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复习笔记内容摘要:
苦,成了“孤独人”。 忍受屈辱和悲哀,人格觉醒。 倾慕农民的善良。 克鲁齐菲尔斯基 :平民知识分子,县城医生的儿子,贫寒。 体弱多病。 好学,善良,有同情心。 处女般纯洁。 别里托夫 :富家子弟,有学问,有才华,怀有抱负。 一个出色的青年。 克鲁齐菲尔斯基的同学,国外归来。 与柳邦加相恋,打破了原本的小家庭。 最终,别里托夫因愧疚出走,可年轻的家庭无法复原。 三人都成了不幸者。 别林斯基《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其刻画的是普通人,他们有美好的企图,可由于无知,伤害到别人和自己。 作者的反思 : 为什么原本有志青年,却终究落到如此下场。 这到底是谁的罪过呢。 赫尔岑通过“人物传记” 表明:环境的狭小,使得他们的受限于感情圈子,而无法投身广阔的生活天地。 他们是生活环境的牺牲品。 柳邦加 :高尔基视之为俄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坚强有力,独立自主的女性。 那种特定的不幸环境,使得她为幸福斗争时,急于摆脱恶劣的环境。 这就使得她在遇到别里托夫时又陷入情感。 克鲁齐菲尔斯基 :软弱的梦想者。 只求安静,不愿斗争。 将爱情视为高于一切。 眼见柳邦加和别里托夫相恋,为忧伤所击倒。 8 / 17 别里托夫 :“多余人”形象。 进步贵族,总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贵族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把他培养成缺乏实际能力的人,成了一个生活在幻想中的人,以致他的生活是一份“全部失败”的纪录。 “什么事都做过”,却终究一事无成。 最终,赫尔岑就将爱情悲剧写成了是专指农奴制度下整个社会关系的后果。 从而回答“谁之罪”。 其 艺术特色 :[ P263] 1,批判现实主义手法,典型化, 2,结构: 3,文风:讽刺,幽默,政论色彩。 第十章: 五十至六十年代文学 【已在书上划过,在此不多言】 第十一章: 冈察洛夫 : 1812— 1891【要补充】 19世纪俄国作家中第一个到过中国的人。 长篇小说: 《 平凡的故事》 资产阶级 VS 地主阶级 ; 两个典型人物,两种人生哲学 小阿杜耶夫:贵族青年。 不懂事,耽于幻想的外省人。 旧观念的代表 作家通过他的转变,否定了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生活道德标准和基础。 叔父 彼得 :资本主义关系发展时期出现的企业家典型。 晚年追悔只顾赚钱。 《悬崖》:贵族青年艺术家 莱斯基。 《奥勃洛莫夫》 1859。 【曾考过 名词解释。 了解大体内容,并了解其艺术特点】 反农奴制倾向。 写一个上过大学,不乏聪明的人怎么在空虚、寄生的生活中走向死亡。 懒。 奥勃洛莫夫性格 : P318。 多余人的极限。 奥勃洛莫夫:没落的 地主典型。 以其一生为主线,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侧重通过静态生活展示其性格的本质。 还插入了他的身世, P316,那地的人围绕吃喝和睡眠。 一生活动就是生育、结婚和安葬。 天性受到环境的压抑,封闭,死寂。 第二、三部分:好笑的爱。 在运动和发展中描写他,更深入地揭示其性格,说明其顽固性。 奥勃洛莫夫,娇弱 友人:希托尔兹,健壮 少女: 奥尔加 (试图拯救男人的女人) P319,优秀妇女形象:温柔,坚强,独立,自觉,真诚。 离开奥勃洛莫夫后,仍尽友人的义务。 后嫁给希托尔兹。 第四部分:寡妇 普西尼钦娜。 奥勃洛莫 夫之死。 艺术特色 : 1主题:通过一个普通地主平凡的一生,揭示时代的重大主题。 2结构: A,两对互相对照的男女形象,奥勃洛莫夫 amp。 希托尔兹。 奥尔加 amp。 普西尼钦娜 B,两条平行线索:奥勃洛莫夫的结婚 希托尔兹的恋爱 奥尔加 贯穿 3典型化手法描写现实生活和塑造人物,运用琐碎的生活细节。 4悲喜剧结合的基调。 就奥勃洛莫夫的 lazy 而言。 5语言: 第十二章: 屠格涅夫 , 1818— 1883 高尔基称“屠格涅夫”给俄罗斯文学留下了一份 “绝妙的 遗产” 《猎人笔记》 【 Q: 《猎人笔记》的思想内容。 】 9 / 17 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作。 25篇特写。 反 农奴制度是贯穿的主要思想。 (其中最富批判精神的是《总管》) 表现: 1,对农民精神道德面貌的高度评价, 高于地主。 Page329330 2,以同情的笔触描绘了农民饱受摧残的痛苦生活。 3,写出了不同类型的地主,总的而言,极具揭露性。 如《总管》)。 4, 写农奴和农奴主,同情的完全是农民。 批判的 只 是虐待农民的农奴制拥护者,而不是整个贵族阶级。 总结: 他立足于现实的创作, 为从整体上描写人民及其贫困生活 的文学树立了开端。 是第一个把农民群众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现他们高尚的精神道德面貌,充分体现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优秀品质。 长篇小说:声誉的主要点。 六部 (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 《罗亭》 1855,出身于没落贵族家的知识分子。 