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论文2000字内容摘要:

实性的重大意义。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角逐新能源,为自身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加快满足经济发展中必需的能源。 再者气候变化要求我们开发清洁能源,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不容质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敲醒了警钟,是全世界人民的问题。 1980 年联合国召开的 “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 ”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 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 16 生为特祉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日前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上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 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 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随着技术的 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 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化工能(如醚基燃料)等 [0]。 一 .新能源及其特点与发展趋势。 17。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以 及大型水电。 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 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 [1]。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聚变能和氢气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做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热能的各种能源形式。 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能。 也可以说, 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 :大中型水电。 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 (Solar)、风能 (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 (Geothermal)、海洋能 (Ocean)(潮汐能 )。 传统生物质能 (Traditional biomass)。 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资源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可以循环使用、没有污染或很少的总和或电力需求的 7倍 [2]。 2020年 3月 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 布了 “凉爽地球能源 18 技创新计划 ”。 该计划制定了 2050 年的日本能源创新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了 21 项重点发展的创新技术,即高效天然气火力发电、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新型太阳能发电、先进的核能发电技术、超导高效输送电技有污染。 以太阳 能和风能为例。 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 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 全球风能资源十分巨大。 根据斯坦福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利用美国家气象数据和预警系统实验室 1998~ 2020 年的风速和温度数据对全球风能资源的估算,全球风能可利用资源量为 72 万亿千瓦。 即使只成功利用其中的 20%,依然相当世界能源消费量术、先进道路交通系统、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生物质能替代燃料、革新型材料和生产与加工技术、革新型制铁技术、节能型住宅建筑、新一代高效照明、固定式燃料电池、超高效势力泵、节能式信息设备系统、电子电力技术、氢的生态和储运技术等 [3]。 二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但总 19 的来说,机遇大于风险与挑战。 从机遇方面看:第一,经济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巨大,资金面保持宽松,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提升,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稳定,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第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消耗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要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第三,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 快转变经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内涵,做 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这些都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 20 日益加深,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开发利用 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核能,可大大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现状,改善生态环境,走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5]。 参考文献: [0] [1]中央党校课题组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经济研究参考 .[J]. 2020(52). [2]崔民选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J]2020(213~214). [3]崔民选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J].2020(212~213). [4]李伟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价格对策研究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 [J]. 2020(01). [5]苏佳凯 .中国新能源发展概述 .北京农业 .[J].2020(36). 篇四:新能源发展论文 07级电自 2 班 20200710202 邓百川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前景 摘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近 20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 21 泛的重视 .本文针对我国的新能源应用和发展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的风能、太阳能等发电技术的现状、研究热点、存在问题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等 .透过本文的分析和比较 ,可以预见到新能源发电技术必将更加成熟、实用 ,同时成本也将大大下降 .新能源电力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引言: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展了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到目前为止,除水电外,全世界可 再生能源发生的总容量已经接近 4104MW,占全世界总装机容量的 1%。 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04MW,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的 1104MW。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欧盟都制订了相关政策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我国自然能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由于技术、资金以及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原因,新能源的开发步伐明显滞后。 至 2020 年底,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为 33104kW,只占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 %。 因此,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新能源发 电的最新动态做一论述。 正文: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情况 ( 1)太阳能发电 美国是世界上太阳能发电技术开发较早的国家,太阳能槽式发电系统已经积累了 10 多年联网营 22 运的经验, 1104kW 塔式和 5~25kW 盘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正处于示范阶段。 法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等国太阳能发电的应用也有一定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最早用于缺电地区,从 80 年代开始,联网问题得到很大重视。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建成多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约 1103MW。 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水平比较先进,实验室效率已经 达到 21%,一般商业电池效率是 10%~13%。 已建成 1座光伏电站,容量约 40MW。 其中容量最大的是 19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