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山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年mtbe项目内容摘要:

系统 间歇用 4 氮气 Nm3 12300 外购 间歇用 5 仪表空气 Nm3 795000 厂内空压站 连续 6 压缩空气 Nm3 27300 厂内空压站 间歇用 7 电 kWh 1992020 园区供电 连续 物料平衡 ( 1)生产系统总物料平衡 生产系统物料平衡见表 - 1。 表 - 1 物料平衡表 入 方 出 方 名 称 t/a 名 称 t/a 混合碳四 142020 MTBE 30000 甲醇 12020 剩余 C4 122851 回收甲醇 1040 不凝气 80 无组织排放废气 29 合计 155000 合计 155000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规 格 1 型号 D006 2 型态 氢型 3 外 观 灰色至黑褐色球型颗粒 4 粒度 %( ) ≥95 5 湿视密度 g/ml 6 湿真密度 g/ml ~ 7 比表面 m2/g 3050 8 平均孔半径 nm 3050 9 交换容量 mmol/g [H+] > 10 水含量 Wt% 4858 11 最高耐热温度 ℃ 120 17 ( 2)生产系统水平衡 本项目新鲜水、循环冷却水和蒸汽用量具体见表。 - 2 新鲜水、循环水和蒸汽使用量表 单位 :t/h 用水设施名称 新鲜水 循环水 蒸汽 () 凝结水 排出污水 车间冲洗 3 循环水系统 350 办公服务 蒸汽 0 合计 350 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量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略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废气污染源 ( 1)有组织排放源( G1) 本项目的废气主要来源于 甲醇回收系统间歇排放的含甲醇和少量碳四的不凝气体,排放量约 10kg/h。 ( 2)无组织排放( G2)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来自生产装置和罐区的无组织排放( G2)。 项目废 气排放情况汇总见表 - 2。 18 表 - 2 项目排放废气情况 编号 项目 排放量 (t/a) 排放速率 ( kg/h) 排放规律和去向 备注 G1 甲醇回收系统排放 10 间歇、火炬 G2 生产装置无组织排放 非甲烷总烃 连续、大气 甲醇 连续、大气 储罐无组织排放 甲醇( 1000m3甲醇内浮顶罐) 大呼吸 间歇、大气 按每次收发计算 小呼吸 连续、大气 小计 最大排放 速率 装车 损耗 非甲烷总烃 间歇、大气 无组织排放量合计 非甲烷总烃 连续、大气 最大排放速率 甲醇 连续、大气 废水污染源 根据工艺分析可知,拟建的 MTBE 装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装置区设备及地面冲洗水、职工生活污水, 初期污染雨水和循环排水 等。 项目污水排放情况见表。 表 - 3 项目污水产生情况 编 号 废水类别 排水量 t/h 主要污染物 排放规律 排放去向 pH COD 石油类 氨氮 总磷 W1 地面冲洗含油污水 产生量( t/a) - 0 间断 园区污水处理厂 浓度( mg/L) 6~ 9 150~ 200 18~ 20 5 0 W2 生活污 水 产生量( t/a) - 连续 浓度( mg/L) 6~ 9 400 5 40 W3 初期污染雨水 87t/次 产生量( t/a) - 间断 浓度( mg/L) 6~ 9 150~ 200 15~ 20 5 W4 循环排 水 产生量( t/a) - 间断 浓度( mg/L) 6~ 9 60 5 10 合计 53058 t/a 产生量( t/a) - 固体废物污染源 本项目 产生的 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和一般固废。 其中产生的废催化剂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 属于 危险废物。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见表 - 4。 19 表 - 4 废渣排放情况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排放点 产生量 排放规律 排放去向 S1 废催化剂 反应器 两年排放一次 供货厂家回收 利用 S2 废催化剂 保护反应器 半年排放一次 S3 废催化剂 催化蒸馏塔 四年排放一次 S4 废净化剂 甲醇净化器 两年排放一次 S5 生活垃圾 厂内 23kg/d 间断 送垃圾处理厂 噪声污染源 噪声源主要为压缩机、机泵等。 各噪声源情况见表 - 5。 表 - 5 主要噪声源排放特征一览表 代号 声源地 点 设备 名称 数量(台) 声压级 dB(A) 治理措施 排放规律 N1 室外 机泵(屏蔽泵) 18 ≤85 连续 N2 泵棚 机泵 10 80 连续 非正常排放分析 在生产试运行、装置开车、停车和局部设备故障时,由于处于生产非正常状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可能有较大变化。 各装置的非正常工况废水、废气排放情况列表说明,见表 - 6。 表 非正常工况废水、废气排放情况表 序号 类别 排放量 主要污染物 排放规律 排放去向 W5 停车检修甲醇回收系统排放污 水 12 t/次 甲醇 间断 园区污水处理 厂 G3 开停车安全放空气体 5t/h 甲醇气体、碳四气体 间断 去火炬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施工期环境影响与预测 施工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废气污染源为施工、运输车辆导致的扬尘以及施工、运输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 施工扬尘的主要影响范围一般为施工区界以外 100m内,距离本项目施工现场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工农村,该村距离项目施工现场约 20 ,因此施工活动对环境敏感点的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施工期废水排放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水污染源 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施工机械运行和维修产生的含油污水、冲洗废水等。 (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约 6m3/d。 