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内容摘要:
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 LEB)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汇流排。 天线塔因子 Tower factor() 表示沿 RBS 天线塔流过通信导线束雷电流百分比的因子。 图 2 7 屏蔽系数 Shielding factor(η ) 表示 RBS 内由于 CBN 导体的屏蔽作用使通信回路内感应电压衰减的因子。 几 何平均半径 Geometric mean radius (rˊ ) 导体的几何平均半径是一个假想的筒形导体的半径,该导体的筒壁极薄,无内部磁通但其外部磁链与原导体的总磁链(内部 +外部)相同。 ( )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DF 英文全称 数字 配线架 EBB 等电位连接带 ERP 接地基准点 GPS 全球定位系统 LEB 局部等电位连接汇流排 LEMP 雷电 电磁 脉冲 LPS 防雷系统 LPZ 防雷区 MET 总接地汇流排 MOV 氧化锌 压 敏电阻 PE 保护地 RBS 无线基站 RF 射频 RRU 拉远 射频单元 4 一般 原 则 无线 基站设备可能遭受雷击的主要端口 雷电可以从 无线 基站通信设备四个端口影响 无线基站 的正常工作,由图 3 所示: 8 1) 电源端口 : 包括站点内与供电电源连接 的各种设备 ( 如 各类通信设备、 变压器、配电箱、稳压器、整流模块、空调、照明系统等 ) 的电源端口 、交直流拉远端口。 2) 信号 /控制 端口: 站点内各种设备传输 信号 口、监控信号口、控制信号口等。 3) 天馈 线 及天馈 馈电 端口 : 无线基站 的各类天馈信号接口, 如 天线、 GPS、北斗 等。 4) 接地端口: 设备的接地端口。 基站 雷击的 主要因素 无线基站系统 防雷 接地 采取的 措施 应根据以下 主要因素来 确定 : —— 基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城市、郊区、山区 ,或 易遭受雷击 的地区 ; —— 基站所处地区的年雷暴日; —— 雷电 保护 区的划分; —— 基站的分类 ( 机房建筑物与铁塔的 关系) ; —— 铁塔或桅杆 ; —— 公共建筑物 或 民用建筑物; —— 基站内所配置的设备与系统; —— 供电方式; —— 所在地的 供电 电压 波动 情况。 (破折号) 各类基站所处地 理环境的划分 5. 4. 1 一般 无线基站 防雷应根据其 所处地区的 地理 环境影响因素 (L 型、 M 型、 H 型、 T 型 )确定防护等级,另外应考虑 雷电 保护 区的划分、地理环境、年雷暴日、遭受雷击频次 、供电电压的稳定性、 基站重要性等影响因素。 1) L 型 (城市型) :闹市区、公共建筑物、专用机房且雷暴日为 少雷或 中雷区。 图 3 雷电的主要引入的端口 9 2) M 型 (郊区型) :城市中高层孤立建筑物的楼顶机房、城郊、居民房、水塘旁以及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基站,且雷暴日为中雷区及多雷区。 3) H 型 (山区型) :丘陵、公路旁、农民房、水田中、易遭受雷击的机房,且雷暴日 为多雷区及强雷区(包括中雷区以上有架空电源线引入的机房)。 4) T 型 ( 海岛、高山 型) :高山、海岛,且雷暴日为多雷区及强雷区。 基站雷电保护区的划分的参考结构 本标准所涉及的 RBS 其中一类基站参考结构用图 4 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到三个防雷区( LPZ)的划分。 1) LPZ0(包括 LPZ0A LPZ0B) 处于 LPZ0 区的设备包括: : 包括 天线塔、天线、外部架空 缆线、各类室外馈电线缆、低压配电变压器、接地系统。 2) LPZ1 处于 LPZ1 区的设备包括 : 包括 RBS 站房、埋地缆线、内部缆线。 3) LPZ2 处于 LPZ2 区的设备包括 : 包括 机柜及其内部设备。 注:防雷区的图示内容,并不代表 IEC建议中关于雷电保护区的划分的所有内容都被本标准所接纳。 