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20xx级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文字说明第四版内容摘要:

高峰。 据上海市信息委统计数据表示,目前中国软件人才的需求量以每年 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 2020年增长幅度达到 20%,在 2020年已达到 30%。 下表是上海市信息委对我国从 1999 年以来历年所需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人才统计分析。 全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历年来人才需求情况 年份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人数(万) 13 39 从表中可以很清晰看出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在本行业中的需求量。 另据上海市信息委对当前软件行业人才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软件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即高端和低端的少,中间的多。 这 一说法反映了软件人员的学历结构,主要从事软件项目的设计、研发所需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比较多,而主要从事编程工作的、处于软件开发过程第一线的中初级程序员比较少。 而我们知道人才的需求按照产品生产过程来分的话,应该是呈“金字塔”型,即在生产第一线的人员应该是“金字塔”的底部,是数量最庞大的。 可见软件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巨大缺口就是从事编码工作的中初级程序员。 程序员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软件设计师对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以自己熟练的技术来将设计意图形成产品。 而我国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是技术熟练的程序员非常缺乏,原因在于 普通本科教育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四年所学,有着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多数学校由于实验实习场所及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或者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使自己培养出的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这些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培训,或者通过自修、回炉等各种方法使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技能之后才能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去。 而且本科以上层次的人员往往在选择 3 就业岗位时,多数愿意从事薪水更高的设计研发工作,致使从事编码工作的中初级程序员岗位形成缺口。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是为我国各类企业急需的中低端技术人才量身定 制,并且多年来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量技能型人才,大大缓解了我国各行业需要的中低端技术人才的压力。 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行业中却仍然存在着一种“两难情况”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是很多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得不去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两难情况”的出现呢。 经过我们认真进行调研分析、综合、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多数高职院校中计算机软件专业,包括我系现有的计算机软件专业都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教育的发展仅仅是近十来年的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但是由于时间短,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前进的道路,而有些院校,在探索道路的过程中,甚至根本不考虑社会的需求而独自进行闭门造车。 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是根本无法很快适应社会需要的。 培养缺乏针对性。 多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综合了本科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产物,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为社会所需量身定制,而是凭自己想象,缺乏针对性,学生毕业后仍然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不精,无法承担公司所分配的项目。 实践 教学环节薄弱。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就业教育,它培养的是技术熟练的生产一线人员,而不是培养研究型的人员。 所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在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而且不需要经过企业的再培训,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是受到用人单位喜欢的,但是受到实训资源、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很薄弱,理论教学不能与本科院校相比,实践教学特色又不鲜明,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尴尬的境地。 缺乏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是高职院校办好相关专业的一个源源不断的力量, 能缩短自己培养的学生和社会的接规时间。 能大大提升自己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大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但是多数院校没有和企业合作的经验甚至根本没有和企业进行合作。 通过以上分析,感觉到制定培养目标明确、职业能力针对性强、理论实践教学分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所以在 2020 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强化培养目标,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训环节,以培养职业技能。 二、职业岗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一)知识要求 ( 1)具备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英语、数学等基础文化知识; ( 2)掌握计算机及主要外部设备 的使用和简单维护知识; ( 3)掌握计算机原理及组成知识; 4 ( 4)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熟练使用 DBMS。 ( 5)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知识。 ( 6)熟悉软件开发的流程、具备工程化的编程思想,具有良好的编程风格; ( 7)熟练掌握一到两种主流开发工具。 ( 8)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知识。 (二)能力要求 ( 1)具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 2)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数据处理的能力。 ( 3)具备计算机软件编程的基本能力; ( 4)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运用 DBMS 进行数据库的规划、设计与 管理能力。 ( 5)具备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或项目的编码能力; ( 6)具备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或项目进行分析、设计、测试的再提高能力; ( 7)具备简单网络的规划、设计、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 8)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推荐和择业能力。 ( 9)具有自我学习、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政治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职业素质要求: 热爱计算机软件开发这个职业,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树立服务质量 第一的思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状态,高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同类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在 4 月份调研期间,我们精选了几所同类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交流与学习,感觉到本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完善、合理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单位非常好。 (一)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软件技术专业( NET WEB 应用程序设计方向) 近几年来,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以及毕业生就业等多个方面 都优于多数同类高职院校。 培养目标 通过微软 .NET 平台实例教学的科学实践与操作训练,掌握较全面 .NET 平台下的网站建设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具有一定网页设计能力,能正确应用 VBSCRIPT/JAVA SCRIPT 或 XML 语言,掌握交互式网页程序的设计技术,能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具有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前,学生可以参加并获取微软 IT 相关认证,成为合格的 WEB 应用程序设计员。 