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精华(郑克鲁主编)内容摘要:
题外, 8天的故事各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展开,使这框架结构浑然一体。 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常常讲述故事。 4. 这样, 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既可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后世将这种形式称为 框架式结构。 《十日谈》 堂吉诃德的主题与意义 主题: 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 意义 :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 上第一个成功的正面喜剧形象。 在他身上 存在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矛盾, 由此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带有悲剧意味的喜剧性格。 他概括了各个时代强调主观动机,忽视客观效果,脱离实际的人的特征。 他给人的启迪是 ,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 ①内在人性悲剧 : 堂的悲剧是一种内在人性悲剧,世界的荒谬和人们的轻 视,使他的献身行动成为一种苦难。 ②现代意义: 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 .为正义斗争的执著精神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堂吉诃德精神,他表现了人类为真理斗争的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境界。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是一个身穿古代甲胄、将幻想当现实的喜剧人物,同时又是受到历史嘲弄的悲剧英雄。 理想崇高,行为荒唐。 矛盾而复杂,可笑又可爱。 在这一形象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两方面的特点。 其矛盾性既无情地讽刺了骑士文学,又巧妙地赞美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时代精神。 A 生活在幻觉中的喜剧人物 堂吉诃德是一个生活在幻觉中的 喜剧人物,他的喜剧性具有反讽意义。 他本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梦想家, 9 但又不合时宜地成为一个实行者。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受到自己的内在嘲弄,把自己变得荒唐可笑。 B 追求理想的孤独者 堂吉诃德对自己的理想有执著的追求和坚强的道德观念,具有英勇无畏、忘我斗争的品德,他是一个不易打败的思想巨人。 从这里,堂吉诃德显示出他的英雄性,追求理想的孤独性。 他生活在孤独中,孤独地追求,不为人们理解 此论由 5 个要素组成, 每一要素各占总分的五分之一:①形象的性质;②形象的性格特征;③性格的发展或表现;④形象的意义;⑤理论阐释和 表述。 桑丘的形象分析 ①西班牙农民的典型形象; ②纯朴善良、光明磊落与狭隘自私、胆小怕事; ③性格在发展中逐步放射出了理想的光辉。 《堂吉诃德》的创作动因是什么 ? ①扫荡封建文化; ②史诗般地反映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社会生活。 《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①敲响了骑士文化的丧钟; ②以史诗的规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描写人民的苦难,讴歌人文主义的理想。 《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①化平凡为神奇的叙事风格; ②鲜明的对比; ③讽刺和戏拟。 谈谈《堂吉诃德》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①主仆对比; ②人物幻想 与客观现实的对比; 试论《堂吉诃德》的基本主题。 ①对以骑士小说为代表的封建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②以史诗的规模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社会生活;③热情讴歌人文主义的理想。 论《堂吉诃德》的史诗意识。 ①作品以巨匠的手笔.史诗的规模,全面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社会生活; ②小说通过堂吉诃德的腿,走遍了西班牙,触及了当时政治、经浊、文化、道德、婚姻、风俗、 阶级和民族矛盾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成为巨幅的艺术画卷; ③小说描绘了贵族、乡绅、市民、农夫、牧人、士兵、囚徒、商人、强盗、妓女等近 700 个人物,几乎涉及当时社会中的每一种类型; ④小说进一步地完善了近代长篇小说的结构样式,使作品在主干情节向纵深扩展的同时,又以不同的几何组合横向延伸,使之兼具的史诗的艺术特征。 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莎士比亚是 16世纪后半叶到 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共写有 37部戏剧(历史剧 9部,喜剧 10部)。 154首 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其中戏剧方面的成就最高。 其创作活动从 1590年开始,至 1612年结束,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早期( 15901600) —— 历史剧喜剧时期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年。 王权巩固,经济繁荣。 人民生活安定。 创作特征 是明朗而乐观,洋溢着和谐欢畅的气氛。 主要成就 :十四行诗 154首,历史剧 9部,喜剧 10部。 