图 4 RBS 防雷区的划分的参考结构 10 5 无线基站 系 统 及 设备 防雷接地 技 术 要求 无线基站 直击雷的保护 直击雷 接闪器的技术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形式 (专用机房、 公共建筑物、民用建筑物 ) 、基站的分类 、铁塔、 桅杆直击雷 防护 有三种方法 :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格: 1) 避雷针: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焊接制成,其高度应符合 GB50057 附录四保护范围计算要求,其 直径应不小于下列各值: 针长 1m以下:圆钢为 12mm;钢管为 20mm。 针长 1~ 2m: 圆钢为 16mm;钢管为 25mm。 2) 避雷网和避雷带: 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避雷带应 采用圆钢,圆钢直径应不小于 8mm,扁钢 截面积应不小于 160 mm2。 避雷网网格应不大于 5m 5m或 6m 4m。 并应保 证其每个交叉处的焊接点可靠电气连通。 直击雷保护的技术要求 ( 必须 改成应) 1)设有铁塔 、桅杆 或增高架的 无线 基站 应 采用避雷针保护 方式 ; 2) 铁塔的金属构件在 电气连接的情况下,不宜设置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雷电流 通过避雷针、塔身和塔脚入地; 3) 非金属天线塔 杆 应 采用 避雷针 及其 引下线 保护方式 ; 4) 基站设在 公共建筑物或民房 时,宜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格进行保护 ,不宜再设独立的避雷针 ,屋顶天线应利用抱杆自身的避雷针进行保护。 5)引下线应采用 截面积 不小于 95 mm2 的多股铜线 或 截面积不小于 4 mm 40 mm 的热镀锌扁钢。 6)按本标准 提出的方法实施 直击雷 防护时,也 宜 对 无线基站 的邻近 区域实施 雷击防护,无论这些雷击是击中大地或是击中入户服务设施。 7)天线 应 置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天线与抱杆应 电气连通 ,抱杆 应 接地 ()。 天馈线保护 的技术要求 1)所有缆线(同轴电缆、射频拉长电缆等)的屏蔽层应分别在天线 处、离塔(杆)处以及机房入口处外侧就近接地 ;如果机房入口与塔(杆)之间距离小于 2m,可以取消 离 塔(杆)处的馈线接地 ; 当 铁塔上的 馈线 或 其它同轴电缆长度大于 60m时,宜在铁塔中部增加一个接地点 , 室外接地排应直接与地网就近连接。 (下次会议 更深层次讨论) 2)自天线塔 引入机房 的所有电缆,应从同一窗口进入,并与安装在窗口处的接地排 做 等电位连接。 波导和同轴电缆的外屏蔽层应就近 与接地排相连。 接地排 应就近 与接地网连接。 3)当基站采用房顶铁塔 的方式时,馈线入口处的接地排 应 就近 接 至地网上, 不应 接至房顶的塔基。 4) 室外 和室内 基站设备的天馈端口 ,以及有源天线的交直流端口、控制 线 端口 应采取雷电防护措施,其耐雷击指标 应符合 表 2 的相关要求。 5) 有源天线 电缆在机房内部设备 端应 提供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 , 如 加装 SPD, 其 雷电防护性能技术要求见表 2。 11 进 站光缆防雷 接地 的技术要求 1)进入基站的光缆,其内部 所有 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 应 在 光接头盒或 ODF 子 架内与直接引自地网的接地排可靠电气连通 ,接地线采用不少于 16 mm2 的多股铜线。 2) 当光缆采用架空方式引 入 无线基站 时, 可采取 两种保护方式:一种是将 悬挂光缆的钢绞线通过加绝缘子将光缆的金属构件断开不接地 ;另一种是将 钢绞线直接接入基站地网。 3)在光缆 采用埋地 进入 无线 基站前,光缆 的金属构件应 在接头盒内部直接断开, 并 在接头盒内 将 引入机房侧的 光缆金属构件 就近与地网电气连通。 4)光缆进入机房后,如果有光缆接头盒,则光缆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在接头盒内接地,然后再引到光端机或综合柜中。 5)如果 光 缆进入基站后直接进入综合柜,应将光缆 金属加强芯 和金属护层直接接在 与机架绝缘的 专用接地 排 上,并用不少于 16 mm2 的多股铜线引到 站内第一级汇流排接地。 