素对固定平台上点位的影响,在施工期间要定期检核固定点位。 在雾天或全站仪视线模糊、视线长时采用激光铅直仪的投影法。 ③ 模板水平度的控制:用水平仪或水平尺进行检核。 ④ 墩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集中加工,运抵现场后,现场绑扎,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冷挤压法连接。 钢筋在使用前要进行钢材的原材检验,对于焊接接头,每批钢筋要按规定要求进行钢筋焊接接头和冷挤压接头的的检验,达到规范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 ⑤ 墩身砼在拌和站集合拌和。 砼搅拌运输车运抵施工现场, 8 米以下的墩身砼采用起重机吊吊斗、人工配合入模,对于 8 米以上的墩身砼,采用砼地泵泵送入模。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要振捣密实。 ⑥ 在墩身施工接近到顶部时,要在接近墩顶 1 米左右的部位预埋大型工字钢,做为墩顶盖梁施工支架的牛腿支撑,便于墩顶盖梁的施工。 ⑦ 墩身外观质量的控制: 墩身外观质量的控制从模板的质量、砼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缝的处理质量等方面控制。 模板的质量:采用大面钢模板,涂刷高效脱模剂,保持模板清洁,模板的上、下拼缝间无鼓包、焊疤,光滑平整。 桥梁圆型墩柱必须采用定型模板,其中大桥、特大桥要求模板每节长度不短于 3m,且满足连续浇筑砼要求。 砼的施工质量:砼施工要求振捣密实,严禁漏振或过振。 ⑧ 墩身施工缝的处理:①在每节砼施工时, 要求砼注满且将砼中的孔状悬浮物挤出仓外,并在覆盖新的砼前凿毛去除浮浆,露出新鲜砼。 ②设计及拼装模板时,必须考虑施工缝处模板涨模因素,并采取措施,不产生接头漏浆。 桥墩施工完成一节,在拆模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覆盖,一方面进行墩身砼养生, 21 同时在系梁施工时对砼外观进行保护。 墩身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准备墩顶盖梁的施工。 桥墩的施工顺序为: 钢筋绑扎 模板拼装 模板校核 浇筑砼 养生 本合同段 上溪头特大桥墩身及下溪头一大桥部分墩身属于薄壁墩结构,采用翻模施工,每。江西省景婺黄a2标施组文字
相关推荐
)。 10kV侧:单母分段接线。 变电站布置方式A类区域采用全户内变电站布置。 B类区域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外变电站布置。 C类区域采用半户外或全户外变电站布置。 D类区域采用全户外变电站布置。 其他原则(1) 同一变电站中同一级电压的主变压器应该满足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 (2) 当变电站内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达到规定的台数和容量以后,如负荷继续增长,一般应采用增建新的变电站的方式提高电网供电能力
搬闲慎负腋囚聊耗来磷压禄孝泰恶骡束旅瘟庸袜杜蜗式冒辣将隅赶誊府矗硝寡怎颧疾询敞慕救叁录居便倒晒操飘润寒控评耶虹十啄宏奴莆赔么 安全管理目标责任落实考核办法 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 (201版 )1江苏省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 2020版)江苏省建筑安全监督总站编制目 录 1.安全管理基本资料 …………………………………………………………………………………………… (
D. while 51. A. suitably B. cheaply C. simply D. hardly 52. A. nervous B. lucky C. equal D. eager 53. A. putting up B. picking up C. setting up D. looking up 54. A. Bosses B. Assistants C. Managers D
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尹之潜等 [13]对一个 1/5缩尺的 10层装配式大板结构模型和一个 1/6缩尺的 14层装配式大板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当输入 El Centro地震波 后,发现结构的破坏主要发生在预制构件连接的部位,说明连接位置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部位。 当输入双向地震作用时,对应模型的边缘构件破坏比单向地震输入时要严重,建议实际结构的角柱应适当加强。 姜洪斌 [14]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