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企业通用起重机安装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反滚轮的中心距离 垂直反滚 轮式小车 水平距离K 177。 垂直轨距K1 3 水平反滚 轮式小车 吊钩侧 K2 3 走台侧 K1 +3 水平导向轮 轴 线 对主 轮中心距离 L1 、 L2 的对称度 1 电动葫芦 安 装 电动葫芦 车 轮 轮 缘 内 侧 与 工 字 钢 轨 道 翼 缘间 的 间 隙 , 应为 3~5 mm。 链式电动葫芦的链轮槽应保持在同一铅垂面上。 链条在运行时不应有歪扭、卡住 和 严 重磨 损 现 象。 空负荷试 验 时 , 电动葫芦小车制动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 一、吊运一 般 物 品的 电 动 葫 芦 : S1 = 二、吊运液 态 金 属等 危 险 品 的 电 动 工 葫 芦 : S1 = VI2 K1 VI2 K2 17 式中 S1— 小车制动 距 离 ( m) VI— 小车运 行 速 度 ( m/min) K1— 系数, 宜 为 2800~ 3900; K2— 系数, 宜 为 700~ 1400。 电动葫芦在进行额定负荷试验时 ,在制动时间内的下滑距离应按下式计算 : SC= VC/100 式中 SC— 下滑距离 (m) VC— 起升速度 (m/min)。 手动梁式 起 重 机 和 手 动 梁式 悬 挂 起 重 机 手动单梁 起 重 机 在 吊 装 前 , 应 按 表 规 定 进 行复 查。 手动单梁起 重 机 的复 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177。 6 起重机跨度 S S2 相对差 ︳ S S2 ︳ 6 对角线 L L2 的相对差 ︳ L L2 ︳ 8 主梁上拱度F S< 10m + 2 S≥ 10m + 3 注:①起重 机 跨 度两 侧 都 应 测 量 , 应 符 合 G B5 027 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 ②当有特殊 要 求 时, 应 检 查 起 重 机 跨 度 的 相 对 差 ; ③主梁上拱度的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 S/ 10 的 范 围 内 ,应 符 合 G B5 02 78规范附录二 的 要 求; 18 ④上拱度 F=S/ 10 00。 手动双梁 起 重 机 在 吊 装 前 , 应 按 表 规 定 进 行复 查。 手动 双梁起 重 机 的复 查 手动单梁 悬 挂 起 重 机 在 吊 装 前 , 应 按 表 规定 进 行 复 查。 手动单梁悬 挂 起 重机 的 复 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177。 6 起重机跨度 S1 、 S2 相对差︳ S S2 ︳ 6 主梁上拱度 F 177。 2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S≤ 14m 177。 6 S> 14m 177。 8 起重机跨度S1 、 S2 相对差︳ S S2 ︳ S≤ 14m 6 S> 14m 8 主梁上拱度 F +3 对角线 L L2 的 相对差︳ L1 、 L2 ︳ 8 小车轨距 K 177。 5 小车轨距 K1 、 K2 的 相对差︳ K1 、 K2 ︳ 5 19 对角线 L L2 的 相对差 ︳ L1 、 L2 ︳ 8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应符合 G B5 02 7 8 规范 附 录 一 的 要 求 , 主梁上拱度 F=S/ 10 00 ②当有特殊 要求 时 , 应 检 查 对 角 线 的 相 对 差 ; ③当现场组 装主 梁 时 , 应 检 查 主 梁 旁 弯 度。 电动梁式 起 重 机 和 电 动 梁式 悬 挂 起 重 机 电动梁式 直 重 机 在 吊 装 前 , 应 按 表 规 定 进行 复 查。 电动单梁起 重 机 的复 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S≤ 10m 177。 2 S> 10m 177。 [ 2+(S10)] 主梁上拱度 F + 对角线 L1 、 L2的相对差 ︳ L L2 ︳ w< 3m 5 w≥ 3m 6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①起重 机 跨 度两 测 都 应 测 量 , 应 符 合 G B5 027 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 ②主梁上拱度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 S/1 0 范围内,应符合 G B50 27 8 规范附录二的 要 求 ,主 梁 上 拱 度 F=S /1 00 0; ③当现场组 装 主 梁时 , 应 检 查 主 梁 旁 弯 度。 电动葫芦 双 染 起 重 机 在 吊 装 前 , 应 按 表 规定 进 行 复 查。 电动葫芦双 染 起 重机 的 复 查 20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177。 5 起重机跨度 S1 、 S2 的相对差 ︳ S1 、 S2 ︳ 5 主梁上拱度 F + 对角线 L L2 的 相对差 ︳ L1 、 L2 ︳ 5 大车车轮水 平 偏斜 tgφ 小 车 轨 距 K 跨端 177。 