师资队伍建设 5 理工学院软件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和教育公司合作,学生参加公司认证,教育公司提供免费师资培 训,及其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等方式进行联合办学,使理工学院的软件学院的师资队伍在产生了质的飞跃。 课程体系的设置 理工学院软件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是由与其合作的教育公司的课程体系构建专家来进行指导制定,这些专家长年对企业所需人才进行调研,了解当今软件企业的最新需求,把握最新动态,所以设置的课程体系非常适合软件企业的需求,从而软件学院培养出的毕业生就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多数用人单位都认为,理工学院的软件学院为自己公司所需要的人才进行了免费培训,所以多数公司长年来此进行招聘。 主干课程的安排 计算机应用基 础、程序设计导论、计算机网络基础、关系数据库与 SQL 语言、 DREAMWEAVER网页制作、基于 C的 FrameWork 的程序设计、 VBSCRIPT/JAVASCRIPT 程序设计、 C.NET 程序设计、SQL server 2020 数据库程序设计、基于 XML 的 Web 服务开发、 .Net Web 程序设计。 实践教学、实习内容: 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导论、程序设计导论、计算机网络基础、 VBSCRIPT/JAVASCRIPT 程序设计、关系数据库与 SQL 语言、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 第二学期: C语言与 FrameWork 程序设计 、计算机数学基础、 XML 基础、 SQL Swever2020数据库程序设计。 第三学期: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电子商务应用与开发、数据结构、面向 .NET的 Web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 UML 基础、 IIS 配置搭配、 ATC Web 系统性能测试。 第四学期: 职业道德与职场实务、软件工程与团队开发、基于 XML 的 Web 服务开发、需求分析与体系结构设计、毕业实习。 (二) 上海电机学院(原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 2020 年 4 月份,我系计算机软件教研室对上海电机学院进 行了调研。 感觉到这所院校在计算机软件专业上办的比较有特色,其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而该学院也于 2020 年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表现在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安排合理、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环节的把握较好。 四、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根据我院“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突出能力培养”的办学思想,根据 近两年 外出调研考察的结果、以及近期参加各种会议时与兄弟院校的交流,结合软件技术专业目前的实际情况 ,经过软件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讨论与交流,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深化专业改革、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将明确体现在 2020 级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 2020 级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运行近一年时间, 尤其是 2020 级及时跟进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至今将近两年,效果尤为明显 ,多数学生具备了软件开发的技能并且能符合软件类企业或计算机相 6 关行业的需要。 2020 级人才培养方案是软件技术专业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个大胆的尝试与改革。 新方案的运行过程中,也在局部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比如课程的前后顺序开设的不十分合理,有些课程版本落后必须进行更新。 所有些问题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探讨,并对市场不断进行调研以及同其它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对 2020 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和修订,制订出了更加合理的 2020 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方案基本指导思想 要有利于专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学生成材与就业。 2.培养目标 及内涵建设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能够从事软件开发与设计、数据库规划、设计 与管理、现代办公等工作,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情操高尚、长于动手、勇于创新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软件技术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内涵建设,软件技术专业通过建立理论扎实、方向明确、应用能力突出、具备软件开发项目组特色的师资队伍,形成特色鲜明的中级层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应用方向明确、实践能力突出,软件技术职业素养高等特点;本专业人才定位是能熟练使用一到两门主流开发工具,熟悉软件开发流程、能熟练快速编制程序、适合软件行业需要的软件从业人员。 3. 专业特 色及课程体系定位 软件技术行业一直是计算机相关行业的龙头行业,近年来,我国的软件行业一直以 3 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增长。 我国目前软件行业人才需求的缺口非常大,而这个缺口主要集中在从事编码工作的程序员,这个职业的特点是需要熟练掌握一到两个主流开发工具、薪水较高、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舒适,在业界被称之为“穿着蓝领的白领工人,拿白领人的工资”。 软件技术专业针对这种行业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了提出了“两个一”的培养目标,即围绕一个方向:培养技术熟练的程序员;抓住一条主线:以 微软的 DotNet 为主线。 并以此培养目标及时跟进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规划了与就业市场及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实践教学的模式与学时的分配上做了很大调整,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实行模块化教学,以能力为培养单位,在每个学期培养出学生一至两个职业能力,同时以综合项目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具有的技能,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中去,基本上不需要经过再培训,即实现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4.培养方案要求的能力 ( 1)软件技术从业人员职业基本能力。 较强的沟通能力。 高度合作的团队合队能力。 ( 2)软件技术职业基础能力 7 高效的键盘输入能力。 熟练的 Office 应用能力。 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 基本编程能力与严格的编程规范。 较强的网络应用与维护能力。 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算法思想和能力。 ( 3)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能力 熟练掌握微软 开发工具中的一门编程语言。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 DBMS、能够熟练编写复杂 SQL 语句和存储过程。 熟练掌握 的网络编程技术 熟悉 .NET 的数据访问模型 并能够较深入选择与应用 较深入的了解微软件 XML 和 Web Service 技术。 在 2020 级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仍然以 职业能力模块中划分出三大能力,分别是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能力、 web 应用程序设计能力、软件系统分析能力。 Windows 应用程序设计能力包含三个专项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 winforms 开发能力、 . framework 开发能力; web 应用程序设计能力包含静态、动态网页设计能力、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 web 服务开发能力;软件系统分析能力主要包含软件工程思想的建立和软件工程 工具的应用。 围绕三大能力,规划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组成与汇编、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 C)、数据库原理、 SQLSERVER20 windows 应用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 . framework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基于 XML 的 web service 服务与开发、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工具、计算机网络基础、 局域设计 与规划等。 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理论、实践教学的模式与学时的分配上做了很大调整,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实行模块化教学, 以能力为培养单位,在每个学期培养出学生一至两个职业能力,同时以综合项目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具有的技能,这样学生毕业后直接可以进入工作岗位中去,基本上不需要经过再培训。 同时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学生就业情况,对在校期间学生应该取得的证书作了调整,要求学生 必须具备 高等学校英语 AB 级证书、全国 计算机等级 考试 二级 以上 证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计算机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 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