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简答内容摘要:

的进行;第三是想象,它确定着联想的伸缩性”。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并在战后成为影响了欧美乃至世界的文学思潮。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有:①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法国存在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代表是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等。 他们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他们往往把文学当作表达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场所。 存在主义的文学主题往往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②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描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荒诞体验”,这种“荒诞体验”往往表现为“厌烦”、“恶心”和“焦虑感”。 2)强调人在荒诞境遇中的“自由选择”。 ③存在主义文学在艺 术上的显著特征是哲理化。 35. 1. “内心独白”和“潜对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内心独白是文学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主要技巧之一。 也是意识流小说最常用的表现技巧之 — .内心独自是“一种默然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 潜对话是新小说派代表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对内心独自的创新与发展。 “潜对话”即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被称为“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 内心独自与潜对话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发生在一个人物内心的独白,后者是发生在人物心灵深处的不同声音的对话 36. 解释“ 时间零”的理论。 卡尔维诺的“时间零”理论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个猎手去森林狩揩,一头雄狮扑了过来。 猎手急忙向狮子射出一箭,雄狮纵身跃起。 羽箭在空中飞鸣。 这一瞬间,犹如电影中的定格一样,呈现出一个绝对的时间。 卡尔维诺把它称为时间零。 这一瞬间以后,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狮子可能吃掉猎手;也可能被羽箭射中而亡。 但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之后的事件,即进入了时间一,时间二,时间三.至于狮子跃起与利箭射出以前,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以前,即时间负一,时间负二,时间负三。 在卡尔维诺看来惟有“时间零”才是更值得小说家倾注热情的时刻。 这就对那种要求有前因后果,有完整的故事,有高潮和结局的传统小说观念形态构成了反叛,表现了后现代主义写作的开放性和零散性,故事不再完整,也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结局,读者的参与和阅读成了实现小说价值的重要环节。 37. 对于《追忆似水年华》是否是意识流小说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看法 ? 按弗洛伊德的分类,意识活动可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理论界对于什么样的小说是意识流小说尚有分歧。 一种看法认为,意识流小说描绘的流动的意识应该指意识的全部层面.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 )而另外一些理 论家则认为意识流小说应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他们认为《追忆似水年华》不是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38. 什么是文学中的“陌生化”技巧 ?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著名理论,他认为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所谓的陌生化,就是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 加以观照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尤利西斯》,叙述的主人公是摩莉。 请写出选段所运用的意识流技巧的名称及其定义。 选段运用了直接内心独白的技巧。 直接内心独白是指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直接传达内心的活动,让人物的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作者不站出来向读者作指示性的说明 .直接内心独白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形式。 选段同时也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另一重要技巧 一一自由联想。 “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 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 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 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这就是自由联想。 评价 (“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 20 世纪小说中伟大的试验者” )。 “南方史诗作家”主要表现为福克纳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王国 — 约克纳帕塔法。 在福克纳创作的全部 19 部长篇小说和 75 部短篇小说中,有 15部长篇和绝大多数短篇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 这个小说系列表现了美国南方庄园主的兴衰史。 其中的代表作是长 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小说表现了庄园主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 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试验主义者”主要指福克纳的小说中很少有两部以上在技巧上是雷同的,同时也表现为他在意识流小说文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贝娄在哪些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 ?索尔贝娄继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坚守关于小说中的人物的信念。 他引用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恩的话说 :“人物并不是作者创造的。 他们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 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能重现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 ”这表现了作家对人的状况的深切关注。 而对人的处境的关怀,正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传统。 注重对社会环境的描绘,力图展示小说人物所处的现实境遇,他在小说中深刻地剖析主人公的悲剧之所以产生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根源。 正如他自己所说 :“不可避免的个人混乱,也就是社会悲剧的写照。 ” ,试解释新小说派“消解深度”的含义。 “消解深度”与新小说派的艺术观念紧密相关。 新小说派在艺术观念上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 他们认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 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 新小说派取消意义的策略之一是“消解深度”,即使小说成为没有深度的“表面小说”,从而消解小说的意义。 主要作法是在技巧上大量运用视觉性极强的词汇,惯于不厌其烦地描写事物的形状、数目、方位、性质等等物质表层的特征等。 43. 简述表现主义和新小说派的不同。 表现主义与新小说派在艺术观念上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注重主观表现,后者更注重客观摹写。 表现主义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 永恒的品质。