代表了 40 年代先进贵 知 罗亭 :口才。 头脑清晰,善于辞令。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多余人。 半途而废。 却从不与恶劣的环境妥协,不求名利。 其言词激励后辈抗争。 娜塔莉亚 : 《贵族之家》 : 1859。 杰出青年,却本质懒散。 充满感伤抒情调。 拉夫 列茨基 :也是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品质其实不坏 妻子 丽莎 :(宗教)【结婚不成,投身修道院】 1850 年代末,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革命民主主义阶段, “新人”呼之欲出。 《前夜》 : 1860。 有理想,有行动。 叶莲娜 :贵族少女(抗住家庭压力,与英沙罗夫结婚,丈夫死后,继续革命。 ) 更自觉,更坚强。 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奋不顾身参加社会活动的妇女形象。 “女共和主义者” 英沙罗夫 :平民知识分子。 革命志士(国外革命者),死于革命未竟之事业中。 志向坚定,有行动。 【 definition: “ 新人 ” 指的是 19 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屠格涅夫在小说《 前夜 》中最早塑造出了 “ 新人 ” 英沙洛夫的 形象。 】 《父与子》 : 【 仔细阅读作品信息,了解“父”与“子”的形象, 通过 他们 的 形象看出 屠格涅夫思想的矛盾。 以及 艺术特色。 】 围绕 农奴制改革 问题写两代人:【作家对这两代人都情感复杂】 父与子的形象对比,课堂上 父:自由主义者 (巴维尔) 子:民主主义者 (巴扎罗夫) 顽固的自由主义者;崇拜外国文化 ;落后于时代 平民知识分子 ;最突出的是“虚无主义”的否定精神 矛盾处 :作家本来是要反对 贵族的。 但是,一方面 将巴维尔写得很保守。 矛盾处 : a,对待人民的态度上。 作家 一方面把他写的与人民关系密切。 另一方面, 对贵族又抱有同情心。 另一方面,又强调他与人民的隔阂和不理解。 b,有目标, 却 缺乏行动纲领,否定科学、艺术、爱情。 在与奥津佐娃的爱情中 挣扎。 C, 聪明,勇敢,机智,却意外早死的悲剧色彩。 屠格涅夫的艺术特色: 【 详见 p3468】 以创作 社会政治小说 闻名 ,结构严整,形象清晰,富有抒情性。 1, 力图真实反映时代面貌 2, 人物:互为补充,烘托。 (网状) 3, “爱情”: 反映了社会内容 , 起着辅助阐明社会政治主题的作用。 4, 风景描写和语言表达: 第十三章: 奥斯特洛夫斯基 ( 18231886) 【做名词解释的准备,重心在《大雷雨》】 生活的戏剧 冈察洛夫说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俄国有了自己的戏剧。 冯维辛,果戈理 =→ 奥斯特洛夫斯基 10 / 17 第一部大型喜剧《自家人好算账》: Page351 代表了“生活的戏剧”诞生 第二个《穷新娘》: 《肥缺》( 1956),代表着重回批判现实主义道路。 《大雷雨》 : 18 60,发表在废奴运动高涨之期,推波助澜 提出了当时迫切的社会问题之一,即妇女如何摆脱封建家庭中的奴役地位获得解放。 小城:风景优美,生活痛苦。 农奴制。 旧秩序的维护者:商 人季科伊 ; 卡巴诺娃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商人阶层的典型代表 , 宗法制生活秩序和旧传统的维护者】 卡捷琳娜 :嫁到了卡巴诺娃家的 季洪 (脓包) 为着个人幸福,爱上 商人季科伊的侄子 鲍里斯 ( 遇到爱情的考验;被叔叔威逼,抛弃恋人) 【这两位男性也是受害者和牺牲品,却又同时造成了卡捷琳娜的不幸】 卡捷琳娜在“大雷雨”中被迫忏悔,然后自尽。 季科伊 :专横的富商。 特性: 1,贪婪爱财。 2,无知。 3,粗野。 卡巴诺娃 :专横,无知,守旧。 更是 狠毒 , 伪善。 补充: 卡捷琳娜 :优美的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善良,但反抗专制。 成长环境的良好,形成了她爱好自由的性格。 性情刚烈。 痛苦压抑的环境,使得“鲍里斯”成了她的希望,即便这爱情会带来不幸。 敢于反抗,以身犯险。 作家批判了造成卡捷琳娜不幸的两个 原因 : 1,根本原因:专制农奴制 2,束缚思想的宗教意识 艺术成就 : 被称为“生活的戏剧”。 极具民族性。 剧作家的基本创作风格:布局匀称,剧情发展合乎内在规律。 展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 1, 舞台背景的利用: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利用大自然作为剧情背景的戏 曲。 自然景物的双重作用: 1,剧情发展的背景 2,参与人物的内心活动 2, 对照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两对男女的恋爱经历平行发展。 3, 个性化的语言:语言符合身份、 精神面貌。 特别:利用有“象征性”的姓氏来强调人物的特殊面貌。 如 季科伊“野蛮” 还利用了 歌谣等等,语言丰富。 