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鉴赏论文内容摘要:

美心理研究作了深入的拓展。 无意识是开启审美心理活动的钥匙。 尽管弗氏的无意识有着一定思想缺陷,但他的这把钥匙的确插入了审美心理的门锁。 二、 康德美学对现象学美学的影响 现象学美学理论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 现象学所关注的是认识论中一种整体性意识,是一种能对对象予以直接切中的整体性意识。 现象学美学就是把这种整体性意识引入美学中,从而带来了美学新的变革。 其主要代表为罗曼 英伽登。 罗曼 英伽登是波兰美学家 ,他师承新康德主义学者胡塞尔,对现象学美学作了极大的贡献。 美国学者凯西说: “没有哪部批评著作比得上英伽登的那样一些美学大作。 这些著作的严谨性和统一性令人赞叹不已。 英伽登还比任何人都更加系统、更加深刻地率先奠定了建立真正现象美学的可能性。 ”① 这种可能性按他的阐释就是 “两个根本 ”问题。 英伽登接受了胡塞尔的意象性学说,现象学还原方法。 承认认识主体的物质客体,承认常识世界的真实性。 这样看来,英伽登美学关切的是本体论、认识论的部分。 他把意向性客体分为认为行为的意象性对象(包括实在对象)和纯意象性对象(如艺术品),意象 性对象可以离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纯意识对象只有一部分属性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其余属性则有待于观赏者的想象力来补充。 根据这种哲学思想,他解决文学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形式结构问题。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形式结构是由四个层次所构成的。 这就是说,文学有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不定点的空白)和客体层 ②。 他还认为文学的性质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是非常危急的情景或事件中显示为一种气氛的东西,这种气氛凌驾于这些情景所包含的人和事物之上,用它的光辉透视照亮一切。 他把文学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来看待,在一定的时间整体中来理解,无疑十分切合文学的特征。 显出认识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克服了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缺乏整体性、同一性的认识,把文学看作非物理的心理的意象性存在。 这些富有积极成果,对文学认识作出了有效的贡献。 英伽登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论取决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差异。 文学价值论是建立在对艺术作 品和审美对象所包含的有价值属性的分析上,并且建立了一套与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