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内容摘要:

程院 《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研究》项目组提出了一个较低的基本 方案 ,即 2020年 ,2020年 30GW,2050年 到未来发展 ,同时做了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参考方案 ,选定 核电装机容量为 2020年 ,2020年 40GW,2050年 240GW.(见表 2) 表 2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增长过程 我国核电产业的 两步走 设想 .第一步 (2020年前 ),在 我国运行和在建的压水堆核电站中 ,选取最具实现五自主前 景的电站 ,利用已有的技术储备加以提 高改进 ,开发出基本 满足国际核电安全要求 ,经济性也能为电力市场接受的改进 型压水堆 ,作为这个时期的标准化堆型。 在国家统筹规划下 , 批量建造 ,使核电不断档 ,并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第二步 (201o年前后 ),在建设改进型核电站的同时 ,以国家为主 ,投 入相应的经费和人力 ,自主开发以非能动技术为主要特征的 革新型核电站 .做到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长足的提高和突 破 ,为核电产业化奠定基础 ,并逐步形成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的产业 .我国制定的具体方针是 :一是立足国内 ,以我为 主 ,中外合作 ,二是发展核电分三步走 :压水型热中子反应 堆核电站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 三 是核燃料立足国内 ,采用铀 —— 环循环技术路线 .[26] 二我国核电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 )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 ,发展速度慢 由于我国核电起步晚 ,发展速度不快 ,使得我国核电在 全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 .这表明我国的核电产业发 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国家能源结构上没起到相应的作用 . 目前 ,核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能源供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 .据统计 ,核发电量曾达到全球电力的 17%(自 1997年 起 ,已降为 16%)由 32个国家的 440多座核电机组 提供 ,仅 美国就有 110座 .有 19个国家的核发电量超过本国总发电 量的 20%.而我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有 1%,远远低 于美国 %,日本 %,法国 774%的水平 ,居世界拥 有核电的 3o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末位 . 我国核电站建设起步较晚 ,发展缓慢 .至今占不到全国 发电装机容量的 3%,远低于世界 17%的平均水平 .从第一 座反应堆建成到核电站投入运行的周期为 25年 ,美国为 12 年 ,前苏联只有 2年 .这主要是由于发展核电的技术路线长 期摇摆不定 ,对重大的基本的技术政策问题长期争论不休 , 影响了我国核电事业的 发展 . (二 )我国核电技术不成熟 ,国产化程度低 我国核电技术的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 :核电站技 术不成熟 ,核电设备不成熟和核废料处理技术的不成熟 . 虽然我国具有自主设计和建造 300MW压水堆核电站 (秦山 l期 )和 600MW压水堆核电站 (秦山 2期 )的能力 ,但 国内从未全套制造过百万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设备 ,关键技术 需外方支持 ,有的专用设备尚待购置 ,秦山三期核电站是中 , 加两国合作项目 ,该项目采用加拿大成熟的核电技术。 岭澳 核电站项目是引进两台法国设计的 100万千瓦压水堆机组。 位于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 经济技术合作的一个 重大项目 .建设规模为 2台 100万千瓦级机组 . 还有 ,我国目前只掌握压水堆技术 ,没掌握重水堆等先 进技术 ,从资源来看 ,压水堆的铀资源利用率只有 1%~ 2%,余下的 99%~ 98%的铀 238只能作为废料堆放起来 . 这样 ,不但产生很大的浪费 ,还增加了核废料的处理难度 . 虽然我国已有三大电气集团 (上海电气集团 ,东方电气 集团和哈尔滨电气集团 ),其装备和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 各集团军缺乏核电设备设计分析能力 ,缺乏全套 (电厂 ,系统 或完整大型设备 )生产供应能力 ,只能生产供应零部件或部 分生产组装设备 ,与国外供货商 (wn,FRAK,HIC 等 )相比有 很大差距 .并且 ,目前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独立于中国核 工业总公司且生产相对分散 ,而在核电比较发达的国家 ,核 电设备制造企业的集中程度一般较高 ,大都只有一个进行跨 国经营的制造核电设备的大型公司 ,即使有几家公司 ,其设 备的反应堆型号也相同 . 在核废料的处理技术上 ,我国还有待于提高 ,因为我国 目前采取的是深层埋藏法 .由此导致核燃料 ,乏燃料处理 , 退役等费用高于国外 . (三 )我国核电规模较小 ,成本高 ,经济效益差 由于核电投资大 ,建设周期长 (多数在 7年以上 ),导致 我国核电造价很高 ,回收时间长 ,使得核电较低的运营期费 用仍不能抵消高投资的影响 .目前我国核电只有在折现率 低于 5%,即只要求资本保值或低幅增值的条件下 ,核电才 比煤电和气电更经济 .即使考虑煤电脱硫增加了成本 ,核电 的经济性仍不如煤电 .同时 ,由于技术受制于人 ,使核电造 价高得离谱 ,随之带来了高电价 .不仅体现不了核电站的经 济性 ,使核电经济造价信号失真 ,使人们对发展核电疑虑重 重 .核电的电价高 ,还加重了下游工业和用户的负担 .由于 没有真正掌握核电技术 ,加上没有统一规划 ,使我国在 九 五 期间开工建设的核电站多种 堆型 ,交叉使用了 7,8个国 家的标准 .同时在出让市场 ,引进设备的同时没有达到引进 第 4期邹树梁 ,刘兵 ,陈甲华 ,等 :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