4, 承上启下: 【说某个作家的影响,是套路】 5, 塑造了杰出 的人物形象: 【这一点,可以作为套路运用】 第十四章: 涅克拉索夫 , 1821— 1878【做名词解释的准备,重心在《谁能在俄罗斯 过好日子》】 【小知识点在书上已划过,在此不多言】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1863— 1877 人民史诗, p383,中心:农民。 这部作品在创作上学习并借鉴了 童话 的形式,比如会说话的布谷鸟。 塑造了几类人: A, 农民: 1)默默忍受 2)愤怒,反抗。 如亚金老汉 萨维里(民间英雄色彩) 3)俄罗斯妇女:玛特辽娜 4)阿嘎普 B,地主: 1)诺夫,饭桶。 留恋农奴制时代,怀恋奢侈,特权 2)乌鸭金公爵 C:平民知识分子:格利沙,新型革命家, 热爱劳动、祖国、庄稼人 总之:通过这部作品,作家鼓励青年寻找新的出路,鼓励大家革命。 只有如此,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11 / 17 第十五章: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做名词解释的准备。 涉及文学观、美学观、作品 】 【小知识点在书上已划过,在此不多言】 《怎么办。 》 副标题 :《 新人的故事 》 18623【结合“新人”概念解释这部作品】 指导原则: 针对的问题: 用小说回答了平民知识分子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 “新人”:革命家 市民阶层出身 女主人公:韦拉 洛普 霍夫(医生) 两年后,韦拉 爱上丈夫好友 基尔萨诺夫(医生)。 洛普霍夫 成全他们。 后来 洛普霍夫 波罗佐娃 【两对夫妇快乐而幸福地生活】 第一个职业革命家: 拉赫梅托夫(贵族出身)(为 基尔萨诺夫 所启蒙) 体现了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正面人物的理想 第十六章: 七十至九十年代文学 P423,一批新的平民知识分子,又称“七十年代小说家” Focus on 人民问题 散文 : 列斯科夫 :“俄国文坛上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高尔基),“语言 的魔术师” 代表作长篇 《大堂神父》 ,萨伟利神父。 充满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因素。 中短篇之 迦尔洵 :代。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复习笔记
相关推荐
内。 (3)同桩号的桩要堆放在一起,而桩尖要向一端。 (4)多层垫木要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要适当加宽。 堆放层数一般不超过 4 层。 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 22 动而位移。 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要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要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施工时要随时进行观测
错误. . 的 一 项 是 ( ) A.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 醉翁之意不在酒 . . . . . . . 啊。 B.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 不求甚解 . . . . 和勤奋与否。 C.《木兰诗》情节 扑朔迷离 . . . . ,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生死”与“义”的问题上
浅出的推理极富韵味。 2020 天津中考满分作文 自拟题目,副标题为“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 满分作文 3: 感谢你的对手 —— 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 甜甜同学: 你好。 你信里讲述的就是曾经的我,而且我比你还激烈的表现了自己的抗争。 但当我重新梳理那段心情,我发现是因为不懂身边对手的价值而让自己走偏,遭遇到挫折。 成长中的我们奔跑着,是为了追赶对手,为了不被落下;生活中的我们在乎名次,看中评价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 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主旨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八) 桃花源记 ① 陶渊明 ②
制排烟损失的规定 , 实际上是对燃油、燃气系统热效率的限制 , 因为对燃油、燃气系统,主要的热损失就是排烟热损失。 英国的供热锅炉的标准效率被称为 SEDBUK Efficiency(Seasona1 Efficiency of Domestic Boi1er in the UK, 按高位发热值计算 ), 通过选取满负荷效率和 30%负荷效率进行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