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内容摘要:

) 汕尾市关于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的规划、计划等文件(汕尾市“十五”及 2020年计划、汕尾市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等) 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规划指导思路与原则 ( 1)、适应转型时期的城市发展态势,突出工业型城市的发展建设目标与导向 ( 2) 突出对海洋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营造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滨海城市 ( 3)协调城市规划与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和项目的关系 ( 4)、注 重对汕尾发展建设历史的借鉴,把握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两个焦点。 ( 5) 规划始终坚持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 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 科学前瞻性与现实可行性相结合、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相协调,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特点,突出地方特色的保留与塑造。 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202020)规划 文本 规划图件 __ 汕尾市人民政府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 第三节 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次规划分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和 中心城市 (区 )总体规划 两个层次。 前者是对全市城镇的总体发展与建设 — 从职能分工、等级规模、空间结构 的总体协调与部署,后者则是对规划中心城市 (区 )范围内的各类用地和各项建设的规划布局。 本次规划重点是 中心城市 (区 )总体 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为汕尾市域,包括“一市、两县、三区”,陆域面积 5271平方公里; 中心城市 (区 )总体规划的范围将是在对城市发展建设的的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与目标,并在对城市发展建设与用地条件的综合分析评价基础上作相应的界定 (详见规划说明书第二篇 第三章 第三节 ) 第四节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修编规划期限分为近期、中期、远期。 其中: 近期: 2020- 2020 年 中期: - 2020 年 远期: - 2020 年。 2020 年之后为远景规划引导控制。 第三章 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以加快发展为主题 ,积极实施 “工业立市”、“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 实施工业化 城市化发展战略, 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 — 城市化进程,推进汕尾市的整体经济基础、经济实力、城镇建设水平取得突破性发展。 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在城乡建设、土地开发、产业布局等方面充分考虑城市化的要求, 引导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人口与社会公共设施 向向级城市 (镇 )空间集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 ,使市域整体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农业发展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化生产为重点,形成农产品资源从生产向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的产业链延伸,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并逐步实现汕尾市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实质性转型。 强化专业镇 — 中心镇的发展与建设。 在继续巩固“一镇一品”的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基础上,进一步集中力量、集中投资、集中建设,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建设条件或基地较好的 10 个 (省 定的 )中心镇,以中心镇(区)建设为重要举措,带动全市城市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和提升”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发挥,又要始终如一地塑造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特色突出的城市形象。 2020年市域经济发展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三大产业结构比例逐步调整为为 22: 40: 38。 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市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020 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 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30%以上;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6%,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 12个百分点。 2020 年市域经济发展目标 2020 年之后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 10%,使汕尾成为粤东重要(毗邻珠三角地区 )的经济中心城 市之一,总体经济发展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202020)规划 文本 规划图件 __ 汕尾市人民政府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3 现代工业体系建立与滨海特色工业群体(滨海工业新城)的形成 以海洋渔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建设 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分区 (市、县域 )发展策略 中心城市 (区 )— 汕尾市区总体发展策略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工业的基础地位与城市发展后劲。 强化市区与海丰县城 (海城 )城市发展建设 的分工协作,培育并逐步形成汕尾市中心城区 — 海丰城区发展轴。 有意识引导汕尾市区 — 海丰县城 — 陆 丰县城构成的三角地带的组合式城市地区和产业密集区的形成。 集中力量在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建设一个上档次、上规模的工业园区。 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突出城区的轻工、港口贸易、旅游、居住的功能,形成具有明显滨海特色的中心城市。 海丰县发展策略 以海城的的发展建设为龙头,强化与汕尾市区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城区之间发展建设的优势互补,共同承担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的职能。 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装、食品、制鞋等行业,成为粤东重要的轻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推动海丰从企业协作松散型专业镇向协作紧密型专业镇,最终向专业镇集群化方向发展。 以汕尾经济中心、粤东轻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现代化的中等城市为目标定位,重点完善县城的生产性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旅游业,突出海丰山水风光、宗教寺庙、革命历史文化等特色。 陆丰市发展策略 应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水产品、农副产品等深加工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工艺美术、机电电子等行业。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专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公司 +基地 +农户 +科技 +市场”的产业化组织形式。 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开发建设碣石玄武山 — 金厢滩滨海旅游区、“海上公园”田尾山、甲东麒麟山等旅游区,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陆河县发展策略 发 挥山区县的特点,强化生态(县)优势,培植基于生态保持优化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发展在继续搞好粮食生产基础上,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经营,加强水果、茶叶的基地化建设。 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民营资本,立足于本县的资源特色发展资源型加工业。 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温泉疗养、度假为核心,尽快纳入汕尾和粤东旅游格局之中。 第三节 市域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基本思路 重点发展与点轴推进、网络化发展相结合 县(市)域中心与区域中心发展相结合 加强中心镇的建设 从“城市一区域”角度,明确各市镇的主导发展职能 梯度开发,点轴推进,逐步建立以汕尾市区为主中心的功能互补、等级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的城镇体系。 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202020)规划 文本 规划图件 __ 汕尾市人民政府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 城镇规模等级规划 规划引导首位城市建设,强化首位规模,提高其在粤东城镇体系中的等级地位;加强发展地方中心城市,积极培育若干对区域的建设有有一定带动力的大中城市;培育一批 中心镇,构建地方次中心级城镇体系;对“微型”小城镇进行撤并整合。 规划 2020 年汕尾市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可以划分为,大城市 1 个、中等城市 2个,小城市 10个: 大城市 1个:汕尾市中心城市 (区 )( 7075万人) 中等城市 2 个:陆丰(东海 38万人)、海丰(海城 3040 万人) 小城市或中心城镇 10 个:陆河(河田, 11 万人)、碣石( 12 万人)、甲子( 20 万人)、 南塘 ( 12万人)、梅陇( 5 万人)、 公平 ( 6 万人)、 可塘 ( 6万人)、甲西( 5万人)、博美( 万人)。 汕尾市域规划主要城市 (镇 )城区人口 规模等级结构见 表 1 表 汕尾市城市 (镇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2020 年) 名称 总人口 70100 3550 2035 1020 城区 75 1 海丰县 26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