主要污染物浓度: BOD5 100~200mg/L, CODCr 200~400mg/L, SS 200~3000mg/L, NH4N 30~50mg/L。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应经简易化粪池预处理后,再排入本项目污水管道系统。 ( 2) 含油污水: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残油、废油污水,其产生量约为 5m3/d,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 施工现场设立隔油沉淀池,该部分废水均排入沉 淀池中,经隔油再沉淀后将上清液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既可减少新鲜水的用量,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 3) 冲洗废水:本项目施工期冲洗废水产生量约 4m3/d,主要污染物为 SS,浓度约 1000~2020mg/L。 该部分污水可以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坑、沟作沉淀后回用。 经以上措施处理后,本项目施工期污水对项目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噪声。 这些噪声具有不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 由 计算 可知,各施工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在昼间最大达标距离可达 60m,在夜间最大达标距离可达 565m,因此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 在本项目周围该距离范围内均为工业企业和空地,环境敏感目标 —工农村,与本项目距离约 ,施工噪声对其基本没有影响。 固体废弃物 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建筑施工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据估算施工高峰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 50kg/d, 生活垃圾应该集中收 21 集,定期清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收集处;建筑施工垃圾应尽可能的回收利用,必须外运的应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 施工期间如能及时收集、清理和转 运施工及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运营期环境影响与预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建设地区污染气象分析 本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累年平均风速为。 根据《我国稳定度频率的分布》, 天津地区稳定度以 D 类为主,其次为 C 类、 F 类, A 类、 E类、B类则很少出现。 大气污染源 根据工程分析 的结果 , 本项目大气污染主要来自 生产装置和罐区 的 无组织排放 ,其主要污染物是非甲烷总烃和甲醇。 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为 kg/h;甲醇排放速 率为 kg/h。 扩散模式选择 采用高斯模式对项目无组织排放的 甲醇和 非甲烷总烃对本 项目 厂界 及关心点 的贡献进行计算。 无组织排放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本地区气象特征, 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条件下, 选取 C、 D、 F 稳定度与 m/s、 1 m/s、 、 、 、 ,计算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和甲醇 扩散 的最大落地浓度 、距离 以 及 对厂界和 最近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本项目的最近环境保护目标为 工农 村,位于本项目 东北。 由 模拟计算知 ,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 最大落地浓度 出现在风速为 ,F 稳定度条件下,该条件下非甲烷总烃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mg/m3,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距离污染源 米处,位于厂界之内。 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在东厂界的最大浓度为 mg/m3,出现在风速为 , F 稳定度条件下;非甲烷 22 总烃无组织排放在北厂界的最大浓度为 ,出现在风速为 , D 稳定度条件下。 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在厂界处的浓度值均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 制的要求( )。 在距离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目标 —工农村,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最大为 mg/m3,远远低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的要求( )。 因此本项目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在关心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小。 由 模拟计算知 , 甲醇 无组织排放在东厂界的最大浓度 贡献量 为 ,出现在风速为 , F 稳定度条件下; 甲醇 无组织排放在北厂界的最大浓度 贡献量 为 ,出现在风速为 , C 稳定度条件下。 甲醇 无组织排放在厂界处的浓度值均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的要求( 12mg/m3)。 在距离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目标 —工农村, 甲醇 无组织排放浓度最大 贡献量 为 mg/m3,远远低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