无线基站低压配电系统 雷电防护 技术要求 无线基站低压交流配电系统 1) 雷电防护 原则是多级保护、逐级限压 , 将雷电过电压限制在设备能承受的 范围内。 3)无线基站低压交流配电系统用 SPD 应符合 YD509820 YD/ 和YD/ 的要求。 4) 低压交流配电系统用第一级 防雷箱 应安装在总配电箱旁 (由通信运营企业配置) 具体配置要求参见附录。 在无线基站,第二级 (C 级 )应设在开关电源设备内部,其最大通流容量 不小于 40kA( 由通信设 备制造商提供 ), 两级保护器的退耦距离应大于 5m。 5) 进入机房的 电力电缆 应 埋地引入,如果架空引入,则应将 第一级 SPD 最大通流量增大一个等级。 6) 对于有铁塔的无线基站应将 第一级 SPD 最大通流量增大一个等级。 直流 拉远 系统 1) 直流拉远的电源线应采用屏蔽线缆,并且屏蔽层应 参照 节要求进行 接地。 2) 直流馈电线上下两端 应 采用 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 , 如 采用 两端口 1+1 直流 SPD, 其技术要求参考 表 4。 3) 为 室外 设备 供电的直流馈电线 应 在 直流 配电箱处 采用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 ,如 安装直流 SPD,其 技术要求参 考 表 4。 无线基站低压交流配电系统第一级 SPD 配置 表 1 无线基站低压交流配电系统 第一级 SPD 配置 技术指标 技术参数 不同环境影响因素下的技术指标 L 型 M 型 H 型 T 型 标称放电电流 (kA) ≥25 ≥30 ≥40 ≥50 12 通流容量( kA) ≥60 ≥80 ≥100 ≥120 防雷器分类 限压型 限压型 限压型 限压型 8/20s、 20kA 残压 (V) 1600 1700 1700 1000 保护方式 一端口 一端口 一端口 两端口 保护模式 3+1 3+1 3+1 3+1 两级串联 最大运行电压 (V) ≥320 ≥385 SPD 内部保护要求 热熔保护、过流保护 状态指示 应具有劣化指示、损坏告警、保险跳闸告警(箱式)、遥信、雷电 计数 等功能 无线基站 及其辅助 设备 雷电 防护的 技 术 要求 1) 无线基站设备端口都 应 具备相应的浪涌保护措施,其防护性能技术要求见表 2。 表 2 无线基站设备耐受混合波的雷电防护性能技术要求 条件要求 设备 设备端口 耐受混合波雷电防护性能指标 室内(浪涌) 判据 室外(抗雷电水平) 判据 分布式基站 BBU 端口 电源口 共模 2kV B 参 见 表 4 C E1 口 共模 2kV B 3kA C 信号及控制端口 1kV B 3kA C GPS 端口 / 5kA C RRU 端口 电源口 / 参 见 表 4 C 控制端口 / 3kA C RF(射频)端口 / 5kA C 基站设备 电源端口 共模 2kV B 参见表 4 C RF/GPS 馈线端口 / / 5kA C 信号及控制端口 1kV B 3kA C 智能天线端口 控制端口 / / 3kA C RF(射频 )端口 / / 5kA C 判据 A:设备应能够承受住规定量级的测试且没有损坏以及出现其它的紊乱(例如软件无法正常运行或故障保护部件的误动作),且在测试后设备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能够运行正常。 在测试期间不要求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判据 B:试验 全过程中, EUT的 功能或性能 允许 出现 暂时 的 降低,但是 应 能够自动恢复; 判据 C: 试验 全过程中, EUT的 功能或性能 允许 出现 暂时 的 丧失 或者 EUT复位 , 但 设备应 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 能够 自动 恢 复; 判据 D:完成测试后,设备应不会出现着火的危险。 如果出现任何损坏,应被限制在设备内一个很小的区域内。 2) 无线 基站 辅助设备 端口都 应 具备相应的浪涌保护措施,其应用在不同环境下的防护要求参考表 3。 