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棒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单片机)内容摘要:

行 1 列。 数据传输时我们同样使用行送数据、列扫描。 在摆动过程中,应用视觉暂留原理,我们点亮的列不会很快的消失,而是随着 摆动的方向继续向前移动,只要移动的速度高于视觉暂留的最短时间显示内容 就不会熄灭,至此,一幅图案也就可以这样被“摆动”出来了。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由于本次设计制作的是一个显 示棒,基本要求就是要小巧、轻便,所以要将单片机的系统板简化设计。 它的最小系统包括晶体振荡电路、复位开关和电源部分。 图 3 为 AT89S5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5 图 3 AT89S52 单片机最小系统 四、系统 软件设计 1. 软件设计思路 在摇动 LED 棒的时候单片机必须单程送数据否则显示的图形会产生重影,影响视觉效果。 因此当系统开始工作后通过惯性开关的位置 来使单片机实现单程送数据给 LED。 如果惯性开关位于右边,则进入外部中断 T1 并将一变量置 1。 在变量为 1 期间让 单片机以一定的频率将数据送给 LED。 如果 惯性开关 位于左边,则进入外部中断 T0 并将变量置 0,在这期间单片机不会送数据给 LED。 在送数据时,数据送完后应延时一段时间来使摇动时显示的每个字不会太拥挤。 之后再立刻熄灭 LED 并开始重新判断惯性开关的位置 (整体流程图见图 4)。 6 2. 系统流程图 图 3. 软件实现功能的完善 本次设计的一个难点是去除重影,我们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外部中断让数据单程传输。 第二个难点是当显示如“ Wele” 这类较长字符时不能完整的显示在一次摇摆的扇形区域内。 通过反复试验,我们改变了送数据方式:由一个字符接一个字符传送改为一组字符一起传送,传送结束后再延时,通过不断调试实现了完整显示的功能,同时也解决了画面连续出现没有间断的问题。 综上,只要控制好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每次传输数据间的延时就可以实现多 种数据的显示方法。 7 五 、结论 在孙秀云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周的时间完成了摇摇棒的设计,本次设计 以传感器和单片机的实际应用为背景,介绍了以单片机和传感器为核心系统摇动传感器和显示设计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本 次 将使用单片机对摇动显示进行实例化,设计一个 LED 摇动显示器来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 掌握利用 8051 型单片机对发光二极管阵列进行摇动控制的方法。 输出信号频率的控制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用摇动传感器检测当前摇动状态,用 32 个发光二极管进行不同频率的亮灭刷新,通过手动摇动可显示输出文字及图案等信息。 当进行摇动时,由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会在发光二极管摇动区域产生一个视觉平面,在视觉平面内的二极管通过不同频率的刷新,会在摇动区域内产生图像,从而达到在该视觉平面上传达信息的作用。 设计具有市场前景,可满足各种大型演出、集会 、游行等宣传需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学会了编写程序,焊接电路板,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 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 康华光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单片机 C51 程序设计教程与实验》 祁伟 杨亭 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 LED 及其工程应用》 杨清德 康娅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4]《 C 程序设计》 谭浩强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5]《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精解选》 陈永真 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附 录: 附录 1:元器件明细表: 单片机 AT89S52 1 片; 驱动芯片 74HC595 1 片; 发光二极管 16 只; 12M 晶振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