2 跨中 S≤ +5 +1 跨中 S> +7 +1 主 梁 旁 弯 度 f S≤ S/2020 且< 5 S> S/2020 且< 8 同一横截面上一小车轨道高低差 c K≤ 3 K> 5 注:①起重 机 跨 度两 侧 都 应 测 量 , 应 符 合 gb 50 27 8 规 范 附录 一 的 要 求 ; ②主梁上拱度的最大拱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 S/ 10 范 围 内 ,应 符 合 G B5 02 78规范附录二 的 要 求, 主 梁 上 拱 度 F=S /1 00 0; ③有特殊要 求 时 检查 对 角 线 相 对 差 ; ④大车车轮 水 平 偏斜 , 在 同 一 端 梁 下 两 车 轮 的 偏 斜 方 向 应相 反 ; ⑤当现场组 装 主 梁时 , 应 检 查 主 梁 旁 弯 度 , 并 应 向 两 主 梁外 侧 凸 起。 电动单梁悬挂 起重机在吊装前,应按表规定进行复查。 架设到轨 21 道上以后, 其 车 轮缘 内 侧 与 工 字 钢 轨 道 翼 缘 间 的 间 隙 , 宜 为 3~ 5mm。 电动单梁悬 挂 起 重机 的 复 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 重 机 跨 度 S 主、端梁铰 接 177。 4 主、端 梁刚接 S≤ 10m 177。 2 S> 10m 177。 [ 2+ ( S10)] 连接板间距 差︳ S1— S2 ︳ 主、端梁铰 接 2 主梁上拱度 F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①当现 场 组 装时 , 应 检 查 主 梁 旁 弯 度 ; ②主梁上拱 度 F= S/1 00 0。 冶金起重机 本标准 适合 冶金桥式加料起重机、铸造起重机、夹钳起重机、揭盖起重 机 、脱 锭 起 重 机 、刚 性 料 耙 起 重 机、板 坏 搬 运 起 重 机、回 转 挂 钳 起 重 机 和锻造起重机 的 安 装。 安装冶金桥式起重机时,应按本规范第七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其中有导向轮的冶 金 起 重机 的 桥 架 和 大 车 运 行 机 构 应 符 合 表 规 定。 有导向轮的 冶 金 起重 机 桥 架 和 运 行 机 构 的 检 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 mm) 简 图 22 起重机跨度 S 有成对水平导向轮导向的 177。 [4+ (s1 0)] 同一端梁下 的 两组水平导向 轮 间距中心的连 线与轨道中心线 的 重合度 1 注:① 起重机跨度两 侧 都 应 测 量 , 应符合 G B50 27 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 ② 对有水平导向轮的大车运行机构,应检查同一端梁下两组水平导向轮间距中心的连 线 与 轨道 中 心 线 的 重 合 度。 安装桥式加 料 起 重 机 应 符 合 下列 要 求 : . 1 导架与小车架连接时,导架中心线对小车车轮支承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导架总高 度 的 1 /2 00 0; . 2 导 架 中 心 的 上、下 支 承 孔 的 同 轴 度 不 应 大 于 0. 5mm,上、下 支 承 对 支承孔轴线的 垂 直 度不 应 大 于 /1 00 0; 上、下 支 承 的 导 板 与 立柱的间隙,各边均宜为 1~1. 5mm; 导架上的两导 向 槽 的 平 行 度 偏 差 , 在 全 长 上 不 应大 于 3m m; . 5 回转机构的万向联轴器装配后,其上、下位置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 4mm; . 6 主 小 车 上 的 防 倾 覆 的 保 险 反 滚 轮 与 主 梁 下 翼 缘 板 之 间 的 间 隙 宜 为3~5mm; 调整料杆锁紧 机 构 中 液 压 推 动 器 的 弹 簧 , 锁 紧 时应 准 确 、 可 靠。 安装铸造起 重 机 时 , 应 符 合 下列 要 求 : 安装后的铸造 起 重 机 , 其 上 升 限 位 器 应 能 准 确 无误 的 动 作 ; 上部滑轮组平 衡 杆 的 水 平度偏差,在全长上不应大于 4 0mm; 组装两个主卷 筒 后 , 其 轴 向 位 移 不 应 大 于 3 mm; . 4 钢丝绳在卷筒上固定并正确缠绕,经各滑轮后,吊钩横梁的水平度不应大于 2/1 00 0; 起升机构双制 动 器 应 调 整 正 确 ; 23 吊钩横梁、主 梁 和 司 机 室 下 面 的 隔 热 板 应 安 装 牢固 正 确 ; 司机室的降温 装 置 与 电 气 设 备 间 的 通 风 装 置 应 完好 ; . 8 电子称量装置、起重量显示装置和起重量限制器等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脱锭起 重 机 时 , 应 符 合 下列 要 求 : . 1 当导架与小车架连接时,导架中心线对小车轮轴承座支承面的垂直度,不应大 于 导 架高 度 的 1/ 20 00; 导架中心线与 导 轨 对 称 中 心 线 应 重 合 , 其 偏 差 不应 大 于 3m m; 两导轨槽的平 行 度 偏 差 , 在 全 长 上 不 应 大 一 3 mm; . 4 组装顶出机构的方轴与轴承时,轴颈与轴大的间隙在各边均不应小于 5mm; . 5 顶出机构的方轴与蜗轮减速器中的小齿轮导板的间隙,在各边均宜为 ~; 夹钳上部翼形 架 与 套 筒 的 导 轨 间 隙 各 边 均 宜 为 3~ 5。 小钳操纵机构 的 钢 丝 绳 固 定 后 , 横 梁 两 端 的 高 低差 不 应 大 于 5m m; 大钳两臂与顶 杆 中 心 线 应 对 称 , 其 偏 差 不 应 大 于 1 0mm; 大钳和小钳的 动 作 协 调 , 其 开 闭 尺 寸 应 符 合 设 备技 术 文 件 的 规 定 ; . 10 导 向 管 柱 的 铅 垂 度 不 应 大 于 1/ 20 00; 平 衡 重 应 在 导 管 柱 上 移 动 灵活,不应有 阻 滞 现象 ; 司机室内指示 器 指 针 位 置 的 调 整 应 与 顶 杆 实 际移 动 距 离 相 符 合。 安装夹钳起 重 机 是 时 , 应 符 合下 列 要 求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