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新小说派作家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 44. 以下选段采用了什么技巧。 请解释这种技巧(《百年孤独》选段)。 选段运用了“陌生化”技巧。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 什克洛夫斯基的著名理论,他认为 :“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 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 所谓的陌生化,就是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照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 种新 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45. 简述 19世纪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 强调冷静客观地观察和描写现实 ,力图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目。 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高尔基因此将 19 世纪现实主义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 努力创造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 ,作家们往往把一类人物的所有特点都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 ,勿使人物达到高度典型化。 同时作家们认识到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因而在创作中非常重视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努力写出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 ,他们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批判社会罪恶 ,对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充满了同情。 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从模式上来讲一般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致的环境描写。 46. 下列段落选自《顶呱呱的早餐》,请说明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并解释这种叙述方式。 ( 我自己怪这本书是什么 看法。 我觉得它槽得很,但我一向觉得自己写的书糟得很。 我的朋友诺克斯伯杰有一次说,有本使人腻味的书“读起来像是菲尔博德斯塔琪写的”。 每逢我拿起笔要写我好像准备写的东西时,我就会想起我是什么人。 )画线部分是“元叙述”。 “元叙述”叙述的不是小说的人物、事件,而是作者是怎样写小说的。 “元叙述”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 具有“元叙述”的小说被称为“元小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 47. 请解释“意识流” 这一概念。 “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事。 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 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意识流”这一术语引入了文学评论。 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包括三层意思:( 1) 一 个 现代主义 小说流派 ,约兴起于 20世纪初期,代表人物主要有乔伊斯、福克纳、伍尔夫等 ;( 2) 一种小说文体。 “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提示人物的精神存在”。 ( 3)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技巧。 主 要有内 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 48. 简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强调冷静客观地观察和描写现实,力图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目。 )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高尔基因此将 19 世纪现实主义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 努力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家们往往把一类人物的所有特点都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勿使人物达到高度典型化;同时作家们认识到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而在创作中非常重视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努力写出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他们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批判社会罪恶,对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充满了同情。 19 世纪现实 主义小说从模式上来讲一般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致的环境描写。 49 索尔贝娄的小说在哪些方面吸收了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技巧 ? 索尔贝娄在小说中借鉴了大量的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这种对现代主义的技巧的借鉴主要体现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上。 如在《赫索格》中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自、心理分析、主观意绪、议论说理,有鲜明的意识流创作技巧的影响痕迹。 但与乔伊斯等意识流小说家集中探索非理性的潜意识相比,索尔贝娄小说中的表现的往往是人物的理性意识,意识流手法也往往是刻画人物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构成了所谓“心理现 实主义”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50. 举例说明《变形记》如何表现出“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的特征”。 小说在写法上遵循了写实的原则,细节描写非常真实。 如写甲虫的习性 :“ 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弯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 要掀掉被子很容易,他只需把身子稍稍一拾被子就自己滑下来了。 可是下一个动作就非常之困难,特别是因为他的 身子宽得出奇。 他得要有手和胳臂才能让自己坐起来;可是他有的只是无数细小的腿,它们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挥动,而他自己却完全无法控制。 他想曲起其中的一条腿,可是它偏偏伸得笔直;等他终于让它听从他的指挥时,所有别的腿却莫名其妙地乱动不已。 ” 另外,关于 主人公变形后的心态 描写,也非常真实。 在发现自己起床非常困难的时候,他想:“ 要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那该多好。 ”在床上经过再次挣扎后,发现起床根本不可能时,他又想:“ 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 !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的辛苦多了。 再加上 还有经常出站的烦恼,提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已朋友。 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 正是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完全把人变甲虫作为我们自己生存处境的写真而接受下来。 5为什么说卡夫卡是时代的先知 卡夫卡有一个谜样的灵魂。 一个矛盾的、困惑的、挣扎的灵魂。 这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灵魂。 卡夫卡被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是一个风起云涌、骇浪滔天的时代。 他的文字所表达的不仅是人生的荒诞,更是那 个时代的荒诞与混乱。 他的文字细腻而又含蓄、真实而又天马行空地描绘着那个时代中混乱的灵魂们的世界, 卡夫卡的是孤独的,而现代社会的人也是孤独的,并且越发普遍的孤独。 卡夫卡的时代的混乱的,不同的文明和秩序在激烈的碰撞,而现在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卡夫卡笔下的世界是迷乱甚至是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