代表作有《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10 诗 歌 长篇叙事诗 2首: 1.《维纳斯与阿都尼》( 1593)中译本全集 11卷 2.《鲁克丽丝受辱记》( 1594)中译本全集 11卷 《十四行诗》 154首( 1592—— 1598) 中译本全集11卷 历史剧: 9部 ①《亨利六世》第二部( 1590) 中译本全集 6卷 ②《亨利六世》第三部( 1590) 中译本全集 6卷 ③《亨利六世》第一部( 1591) 中译本全集 6卷 ④《理查三世》( 1592) 中译本全集 6卷 ⑤《理查二世》( 1595) 中译本全集 4卷 ⑥《约翰王》( 1596) 中译本全集 4卷 ⑦ 《亨利四世》第一部( 1597) 中译本全集 5卷 ⑧ 《亨利四世》第二部( 1597) 中译本全集 5卷 ⑨《亨利五世》( 1598) 中译本全集 5卷 喜剧 : 10部 ①《错误的喜剧》( 1592) 中译本全集 2卷 ②《驯悍记》( 1593) 中译本全集 3卷 ③《维洛那二绅士》( 1594) 中译本全集 1卷 ④《爱的徒劳》( 1595) 中译本全集 2卷 ⑤ 《仲夏夜之梦》 ( 1596) 中译本全集 2卷 ⑥ 《威尼斯商人》 ( 1596) 中译本全集 3卷 ⑦《无事生非》( 1578) 中译本全集 2卷 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1598)中译本全集 1卷 ⑨《皆大欢喜》( 1599) 中译本全集 3卷 ⑩《第十二夜》( 1600) 中译本全集 4卷 悲剧: 3部 ① 《罗密欧与朱丽叶》 ( 1594)中译本全集 8卷 ②《裘力斯凯撒》( 1599) 中译本全集 8卷 ③《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1593)中译本全集 7卷 ( 16011607) —— 悲剧时期 王权由盛至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詹姆斯一世即位,加强君主专制,王权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乱。 创作特征 是悲愤沉郁,严峻批判社会邪恶势力。 主要成就 :悲 剧。 代表作为著名的四大悲剧。 悲剧: 7部 《哈姆雷特》 ( 1601)中译本全集 9卷 《奥赛罗》 ( 1604)中译本全集 9卷 《李尔王》 ( 1605)中译本全集 9卷 《麦克白》 ( 1606) 中译本全集 8卷 《科利奥兰纳斯》( 1607) 中译本全集 7卷 《雅典的泰门》( 1607) 中译本全集 8卷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1607) 10卷 悲喜剧: 3部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1602)中译本全集 7卷 《终成眷属》( 1602) 中译本全集 3卷 《一报还一报》( 1604) 中译本全集 1卷 ( 16081612) —— 传奇剧时期 封建王朝专制加剧,压制言论自由。 戏剧界出现迎合宫廷贵族趣味的倾向,伦敦大众化剧创作特征是调和现实矛盾,转向梦幻世界。 主要成就 :传奇剧,充满浪漫情调,富有传奇色彩,宣扬宽恕和解。 代表作《暴风雨》《冬天的故事》。 传奇剧时期作品 传奇剧: 3部 ①《辛白林》( 1609) 中译本全集 10卷 ② 《冬天的故事》 ( 1610)中译本全集 4卷 ③ 《暴风雨》 ( 1612) 中译本全集 1卷 历史剧: 1部 《亨利八世》( 1612) 中译本全集 7卷 悲剧: 1部 《泰尔亲王配克里斯》( 1608)中译本全集 7卷 《哈姆雷特》分析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①快乐王子 :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哈姆莱特认为 “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是 “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 ,反动封建等级制度。 要求士兵对自己敬爱,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 11 安排 “ 戏中戏 ” 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②忧郁王子 :忧郁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忧郁的同时,哈姆莱特变得 更加清醒、更加深沉。 ③延宕王子 : ,即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 在伟大目标前,哈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 (主观) ,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相信暴力和群众,孤军奋战。 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客观) 17 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巴洛克文学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也叫 清教徒文学 )和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巴罗克文学 ──又称“矫饰文学 ”,流行于 17 世纪欧洲的表现贵族阶级思想情趣的形式主义文学流派,如意大利的“马里诺诗派”,西班牙的“冈果拉诗派”等。 巴罗克文学追求虚无混乱的思想感情.艰涩的词藻和神秘隐晦的诗风。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 17 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 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三一律 (选读) :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作家制定的一条规则,即 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律。 