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内容摘要:
第二块: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31 1 情境 2:诗歌朗诵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艺 术形式朗诵(表现)两首诗。 组织比赛,指导,组织评价。 小组交流讨论参赛,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阅读《革命烈士诗抄》,记诵有关诗篇。 第 1 12 课时:写作 学习目标: 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 1 课时 阅读《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范文朗读,作文指导。 阅读,思考,听读。 第 2 课时 写作实践,自评 写作,自评。 第 3 课时 互评,作文讲评,好文章推荐。 互评,听读。 教学反思 第 13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前学习:收集当地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32 1 导入:总结单元课文内容,引入“爱国主义”主题,引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听,思考。 2 情境 1:简单介绍所收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 介绍资料。 3 情境 2: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讨论并确定“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的活动方案。 巡视,指导,参与。 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方案。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集体或小组行动,开展 “ 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并准备成果展示。 第 14 课时:单元专题总结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单元专题探究成果(包含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2 情境 2:自评互评学习本单元后的收获和学习表现。 自评,反思。 教学反思 33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学会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能学会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懂得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能学会观察不同的对象、场合,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并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自己采访的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培养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 13 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 课时 《背影》 2 课时 《甜甜的泥土》 1 课时 《父母的心》 1 课时 《我的母亲》 2 课时 《人琴俱亡》 1 课时 写作 3 课时 口语交际 1 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 课时 34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三单元的内容安排上主题是“至爱亲情”。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 本单元的课文中,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不言自喻的母爱;人琴俱亡,展现了兄弟的手足之情;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单元主题与学生比较贴近,但由于本单元五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相隔较远,学生不太容易了解:没有离开家庭的经历就不 能深刻地感悟简简单单背影中的深深父爱,处于健康家庭的孩子无法品尝出泥土中的“甜”味,家庭富裕的孩子无法深刻体会贫穷的父母宁可饿死也不为优越的条件而送走自己的孩子;现代的独生子女很难感受到兄弟的手足之情;„„所以,怎样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很是关键。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使教学拓展和能力迁移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刻感悟这种“至爱亲情”。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人物身上、多个角度和侧面,去领略那种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从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一定的升华作用,爱我亲人,爱我生 活,爱我社会。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拓展去认识人物的形象,体会文章中表现出的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 作为教师,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学习本单元,决不只是简单的学习文中写到的几个人物,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同时,体会父母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引起共鸣,从而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刻的爱、别人对自己无形的关爱„„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做到课内外打通,不局限于课本,也不脱离开课本,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迁移,升华,将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5 根据本单元的 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如围绕以《背影》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进行朱自清作品的风格探究;学习了《甜甜的泥土》后,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围绕《父母的心》可以进行中西文化的特色比较等等。 当然还可以像“我来推荐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我最喜欢的作家”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 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学生明确任务,浏览目录、课文 2 教师巡视、指导 同桌讨论交流 3 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 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就自己的阅读体会谈感受,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订活动方案,组建兴趣小组 36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单元活动方案。 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 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推选组长 ,确定专题任务。 2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二学时 《背影》 (一) 学习目标:能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去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37 1 以 1991 年,香港人举行的唐诗评选结果中《游子吟》的排位导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 的背影 有感情地朗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题目 2 组织学生同桌交流自己的成果,老师巡视进行指导 同桌交流、再补充 3 组织学生交流、互评,教师点评 学生大班交流,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第二块: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深情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再读文章,创设问题情境:文章中什么地方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亲情。 为什么。 将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 再读文章,圈点勾画,仔细品味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3 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根据同学发言归纳 教学反思 38 第三块:语文 活动:拓展想象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问题情境:课文从背影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受和心情吗。 再读描写背影的部分,小组交流 2 假如从父亲的正面看,你能否想象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 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学生写作交交流 小组推荐,全班交流,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思考:“我”被父亲深挚的爱而感动,“我”对父亲感情一直是这么感激吗。 请从文中找出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第三学时:《背影》 (二) 学习目标:通过反复诵读 ,理解作者朴实的的饱含深的语言。 课前学习:思考:“我”被父亲深挚的爱而感动,“我”对父亲感情一直是这么感激吗。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9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心得体会 小组交流谈体会,小组发言 2 组织学习齐读最后一小节,思考:当时的“我”和现在的“我”对父亲分别是怎样的感情。 齐读,思考 3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当时的“我”被父亲深挚的爱感动了,几次落泪;现在的“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既感激怀念父亲,又对自己不懂事的行为感到愧疚。 小 组讨论、交流 40 4 创设问题情境:找出文中反映作者“泪如涌泉”动情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动情的原因。 再读文章,圈点勾画,思考 徐州见父 —— 难过的泪 望父买橘 —— 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 —— 怅惘的泪 北京思父 —— 辛酸的泪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诵读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 2 组织小组竞赛,推荐同学在全班朗读 小组竞赛,推荐 3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朗读并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以《背影》为题,写一写自己最 敬重的师长。 第四学时:《甜甜的泥土》 学习目标:体会母子深情,探究文章新奇的立意,惊奇的结尾。 41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请学生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谈一谈这首歌使你想到了什么。 看并跟唱 VCD《世上只有妈妈好》,思考 2 请同学通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甜甜的泥土, 的妈妈 读文章,归纳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第二块:咂摸泥土的“甜”味 教 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问题情境:王小亮知道这包糖是谁给他吃的吗。 说说你的理由。 读课文,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 2 齐读最后两小节,思考:糖是体现妈妈对王小亮的爱的,但他没有吃到糖,泥土甜在哪里。 齐读课文,小组讨论,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 组织学生交流、探讨 再读课文,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全班交流。 42 教学反思 第三块:小组探究结尾的艺术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问题情境:小说前面写,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 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 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已见 2 组织学生交流、探讨 再读课文,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 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 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 200字。 第五学时:《父母的心》 43 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 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课前学习:欣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 —— 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 阅读文章 思考 2 组织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考 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 3 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 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 教学反思 第二块:对比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教学步骤 教师组。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相关推荐
l 合正佳园 享受空间 的乐趣 四季花城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万科金色家园 金色精装修,活出真品质 阳光棕榈园 日子缓缓,生活散散 华侨城波托菲诺 100 万平米意大利风情小镇 桂芳园 瑞士蜂景,尊贵水岸美宅 麒麟花园 西海湾花园 香荔绿洲 棕榈湾 沙头角全海景高尚住宅 枫丹雅苑 香蜜湖畔高贵生活新领域 时代华庭 金众经典家园 领唱地王都心生活圈 水木华庭 美庐锦园 深圳湾、 GOLF、华侨城 新
,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 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实性的重大意义。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角逐新能源,为自身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加快满足经济发展中必需的能源。 再者气候变化要求我们开发清洁能源,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不容质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敲醒了警钟,是全世界人民的问题。 1980 年联合国召开的 “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 ”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
式如下: 外来文件经主管领导识别确认后,须分发时,在封面盖“受控” 标识章,并编发放编号。 “非受控”文件不进行标识。 文件识别应有唯一性标识,包括文件编码、发布日期、实施日期、页码、总页数、发布机构、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 某某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NW/QMB03 版次:第 2版 03文件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 2020 年 8 月 17日 修订: 第 0次修订 实施日期: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