表 3 无线基站辅助设备耐受混合波的雷电防护性能技术要求 13 条件要求 辅助设备 设备端口 耐受混合波雷电防护性能指标 判据 L 型 M 型 H 型 传输设备 电源口 1kV 2kV 2kV B E1 口 1kV 2kV 2kV C 监控设备 电源口 2kV1kA 4kV2kA 4kV2kA B 信号端口 C 判据 A:设备 应能够承受住规定量级的测试且没有损坏以及出现其它的紊乱(例如软件无法正常运行或故障保护部件的误动作),且在测试后设备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能够运行正常。 在测试期间不要求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判据 B:试验 全过程中, EUT的 功能或性能 允许 出现 暂时 的 降低,但是 应 能够自动恢复; 不允许系统复位 判据 C:试验 全过程中, EUT的 功能或性能 允许 出现 暂时 的 丧失 或者 EUT复位 , 但 设备应 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 够 自动 恢 复; 允许复位,允许。无线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相关推荐
任何选项。 ② VS文本编辑器可以配合 VS支持的语言 (包括 C),这样就可以智能检测错误 ,在输入代码时给出合适的推荐代码 ,这个功能称为 IntelliSense。 ③ VS 包括 Windows Forms 和 Web Forms 设计器 ,允许 UI 元素简单拖放 设计。 ‘ ④在 C中 ,许多类型的项目都可以用已有的“模板”代码来创建 ,不需要从头开始。
( 4) 填写完工报表,呈请甲方检视验收、签证。 ( 5)现场机具、余料撤场,收缴机具、清点数量、检查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按不同情况 提出处理意见。 剩余材料应整理捆绑,对易损易污材料加以保护,合理装车,避免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 5) 计算实际工程量,进行成本核算,作为今后估价的参考资料。 机 械 配 置 一 览 表 机械 名称 型 号 数 量 单机功率( KW) 功率合计( KW)
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尹之潜等 [13]对一个 1/5缩尺的 10层装配式大板结构模型和一个 1/6缩尺的 14层装配式大板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当输入 El Centro地震波 后,发现结构的破坏主要发生在预制构件连接的部位,说明连接位置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部位。 当输入双向地震作用时,对应模型的边缘构件破坏比单向地震输入时要严重,建议实际结构的角柱应适当加强。 姜洪斌 [14]对一个
财务责任证书(水污染) 为获得信息,不计分。 amp。 I 入港证书 协会名称: __________ 17 最低限度的安全人员配置文件(或类同文件) 一些 船旗 国没有规定最低安全人员配置要求,如果这样,此问题为“ NO”。 无人值班机舱证书 此问题只适用于那些运行,或被设计为可以运行无人值机舱的船舶,相关证书应该包含在船级证书中,也可能是单独的文件。 持续的机械状况调查
温度比较高的场合 100℃ - 30℃ 4 种 制品安装在发动机室或附近温度不高的场合 90℃ - 30℃ 中网格栅 5 种 制品安装在车内受太阳光直接照射温度高的场合 100℃ - 30℃ 仪表台 6 种 制品安装在车内受太阳光直接照射温度比较高的场合 90℃ - 30℃ 遮阳板、倒车雷达框、显示屏、 7 种 制品安装在车内不受太阳光直接照射温度比较高的场合 80℃ - 30℃ 眼镜盒
制室远程操纵与调度。 (3)经济性 ―― 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指标,主要设备全部进口国际上有较高声誉公司的产品,提高可靠性。 (4)实用 性 ―― 系统设计多个控制层面,既考虑正常工作时的全自动化运行,又考虑多种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配方策略。 招标内容 本 招标项目 包括以下 , 但不仅限于下列内容: (1)中控室(包括硬件与软件)的提供、安装及调试; (2)分 控制站(包括硬件与软件)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