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内容摘要:

常劳动情况,而且还描绘了哥萨克的节日、葬礼 、婚宴、晚会、服装、跳舞、唱歌,从而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 4)多音调合奏曲色彩的语言。 一种是北部顿河地区哥萨克的民间语言,另一种是文学语言。 二十一、现代派文学在思想和内容上的创新。 答:和现实主义文学一样,它也要反映西方世界的现实。 但在反映现实方面它却有非凡瓣角度和独特的形式。 ( 1)角度上,它着重表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种关系的全面颠倒、扭曲和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9 ①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把人 社会 完全对立下来,表现出反社会的倾向。 ②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派同样表现出对自然全盘否定的态度。 ③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揭出一幅全面异化的图景。 ④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极力表现人对自我的探索与思考 ( 2)而在形式上则进行各种极端的实验和创新。 二十二、卡夫卡小说的主题(思想内容)。 答:( 1)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 ( 2)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人完全屈服于存在的威力之下。 ( 3)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时期的 “困惑感 ”,即苦闷、孤独、彷徨、绝望。 ( 4)暴露官僚 机构的腐朽专横和反动统治的罪恶残忍。 ( 5)反映了齐克加德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二十三、希伯来文学对欧洲文学有何影响。 答:( 1)它是希伯来民族发展和以色列、犹太王国兴衰历史的艺术记录,比较多方面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至奴隶制社会巴勒斯坦地区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种种情况。 ( 2)希伯来文学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更是十分明显的。 《旧约》成为《圣经》组成部分。 对欧洲社会生活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十四、《源氏物语》的艺术特色: 答:( 1)主干单纯而集中,支脉清晰而紧凑 ,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 ( 2)人物的鲜明个性。 《源氏物语》的故事是跟着人物走而不是随着事件来的,作者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藤壶女御与光源氏发生乱伦关系后,灵魂深处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理和苦恼。 ( 3)景物描写也是相当成功。 生动细致的景物与人物的性格表现、情歌的流露、命运的变迁及生活的发展紧密相关,追求 “物哀 ”与 “幽玄 ”这一美学境界。 ( 4)语言优美典雅,透露着一股缠绵的幽情,节奏抑扬顿挫。 二十五、《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色。 答:( 1) 首先是它的浪漫主义表 现和丰富的想象力。 ( 2)其次是它的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巧妙。 ( 3)它的故事还善于运用对立和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段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 4)语言丰富优美,通俗流畅,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 二十六、萨迪《蔷薇园》的特色。 答:( 1)它的文体别致。 不是纯粹的韵文,又不是纯粹的散文,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 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常常先用散文描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一些栩栩如生的形象,然后再以寓意深刻的短诗作为结束。 10 ( 2)笔法简易而多变化。 语言朴实自然 ,如日常说话一般,但又极其简练深刻,并非轻易可以写出。 有绝妙无比的讽刺,有机智惊的妙语。 如:萨迪见到心爱的友人走进房来,急于欢迎他,不小心袖子扑灭了灯,友人责问他 “见到我进来,为何将灯扑灭。 ”他回答道:我以为太阳进来了。 二十七、《吉檀伽利》的思想内容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倾向和内心矛盾。 答:( 1) 从诗人所信奉尊敬的神的去留之处来看,他的神是有着鲜明爱憎,是带有倾向性的。 往往是同被压迫者和劳动人民在一起,感受他们的欢乐和痛苦。 ( 2)诗人献神颂神的目的不是一种抽象的宗教信仰。 通过对神的赞美和颂扬,寄托了 自己美好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 3)诗集中的许多抒情描写,也反映诗人为寻求出路而产生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 ( 4)诗集在展现诗人为寻求而不得的苦恼心境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作为资产阶级作家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十八、日本近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日本的近代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 ) 答:日本近代文学的要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流派是自然主义。 ⑴ 是写实主义的《浮云》; ⑵ 是浪漫主义代表作,森鸥外的《舞妓》; ⑶ 是自然主义的主要作品《破戒》,主人公是濑川丑松; ⑷ 是反自然主义的白桦派(如志贺直哉的《学徒之神》) 、唯美派 ―― 如谷崎润一郎、新思潮派 ―― 也称新现实主义派和新技巧派 ―― 如芥川龙之介。 论述题: 一、从《哈姆莱特》谈一谈莎剧特征、艺术成就。 答: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 1)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真实性)。 ( 2)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丰富性)。 ( 3)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 ( 4)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 ( 5)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①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 ② 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③ 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④ 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 ( 6)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 这就是所谓的 “莎士比亚化 ”。 二、分析《哈姆雷特》的形象及意义。 答:( 1) 思想的进步性。 已经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11 1)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 认为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等等。 2)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爱情、友谊,他也有新的看法。 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等。 3)他不但有美好的理想,本人还多才多艺,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的理想。 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和美好品德的青年。 ( 2)弱点,也就是他的忧郁。 导致忧郁的原因: 1)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反动势力的过于强大。 2)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也是导致他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3)他的思想局限更突出地表现在他脱离群众 ,孤军奋战,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 4)他身上还存在不少旧思想的重担,这也束缚住他的思想和行动。 ( 3)意义: 1)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 真实地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特征,反映了他们的斗争,也写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2)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时代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深刻地提示了社会,又歌颂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鼓舞人民与统治阶级作不妥协的斗争。 三、为何说《克伦威尔序言 》是一篇浪漫主义的宣言。 答:( 1) 每个时期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文学。 雨果认为,支配世界的 “并不永远是同一种社会 ”,文艺也一样,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形式。 他坚决主张在新时代里,文艺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桎梏。 ( 2)雨果集中批判了古典主义美学规定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不可逾越并将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截然分开的做法。 ( 3)雨果虽然也谈真实,不是强调作家在立足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真实地再现现实,而是极力强调作这在 “集中 ”过程中加强色彩,创造印象强烈的形象。 四、《德国 ―― 一个冬天的 童话》的思想内容。 答:( 1)长诗批判和讽刺的矛头首先指向普鲁士政府的反动统治。 ( 2)基督教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海涅用基督教传说中 “三个圣 ”影射 “神圣同盟 ”中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三个国家。 ( 3)长诗以不少篇幅揭露和讽刺当时所谓反对政府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派别。 12 ( 4)长诗还嘲讽了庸俗的资产阶级市侩。 ( 5)海涅热爱祖国,在旅居巴黎期间一直关怀德国的命运。 在一些章节里,海涅抒发他怀念拿破仑占领时期的心情。 五、谈谈狄更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 答:( 1) 继承了菲尔 丁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一开始就对社会进行揭露和讽刺。 ( 2)题材广泛,真实地描绘广泛的社会场景,深刻地揭露英国社会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涉及各种社会问题。 ( 3)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富有风趣的幽默手法,塑造出众多人物形象,特别是个性鲜明、具有社会意义的中下层小人物形象。 ( 4)重视小说的道德作用,强调写感情,场景和人物都掺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 5)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反映出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情绪。 ( 6)作品有不少浪漫主义成份,如经常运用对比、夸张、象征的手 法突出渲染某种气氛,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感伤情调。 六、分析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特点。 答:( 1)取材于平常的日常生活,截取具典型意义的片断,篇幅虽小却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内容。 ( 2)作者基本上不直接表态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表示自己的倾向。 自己尽力做到客观、冷静,对人物的同情与恶并直接从自己嘴里说出。 ( 3)构思与布局的巧妙。 如《项链》,一开始平稳铺开,可情节突发转折,最后往往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 4)不受篇幅的限制,细节描写准确而传神,较为细腻。 ( 5)语言准确、明晰、生动。 朴素简洁和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