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连接的方法及受力性能研究开题报告内容摘要:

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尹之潜等 [13]对一个 1/5缩尺的 10层装配式大板结构模型和一个 1/6缩尺的 14层装配式大板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当输入 El Centro地震波 后,发现结构的破坏主要发生在预制构件连接的部位,说明连接位置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部位。 当输入双向地震作用时,对应模型的边缘构件破坏比单向地震输入时要严重,建议实际结构的角柱应适当加强。 姜洪斌 [14]对一个 3层足尺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拟静力子结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恢复力特性,结构开裂后刚度下降缓慢, 5 无突变,开裂部位出现在底部弯矩最大处,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设计规范进行受力计算,层间位移比满足高层结构水平位移限制。 根据 PKPM 试算结果得出,在规 定的高度范围内结构在小震作用不会发生明显破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陈惠玲等 [15]对预制整体带边框剪力墙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延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对预制剪力墙的抗裂性、裂缝开展、带边框剪力墙强度计算、墙的恢复力曲线、水平位移和延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该结构形式可用于新建的预应力、普通钢筋混凝土多高层框架房屋的抗震结构体系,也可用于旧建筑震后的修复与加固。 陈彤等 [16]介绍了一栋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对其结构性能目标、整体设计原则、结构抗震验算、预制墙板设计等问 题给予阐述。 文中指出完全等同现浇剪力墙结构,不考虑预制墙板的结构功能的做法都会使问题简化,然而对结构设计都是不经济和不合理的。 建议装配式建筑规范修编时适当考虑基于性能目标的设计方法。 陈锦石等 [17]对一个 4层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空间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模型为 1/2缩尺,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承载力及刚度均远高于规范要求及设计结果,屈服荷载远高于设计地震剪力,试件在中震作用下仍保持弹性状态,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在实际应用方面(见图 1),万科集团较早即开始了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的探索和试点,先后向香港及日本学习,目前主要形成了两大技术: ( precast concrete ) 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全预制混凝土构件,如阳台、楼梯、空调板、部分内隔墙板等; ( precast concrete form ) 技术,即预制混凝土模板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模以及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等。 中南集团引自国外预制混凝土技术,结合我国设计要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 NPC( new precast concrete) 技术体系。 宇辉集团基于剪力墙竖向连接专利技术“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 搭接连接”,形成了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西伟德混凝土预制 (合肥 )有限公司引进德国“ doublewall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system”技术,形成了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构件分为叠合式楼板、叠合式墙板以及预制楼梯等 [18]。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研究: ( 1)随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范围的扩大,会在一些抗震设防区域使用,或者随国家地震区划图的调整,使得原有建筑的抗震设防标 准提高,因此,仍需对预制装 6 楼梯 图 1 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其抗震性能的好坏是该结构形式得以推广应用的关 键问题。 7 ( 2)相对于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存在更大量的水平接缝、竖向接缝、边框节点等连接问题,有效、可靠、施工方便的连接方式是保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安全、正常工作的前提,目前对于连接方式主要集中在“湿连接”,而对于“干连接”的研究较少。 ( 3)对现浇剪力墙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带边框的组合剪力墙结构试验研究,例如型钢边框、钢管混凝土边框、钢筋混凝土柱边框等,结果表明带边框组合剪力墙结构能够改单一抗震防线为多道抗震防线,可 以有效提高剪力墙的整体抗震性能,因此,可以将带边框的形式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较少,对其节点、接缝、整体试件的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值得深入研究。 ( 4)虽然国内颁布了一些地方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规范标准,但仍需出台一套完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施工、抗震的国家级规范或行业标准 [19]。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主要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存在大量的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等接缝连接问题。 根据相关试验研究表明,接缝连接处是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薄弱部位 ,因此如何对接缝进行有效、可靠的连接就尤为重要。 针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接缝的连接,分析对比已有的连接方式在受力性能、抗震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我国目前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连接方式进行统计比对,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提出改进与提高的有效建议。 主要的工作如下: ( 1)分析对比当前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接缝连接技术。 通过大量分析对比,探讨各自的优缺点。 ( 2)结合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状况,对国内目前所使用的典型接缝连接方式的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