它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 它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并到达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弥尔顿 《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高乃依: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 , 代表悲剧 《熙德》, 其他重要悲剧《贺 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 作品充满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热情。 悲剧调子是 理性战胜情感。 人物多采用 罗马史上的英雄。 气势悲壮激越。 拉辛: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写作 11 部悲剧,一部喜剧。 代表作是 《安德洛玛刻》和《费德尔》。 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理性,人物常常采用 希腊史上的美人 ,多缠绵悱恻的艳史。 情调阴柔平淡。 莫里哀 莫里哀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1 遵循了古典主义的 “ 三一律 ” 原则,又有所创新与突破。 情节单纯集中:都是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 24 小时之内;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个布景,就是奥尔贡 的客厅。 2 全剧结构严谨,矛盾冲突尖锐集中。 主要人物到第三幕才出场,通过开幕人物的议论,间接表现了他的作为、欺骗、影响。 歌德称其为:最好的开场。 答尔丢夫第一次被揭露未被赶出反败为胜,第二次桃丽娜采用桌下计,又未能赶走他。 一波三折,最后在大家抱头痛哭时出人意料的被抓走。 (体现古典主义戏剧歌颂王权。 ) 3 喜剧还有机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 民间闹剧: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计。 风俗喜剧:奥尔贡的专横,大密斯的反抗和被赶出家门。 悲剧:几乎家败人亡。 4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人物塑造夸张、概括性强,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色彩,“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综述莫里哀的性格喜剧创作。 12 ①莫里哀的文学地位,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喜剧奠定的; ②《伪君子》、《堂璜》、《悭吝人》、《吝啬鬼》可谓他的四大性格喜剧; ③这些剧作指斥时弊,探讨问题,批判封建道德,挟击天主教会,鞭挞资产阶级,充满着强烈的战斗精神。 《伪君子》的思想意义何在。 ①揭露宗教的伪善;②批判封建贵族的没落。 谈谈《伪君子》讽刺艺术的特点。 ①幽默诙谐的笔调;②生动鲜明的对比。 ③适度的夸张。 莫里哀对戏剧的革新 (参考) 首先,莫里哀对喜剧的形式加以改造。 莫里哀 写。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精华(郑克鲁主编)
相关推荐
成,注重城市环境色彩和雕塑色彩配置设计。 2. 2. 2. 5公共艺术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考虑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组成结构和发展方向,她有别于单纯的雕塑艺术,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场所仪式性、公众参与性。 2. 2. 2. 6生态环保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建立在生态、环保、节能、安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避免人为的光、声、气、型等环境污染。 2. 2. 2. 7持续发展元素
下塞尔达系列的迷宫特色吧。 地图在上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 3D 迷宫的地形是相当复杂的,其中的纵横交错令人难以想象。 地图上每个区域都有编号,所以 “区域 XX”就代表地图上所标志的那个地方了。 区域 1:首先按 R 键拉开 2 块挡路的石头来到里间,消灭 2 只怪物后,拣起木棍在火炬上点燃,然后点燃 2 个未燃烧的火炬,机关解除,出现了宝箱。 里面是本迷宫专用的开门 钥匙 Small Key
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 ( 3)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重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 重大环保装备及仪器设备,加大国产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 ( 4)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加强全球环境公约履约对策与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研究
t able Count y part y Commit t ee Wor king Conf er ence and leader s at alevels t o addr ess the stabilsat ion work on the cont ent, thus f urt her increasing the staff awar eness, conf idence and
重大危险源监控 隐患 排查和治理 职业健康 职业 危险辨识与管理 职业危险申报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劳动防护用品 应急机构和队伍 应急保障 应急预案和抢险 事故报告 事故救援 事故调查和处理 事故档案 未遂事故管理 绩效评定 持续改进 方针与目标 方针政策 企业应坚持国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